曾带领中国女排走向辉煌,丧妻又再婚的陈忠和,都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24 14:31 浏览量:3
陈忠和1957年10月出生在福建漳州龙海石码镇,那地方排球氛围浓厚,从小耳濡目染。
他身高一米七八,在男排里不算高大,但技术全面,反应灵敏,弹跳出色。
1974年,他进了福建青年男排,三年后调到福建男排,跟戴廷斌学艺。那时候中国女排刚起步,1979年他被国家队选去当陪练。
身高和日韩女排队员差不多,正好模拟对手,六年里他天天在场上弯腰低身,帮姑娘们练防守,从袁伟民到张蓉芳、胡进,他辅佐过五任主帅,摸透了女排的每一招。
八十年代末,他回福建执教女排,1989年又进国家队当助理。1993年,他带福建队从全国甲B联赛升到甲A,那年队伍打进决赛,奠定了他基层教练的根基。
2001年,郎平卸任主帅,国家队面临重建,陈忠和竞选上位。
那会儿外界质疑多,有人说他资历浅,有人觉得接郎平的班太难。
可他上任后,大胆启用新人,冯坤、周苏红、杨昊这些希望之星全拉进队。
首年就拿下大冠军杯冠军,2002年世锦赛第四,算是稳住阵脚。2003年是转折,世界杯11连胜夺冠,世锦赛时隔17年再捧金牌,打破日本在亚洲的垄断。
那些年,他注重战术革新,从防守反击转快攻,队员体能训练加码,队伍从内到外焕新。
2004年雅典奥运,金牌来得最惊心。决赛对俄罗斯,三比二逆转,那是中国女排自1984年洛杉矶后时隔20年奥运卫冕。
陈忠和的调兵遣将,让队伍在高压下爆发,冯坤的组织、周苏红的拦网、赵蕊蕊的扣球,组合拳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2005年世锦赛银牌,2006年又金牌,2007年世界杯三连冠,2008年北京奥运铜牌。
八年执教,他带队拿下两大冠两世锦赛金牌,打造出“黄金一代”。
2009年3月,他选择在巅峰退下,任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排球这行,拼的是耐力,他深知一枝独秀难长久。
说起陈忠和的私生活,总绕不开那些让人心酸的坎坷。
早年他哥哥车祸离世,家里顶梁柱的责任全落他肩上。
1992年,前妻王莉莉出车祸走了,那年女儿陈珑才三岁。
莉莉也是排球运动员,两人本是青梅竹马,婚后他北上执教,她在家带孩子。事故来得突然,他从北京赶回福建,处理后事时,女儿拽着他衣角哭,他只能硬扛。
丧妻后,他把精力全砸在工作上,女儿寄养亲戚家,长大后难免有隔阂。
陈珑上学那几年,他常年不在身边,假期才接她去北京,教她打球,聊些家常,可总觉得欠她太多。
直到她成人工作,两人关系才缓和,她现在在北京立足,有了自己的家庭。
1996年,母亲中风瘫痪,他每周抽时间回福建照顾,推轮椅、喂饭,日子像拉紧的弦。
没多久,父亲也走了,家里一夜间空荡荡。
他很少对外人诉苦,训练场上照旧指挥若定,私下里抽烟加倍,眼睛熬红。
那些年,国家队集训,他常常半夜起来看录像,分析对手弱点,队员们只见他稳重的一面,不知他背着多少包袱。
命运这东西,有时真像排球,砸下来就得接住,再砸也得顶上去。
在最低谷时,李东红出现了。
她是福建女排出身,一米八一的个头,场上扣球凶狠,1980年代进国家二队,当过陈忠和的队员。小他11岁,两人从师徒变成知己。
莉莉走后三年,李东红帮他分担家务,陪女儿玩耍,渐渐走进他的世界。
1995年,他们领证,低调没办酒席。
婚后,李东红全力支持他事业,2001年他上任主帅,她怀孕了,却瞒着他去医院做了手术,只为让他安心带队。
1996年,他们生下儿子陈翔,一家四口,总算有了点烟火气。
李东红不光操持家,还帮他分析比赛,福建队训练时,她常去场边指点新人。
陈忠和后来说,遇上她,是上天给的补偿。
几年下来,陈珑考上大学,毕业后进体育系统,两人关系像姐妹。
陈忠和常感慨,家庭不是天生的,得靠人经营。
他不爱张扬这些,采访里提得少,但从他眼神里,能看出那份踏实。
2024年7月,巴黎奥运备战,中国女排在漳州基地集训,他去转转,回忆起当年自己带队的日子。
基地从简陋房到现代馆,他出力不少,那地方见证了女排多少次崛起。
今年上半年,他6月现身香港世联赛,陪赵蕊蕊看比赛,顺带上新岗位,帮推广排球。
生活这局球,打到哪算哪,但总得打出自己的节奏。
中国女排公开选帅 陈忠和郎平进入选聘工作专家组 央视网
- 上一篇:这一次,成毅和果果们终于要被爱了吗?
- 下一篇:赵嘉音《宿命》:一个文学艺术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