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2连败后救急方案已明确:拆双塔+换首发,中期必做交易
发布时间:2025-10-26 00:39 浏览量:1
北京时间10月25日,火箭主场迎来赛季第二战,却以一场憋屈的惜败延续颓势——最终以111-115不敌活塞,遭遇两连败。杜兰特拼尽全力轰下37分3篮板3抢断1盖帽,末节独砍14分试图力挽狂澜,可最后时刻落后4分时,他却罕见放弃抵抗,赛后第一时间扭头离场,满脸的失落与沮丧,写满了对这支球队的无奈。而罪魁祸首,正是乌度卡固执使用的“双塔阵容”。
这场球,杜兰特把“孤胆英雄”演到了极致。全场18投9中,三分3中3全中,罚球18中16几乎弹无虚发,尤其是末节,他连续命中急停跳投和突破上篮,单节狂揽14分,一度把分差缩小到只剩2分。可当他需要帮手时,队友却集体“隐身”。
除了杜兰特,火箭全队没有第二人得分上20:申京17分7助攻中规中矩,但内线对抗下效率下滑;阿门、小贾巴里、奥科吉各得10分,却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谢泼德仅得9分,伊森更是只拿4分,完全没打出侧翼该有的贡献。看着杜兰特一次次持球强攻,队友却在外线站着看,场边球迷急得直跺脚:“这哪是团队篮球,分明是杜兰特单打秀!”
最让人心疼的是比赛最后30秒,火箭落后4分,杜兰特持球推进,却没看到队友跑位,犹豫间错失进攻机会。当活塞再次得分后,他站在原地愣了两秒,随后放弃了最后一攻的挣扎,低着头走向替补席。终场哨响,他没和任何人握手,直接扭头走进球员通道,镜头捕捉到他紧绷的侧脸,满是沮丧——拼到极致却赢不了,这比输球更让人难受。
两连败的根源,全在乌度卡坚持的“双塔阵容”上。本赛季他执着于亚当斯+申京的内线组合,美其名曰“身高优势”,可实际效果却成了“自杀式操作”:
进攻端,三大非空间点堵死路线。亚当斯、申京都没有稳定三分,小贾巴里的外线手感也没打开,场上同时存在三个“不投三分”的点,活塞干脆收缩内线围堵杜兰特和申京。全场火箭外线仅命中8记三分,而活塞则靠着火箭的防守漏洞,外线狂轰15记三分,命中率高达42%——这就是双塔阵容“空间窒息”的恶果。
防守端,脚步慢成筛子。亚当斯年龄偏大,申京横向移动本来就慢,面对活塞的快攻和外线挡拆,两人根本跟不上节奏。活塞后卫康宁汉姆多次利用挡拆突破,要么直接上篮得分,要么分球给外线空位三分,火箭的防守体系被冲得七零八落。更讽刺的是,所谓的“篮板优势”也没了——全场火箭篮板数比活塞还少3个,亚当斯只抢了5个篮板,完全没体现出吨位价值。
球迷看得咬牙切齿:“这阵容就是‘有劲儿使不出’!进攻堵空间,防守跟不上,乌度卡还不换,是要把杜兰特累死吗?再这么打下去,别说冲冠了,季后赛都悬,和上赛季那支西部第二的火箭,完全是两支球队!”
两连败后,乌度卡已经没有犹豫的时间,变阵迫在眉睫。结合球队现状,最可行的调整方向很清晰:
第一步:立即拆掉双塔,调整首发阵容。放弃亚当斯+申京的组合,改用“空间型首发”——谢泼德/奥科吉/霍勒迪三选一搭档阿门打后场,锋线保留杜兰特+小贾巴里,内线留申京。这样一来,后场有防守和推进能力,锋线有杜兰特的得分威慑,申京在禁区也能获得更多单打空间,既能解决进攻空间问题,又能提升防守机动性。
第二步:赛季中期果断交易,补组织控卫短板。范弗利特赛季报销后,火箭的“控卫荒”一直没解决,阿门更擅长突破而非组织,导致球队传控混乱,全场失误18次。最直接的方案就是打包谢泼德+伊森,换取一位首发级别的组织控卫——两人本赛季表现低迷,交易价值还没跌到谷底,换个能梳理进攻的控卫,才能让杜兰特和申京的配合更顺畅。
作为37岁的老将,杜兰特主动降薪3000万留在火箭,是想冲击总冠军,不是来“当爹又当妈”单打救主的。两连败暴露的不只是阵容问题,更是教练组的固执——乌度卡如果还不及时调整,不仅会浪费杜兰特的巅峰尾巴,还可能让火箭彻底失去本赛季的竞争力。
接下来火箭要对阵篮网、猛龙、凯尔特人,都是硬茬。如果乌度卡能按建议变阵,或许还有挽回的机会;要是继续死磕双塔,恐怕等待火箭的,会是更难看的连败。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觉得火箭该如何调整阵容?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