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下狠手!Meta砍FTC要求隐私队,用户数据谁来保护?

发布时间:2025-10-27 18:46  浏览量:1

10月23号那天,《纽约时报》直接曝了个猛料,Meta又开始裁员了。

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人工智能部门一下就走了600人,更让人揪心的是,负责盯着用户隐私、帮公司守住合规底线的“风险审查团队”,也被砍掉了超百人。

Meta还说,以后这些活儿要交给自动化系统来干,我刚看到这消息时都愣了,隐私这事儿多精细啊,机器真能全扛下来?

Meta人工智能负责人AlexandrWang(王亚历山大),周三发了封内部邮件,里面说裁员能让Meta更快开发新产品,团队变小了,决策效率就能提上去。

这话听着好像挺有道理,但你细想,600多号人突然没了工作,这话听在他们耳朵里,得多难受?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事儿背后还藏着更大的隐患。

有三位知情人跟《纽约时报》说,Meta对风险审查团队下手更狠,直接裁了上百名负责数据隐私和合规审核的人,这些人本来是Meta跟FTC、欧盟这些监管机构打交道的关键角色啊。

首席隐私官MichelProtti(米歇尔・普罗蒂)也发了封内部信,语气挺冷静,说风险团队要大幅缩编,以后大部分人工审核都换成自动化系统。

还说这样能提升合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在创新和监管之间找平衡,但这话听着就有点冷,有两位知情员工说,这次裁员根本就是“风险团队的肢解”,伦敦办公室几乎全军覆没,全球算下来被裁的人肯定超百了。

巧的是,裁员当天Meta还对AI部门动了大手术,拆成了四个板块:FAIR基础研究、TBDLabs超级智能研究、新品研发组,还有基础设施部门。

本来我以为拆分是为了让流程更顺,结果发现FAIR团队的老将,就是搞出开源AI模型Llama的YuandongTian(田元东),也被无情裁了。

反倒是新招的、拿高薪的TBDLabs团队,一点事儿没有,这偏心也太明显了,明摆着把短期创新看得比老员工的价值还重。

Meta公关发言人后来回应,说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团队结构,既要契合成熟度和创新速度,也会保持高标准合规,但《BusinessInsider》早就把人事地震的细节爆出来了,网上一下就陷入争议。

2019年那会儿,Meta还叫Facebook,因为用户数据的问题,被FTC罚了50亿美元,这可是当时美国针对科技公司最狠的一次制裁。

FTC要求Meta必须成立专门团队,每款新产品都得过隐私合规这关,现在被裁的这支风险团队,就是那时候建起来的。

他们每天的活儿,就是盯着新产品开发,查每一行代码有没有侵犯用户隐私、有没有踩合规红线,说是Meta的“隐私守门人”一点不夸张。

2020年的时候,普罗蒂还信誓旦旦说,这些变革能带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让隐私变成所有Facebook员工的职责。

结果才两年,这些曾经的“守门人”就被集体扫地出门了,现任和前任风险团队的人,对Meta这选择都特别怀疑,在他们看来,让自动化系统替人工审核,简直是拿用户隐私当赌注。

你想啊,Meta现在在美国被FTC和司法部盯着,在欧洲更是隐私调查的重点对象,这么干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其实Meta过去一年就悄悄试过自动化风控了

知情人说,所谓低风险”的产品调整,先让自动系统初筛,事后再有人工抽查;“高风险”或者“新型风险”的,还是靠人力全程审核。

现在大量人工岗位没了,自动化系统真能顶住监管的压力?我查了下行业里的报告,里面说当前自动化合规系统对“常规风险”识别还行,但对“新型风险”的识别率特别低,误判还多。

斯坦福互联网观察站有个研究员叫艾米丽・克拉克,她说科技公司的合规风险大多是“非常规场景”,人工的经验判断根本没法替代,单纯依赖系统,就跟主动拆了安全气囊一样,反观其他科技巨头,做法就稳妥多了。

谷歌2023年推进AI创新的时候,不仅没裁合规团队的人,反而新增了200名隐私审核人员,还建了“创新前合规评估机制”,确保新产品上线前,人工和系统都审过一遍,那阵子谷歌也没因为隐私问题收到重大罚单。

亚马逊更实在,亚马逊云服务在2024年扩张AI业务时,直接把合规团队和研发团队绑在一起,让合规人员跟着产品开发全流程,不是等产品做完了再查。

这么一比,Meta这操作确实有点冒进,行业里多数公司都不敢这么赌合规安全,社交网络上,网友们的吐槽就更直接了,说“科技巨头眼里只有速度和利润,用户隐私根本不值一提”。

还有业内资深人士质疑,“Meta的自动化系统真能检测所有合规风险吗?万一系统出问题,自动化审核会不会变成滥权和失误的温床?,说来说去,这场裁员风暴的幕后推手,还是Meta的首席执行官MarkZuckerberg(马克・扎克伯格)。

这三年他一直在调整Meta的架构,就是想追赶OpenAI这些新兴对手。

但有三名内部人士说,高层早就对产品开发速度感到焦虑,而风险审查部门,这个本该为用户隐私把关的团队,却被他们当成了拖慢创新步伐的“刹车手”,我倒觉得,逐利是企业的天性,但合规和用户隐私也不能丢啊。

2019年FTC的50亿罚单还没忘呢,当时就是因为Facebook隐瞒了用户无法掌控自己数据的真相。

Meta这次裁员不是简单的“优化团队结构”,而是暴露了科技巨头在资本逐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裁掉监管要求建立的风险审查团队,用准确率不高的自动化系统替代人工,既违背了对监管机构的承诺,也忽视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从行业对比看,Meta的决策没多少同行支持;从监管趋势看,现在对科技公司隐私合规的要求只会更严;从长期发展看,没了隐私防线的创新,早晚会遇到更大的合规危机。

未来Meta要是不重新平衡创新和合规的关系,恐怕真会重蹈2019年天价罚单的覆辙,甚至面临更严厉的监管制裁,比如业务限制。

对整个科技行业来说,Meta这事儿也是个警钟:真正的创新,不该以牺牲用户权益为代价,只有把合规当基础,创新当翅膀,才能走得远。

这场关于权力、隐私与科技发展的大戏还没落幕,Meta最后会走向创新高峰,还是陷入合规危机,咱们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