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给谁赏饭吃,郭台铭把“锅”都端走了,才知道中国的好

发布时间:2025-10-27 19:19  浏览量:2

郭台铭这个人,提起他来,大伙儿可能先想到富士康,那家给苹果代工的巨无霸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富士康就在大陆扎根,工厂遍地开花,尤其郑州和深圳那些地方,雇了上百万工人,组装手机啥的,确实拉动了当地经济,也给不少人解决了饭碗问题。可郭台铭这人总爱说些让人听着不舒服的话,2019年的时候,他在台湾那边接受采访,公开讲大陆靠富士康赏饭吃,说没有他,企业就没法转,工作机会全是他给的。

这话一出,大陆网上炸锅了,大家觉得他太自大了,明明是大陆的政策和市场养活了富士康,他倒好,反过来觉得大陆欠他的。富士康的成功,离不开大陆的劳动力成本低、供应链齐全,还有政府给的土地和税收优惠。要知道,富士康起家是靠代工,技术核心在苹果手里,他不过是个组装厂,哪来的底气这么嚣张。

那时候正赶上中美贸易战,2018年美国开始加关税,电子产品首当其冲。郭台铭一看风向不对,赶紧表忠心,2017年就宣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100亿美金建厂,说要创造1.3万个岗位,还吹成第二个硅谷。2018年6月,特朗普亲自去剪彩,郭台铭乐得合不拢嘴。可实际情况呢,项目从头到尾一团糟,土地征用卡壳,环保问题一大堆,到2019年才勉强动工,投资缩水到27亿,招聘的员工也没几千。2021年又改计划,转做数据中心啥的,结果到2025年,工厂基本闲置,州政府还追回补贴。郭台铭这步棋,走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花了冤枉钱,还没捞到啥好处。

再说说郭台铭对华为的事,那真是让人看不下去。华为2018年势头正猛,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占28%,5G技术也领先。美国眼红,2019年5月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禁美国企业合作。富士康本来是华为的供应商,2018年华为给了他170亿订单,帮他渡过苹果销量下滑的难关。可禁令一出,郭台铭二话不说,2019年6月就停了华为的生产线,所有项目叫停,尽管禁令没强制台企断供。他这选择,明显是抱美国大腿,怕影响苹果订单。结果华为供应链断了,日子更难过,大陆舆论直指郭台铭没民族底线,就为利益啥都干。郭台铭呢,还辩解说商人就是追利润,可大家觉得他这太短视了,忘了谁帮过他。

郭台铭不光在美国折腾,还把产能往东南亚挪。2019年开始,富士康大举进越南,河内那边投了2.7亿建厂,生产MacBook零件。越南劳动力便宜,成本低20%,但问题一大堆,基础设施差,电力经常断,工人技能不行,良率只有大陆的八成。2020年疫情一来,工厂停产好几个月,供应链全乱套。罢工也多,2022年工人闹了几次,订单延误,苹果都不满意。到2023年,富士康在越南扩建,可还是没赶上大陆的效率。

印度那边更热闹,2019年8月金奈工厂起步,组装iPhone,印度政府给补贴推“印度制造”。可2021年12月,工厂食物中毒,几百工人抗议,停工两周。印度供应链不全,零部件得从大陆空运,关税高,成本翻倍。工人培训半年起步,良率才50%,远不如郑州的95%。2023年3月,富士康又投7亿在卡纳塔克邦建第二厂,可本地团队不行,2025年7月还得从大陆调工程师回去帮忙。郭台铭原想分散风险,结果到处碰壁,苹果订单转移有限,富士康比重从70%掉到54%。

这些年,郭台铭的举动让富士康在大陆的形象直线下滑。大家觉得他不靠谱,先是断华为合作,现在又到处迁厂,哪像个稳当的企业。2023年10月,大陆查了富士康的税务,网上又翻出他老言论,批评声浪更大。郭台铭一看外头不顺,2024年8月开始调整,宣布回大陆投资,重招工人。郑州厂2024年7月投10亿建总部,2025年2月开工,招聘5万人。郭台铭在采访里承认,大陆的供应链高效,劳动力熟练,物流顺溜,外头比不了。

这不就是打脸么,早干嘛去了。回归后发现,市场变天了,本土企业抢了不少份额。立讯精密从2017年进苹果链,2020年买了纬创印度厂,2023年拿AirPods订单,2024年占苹果供应链73%。比亚迪电子2019年发力,2022年成苹果供应商,2024年iPad组装超30%。歌尔股份专攻声学,2023年分耳机单。这些企业技术上去了,成本控得好,大陆在苹果链里的份额超35%。

郭台铭回归时,富士康的市场份额只剩54%,合作方也谨慎。传闻2023年他想接华为Mate60代工,可华为选本土伙伴。富士康大陆工厂底子厚,但声誉坏了,企业避开他,怕哪天又被甩。小的企业他看不上,大的又觉得他不道德,有后顾之忧。

郭台铭继续运营,可影响力弱了,得面对本土竞争。苹果订单不稳,富士康营收60%还靠大陆,可郭台铭的决定让企业多走了弯路。想想他当初那话,现在看来,谁赏谁饭吃,还真不好说。大陆企业崛起,富士康得适应新格局,不然就真得靠大陆赏口饭了。

郭台铭的经历,搁谁身上都得反思。富士康起步时,大陆给机会,他发达了就想跑,结果外头水土不服,又灰溜溜回来。这事说明,企业不能光盯利益,得看长远。郭台铭商人本色重,可忽略了根基在哪。富士康在大陆雇人多,贡献大,但也得益于市场大、政策好。

他迁厂时,越南印度那些问题,早有人提醒过,电力不稳、工人罢工、供应链断,这些不是小事。结果呢,苹果订单丢了,本土企业捡了便宜。立讯比亚迪他们,专注本土,技术迭代快,现在稳稳的。郭台铭这几年,折腾来折腾去,钱没少花,名声却臭了。大陆网友从一开始就看不惯他那自大劲,现在更觉得他活该。

总的,郭台铭把锅端走,意思就是他带走产能,以为外头更好,结果碰一鼻子灰,才知大陆的好。企业得扎根本土,技术自主,不然随时被卡脖子。富士康这例子,活生生教材。郭台铭商人合格,可作为中国人,差远了。

他丢的,不光是市场,还有信任。现在他想捞钱,不易了。本土企业势头猛,爱国牌打得好,民众支持。富士康得努力,不然真得等赏饭了。天道轮回,谁也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