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神李靖选将居然看“福相”:不是迷信,是老江湖的识人杀招
发布时间:2025-10-27 19:10 浏览量:1
唐朝战神李靖选副将看面相,专挑长相大富大贵的人。这不是搞封建迷信——那是你没看懂老狐狸的门道。
这老小子打了一辈子仗,灭东突厥、平吐谷浑,从无败绩,选副将不看武艺多高、家世多牛,偏挑“长得有福气”的,还撂下句话:“没福的人,扛不住大功德。”
这话听着玄乎,实则是把“识人术”玩到了骨子里,比那些只会看兵书的草包将领高明十倍。
先搞清楚,李靖说的“福气”不是脸上肉多、耳垂大——那是庙里的弥勒佛,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官。
他要的“福气”,是三样硬东西:
沉得住气的稳、扛得住事的刚、守得住本心的正。
你去翻《旧唐书》《新唐书》,李靖手下能当副将的,没一个是尖嘴猴腮、急功近利的货色,全是些看着敦实、做事靠谱的狠角色。
比如李绩,后来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年轻时长得浓眉大眼、一脸厚重,跟个庄稼汉似的,可打起仗来,能在突厥包围圈里守三天三夜不慌,还能趁夜色抄敌人后路;
再比如苏定方,早年跟着窦建德,后来投了李靖,这人看着木讷,话不多,可李靖让他带五百骑兵偷袭吐谷浑王庭,他连追八百里,把敌人老家端了,回来还不邀功,只说“都是大将军调度得好”——这就是李靖要的“福气”,不是装出来的憨,是骨子里的靠谱。
反观那些“没福气”的将领,李靖碰都不碰。
当年李渊想把自己的侄子李道宗塞给李靖当副将,这李道宗长得眉清目秀,武艺也不差,可李靖一眼就瞧出不对劲:
这小子打小就爱争功,当年打刘武周,才赢了一场小仗,就忙着向李渊表功,把部下的功劳全算自己头上。
李靖直接跟李渊说:“道宗虽勇,却少沉毅,若让他当副将,恐因贪功误大事。”
李渊不服,非要试,结果李道宗果然在一次追击战中,为了抢头功,不听李靖调度,孤军深入,被突厥人包了饺子,差点全军覆没。后来李渊才服了:“还是你老狐狸眼毒。”
李靖说“没福受不了大功德”,这话更是戳破了人性的本质。
你以为打仗只靠刀枪?错了,打完仗的“功名利禄”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有些人本事不小,可一旦立了大功,就飘得不知道自己姓啥,要么抢地盘、要么贪财宝、要么跟朝廷叫板——这种人就是“没福气”,扛不住功劳带来的诱惑,最后只会把自己玩死。
就像隋朝的杨素,打仗是把好手,可打完仗就居功自傲,家里养了上千歌姬,还跟隋炀帝抢女人,最后虽然善终,儿子杨玄感却起兵反隋,满门抄斩;
再比如唐朝的侯君集,跟着李靖学兵法,后来灭高昌立了大功,却私吞高昌财宝,还抱怨朝廷赏得少,最后干脆跟着太子李承乾谋反,被李世民砍了头——这些人就是李靖说的“没福”,本事有,心性却撑不起功劳,再多的功德到他们手里,也成了催命符。
李靖自己就是“有福气”的典范,所以他更懂怎么选同类。
这老小子早年差点被李渊砍了头——当年他跟着李渊在太原,看出李渊要反隋,偷偷跑去向隋炀帝告密,结果半路上被李渊抓了。
李渊要杀他,他临死前喊:“您要是想成就大业,就不该杀我这种能打仗的人!”李渊一看这人气度不凡,又听李世民劝,就放了他。
后来李靖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却从不居功,灭东突厥后,李世民要封他为尚书右仆射,他还推辞:“灭突厥全靠陛下英明,臣只是运气好罢了。”
你看他这态度,不贪功、不抢权,这就是“扛得住功德”的福气。要是换了侯君集,早就拿着战功跟李世民要官要爵了。
更绝的是,李靖选的“有福气”副将,后来全成了唐朝的顶梁柱。
李绩就不用说了,跟着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后来又灭高句丽,活到七十六岁,死后还被唐高宗追赠太尉;
苏定方更厉害,七十多岁还能带兵打仗,灭百济、平西突厥,把唐朝的疆域推到了中亚,一辈子没打过败仗,死后也得了善终。
这些人跟李靖一样,都是“能扛事、不贪功”的主,所以能在功名利禄面前守住本心,最后不仅自己得了好下场,还为唐朝赚了几十年的安稳——你说李靖这“看福气”的本事,是迷信吗?这是把人性摸得透透的,比那些只会读《孙子兵法》却不懂人的书呆子强一百倍。
现在有些人总爱拿“科学”当挡箭牌,说李靖选副将看面相是“封建糟粕”——这话纯属放屁。
你以为现在公司招人不看“面相”?HR面试时看的“精神面貌”“沟通能力”,本质上跟李靖看“福气”是一回事,都是看一个人的骨子里的东西。
有些人简历写得天花乱坠,可一见面就眼神飘忽、说话没谱,这种人你敢招吗?跟李靖不选“没福气”的副将一个道理。
只不过李靖把这种“识人术”总结成了“看福气”,更直白、更实用罢了。
还有些人说,李靖能打胜仗,靠的是兵法厉害,跟选副将没关系——这更是无知。
你想想,要是李靖手下全是侯君集那样的贪功之辈,他的兵法再好,执行起来也会走样。
当年灭吐谷浑,李靖让苏定方带轻骑兵偷袭,要是换了李道宗,肯定会多带兵马,生怕自己吃亏,结果要么暴露目标,要么延误战机。
打仗就像下棋,帅再好,车马炮不行,也赢不了。李靖选“有福气”的副将,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兵法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最后才能打赢胜仗。
说到底,李靖的“福气论”,根本不是什么迷信,而是老江湖在血与火里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
他知道,打仗不仅是打敌人,更是打人心——对部下的人心,对自己的人心。
选“有福气”的副将,就是选那些能在功名利禄面前守住本心、能在生死关头扛住压力的人。这种人,不仅能帮你打赢仗,还能帮你守住胜利的果实,不至于让你因为部下的贪婪或急躁而栽跟头。
反观现在的一些人,稍微有点成绩就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赚了点钱就偷税漏税,当了个小官就贪污腐败——这些人就是李靖说的“没福”,扛不住那点“小功德”,最后只能自食恶果。
要是他们能学学李靖选的那些副将,多一点沉稳、少一点贪婪,多一点担当、少一点算计,也不至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所以说,李靖不是什么“迷信的战神”,而是个把人性、兵法、处世之道揉在一起的大智慧家。
他选副将看“福气”,看似简单,实则是看透了“人”才是打胜仗的根本。那些嘲笑他迷信的人,不过是没看懂他骨子里的高明罢了。
就像李敖大师说的:“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看似简单的道理里,只有懂的人才能明白。”
李靖的“福气论”,就是这样的智慧——简单、实用,却能让他一辈子打胜仗、保平安,还为唐朝留下了一群能扛事的名将。
这种本事,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家”,强了不止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