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线警事丨蒋天福:以温情执法守护城市“脉搏”

发布时间:2025-10-28 11:06  浏览量:1

从军人到警察,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2019年,蒋天福从部队转业加入宜昌市公安局,先后经历特警、交警岗位的历练。最初,他勤跑外勤,刻苦钻研交通管理业务,并自学法律知识。短短几年,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执法业务、摸透了辖区路况,还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现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如今他已成为宜昌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西陵大队东山中队的中队长。

多年来,蒋天福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坚守为民服务的承诺,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践行着“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换装不换心”的誓言。


巧用“时空置换”,破解交通拥堵难题

西陵区东山片区学校林立,25所中小学、幼儿园密集分布,早晚高峰与上下学时段叠加,交通压力长期居高不下。蒋天福没有简单依靠增加警力疏导,而是深入调研,提出“以时间换空间、以设计换时间”的治理思路。

他首先瞄准葛洲坝中学与金东方学校,主动上门沟通,推动学校错峰放学。2023年,葛洲坝中学采纳其建议,节假日提前一小时放学,有效避开晚高峰车流。

针对东颂路与城东大道交汇处的拥堵顽疾,蒋天福通过连日蹲点观察,提出在路口增设护栏,引导车辆直行后统一掉头,减少右转与直行车辆的冲突。“虽然绕行一段,但通行更顺畅。”他亲自测试,证实绕行仅多花两分钟。

新方案实施初期,不乏质疑之声。蒋天福没有气馁,撰写详细的说明书请社区网格员转发,耐心向居民解释方案的长远益处。曾经寸步难行的东颂路,终于实现有序通行。


聚焦群众需求,柔性执法化解停车难

除了解决校园周边交通问题,蒋天福还将目光投向沿街商户与小区居民的“停车难"问题。他坚持疏堵结合,以柔性执法化解现实矛盾。

万年路、深圳路等区域餐饮酒店集中,旅游旺季停车压力巨大。蒋天福在深入调研后,一方面推动增设了260多个夜间限时停车位(19时至次日7时),另一方面更强调“柔性执法”的管理智慧。

沐兰酒店总经理叶建对此深有感触:“蒋警官多次上门,告知夜间可限时停车。只要不妨碍交通,交警会优先耐心提醒,而非直接处罚。”这种柔性管理方式,既解决了商户的实际困难,也体现了执法温度。

对于新开业的听朵酒店,蒋天福还推动建立“酒店代客挪车”机制:客人在临时停车时可留钥匙于前台,由酒店工作人员协调挪车。这一创新举措巧妙平衡了停车需求与道路通畅的矛盾。


坚守为民初心,危急时刻显担当

工作中的蒋天福是疏堵保畅的能手,而在群众危难时刻,他更是挺身而出的守护者。他常说:"任何时候,都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024年3月,蒋天福在执勤时发现一名迷路的帕金森病患者。通过耐心沟通和身份证信息查询,他驱车一小时将患者安全送回母亲身边。三年来,这样的暖心救助他已完成35次。

去年某日凌晨,宜昌突降暴雪,道路严重结冰。蒋天福彻夜巡逻,当行至城东大道民福医院门前时,发现多辆汽车因路滑“趴窝”。他毫不犹豫,逐一将车辆推至安全区域,鞋袜被雪水浸透,双脚被冻得麻木。"只要群众安全了,这点苦和累不算什么。"事后,他笑着说道。

工作之余,蒋天福还是一位坚持献血十年的“爱心楷模”,累计献血17次、总量达6800毫升。在他的带动下,中队逐渐形成“多做一点”的良好氛围,助人渐成风尚。

从军营到警营,蒋天福的岗位在变,初心不改。他用法律构筑秩序,用温情化解矛盾,用行动诠释警察的担当。正如他所说:“执法不是冷冰冰的贴条,为群众多想一步,就多一分理解。”这条路,他不仅走在脚下,更走在人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