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教室刚禁手机,奥地利急呼乡村断网!欧洲45%大人不会电脑
发布时间:2025-10-28 15:39 浏览量:2
欧盟现在正面临一个挺尴尬的问题,九成工作岗位都要求会数字技能,可差不多一半成年人连基础的数字能力都没有。
欧盟委员会的数字教育主管马尔陶罗直言,这个差距“给欧洲经济竞争力挖了个大坑”,连未来能干活的人都可能不够。
其实欧盟早有动作,2020年疫情期间就推出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想帮成员国搭好数字教育的架子:补基础设施、培训老师、更新课程,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大家都有本事在技术时代立足。
可现在计划执行过半,问题却一点没少。
我本来觉得给学校配点电脑、给孩子发个平板,数字教育就算起步了,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欧洲议会议员海德说,疫情时确实给年轻人发了平板,可很多偏远农村连网都没有,平板拿到手也没法用。
这就像给人买了车,却没修马路,根本跑不起来。
欧洲各国的数字教育进度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比利时的佛兰德地区算走在前面的,已经把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思维这些内容塞进了中小学核心课程,连教师培训、网络安全都考虑到了,说是“跟欧盟的计划严丝合缝”。
可佛兰德也有自己的纠结,从今年9月1日起,所有学校都不让用智能手机了。
负责人德・克莱默说这是为了让学生专心,少受干扰。
但这话听着就矛盾,一边想让学生接触新技术,一边又要限制手机,怎么平衡确实是个难题。
我觉得这就像给孩子做饭,既要营养够,又不能让孩子挑食,得慢慢找中间的度。
农村地区的问题更棘手,之前欧盟给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这些国家投了12亿欧元,专门用来建5G基站和光纤。
就说保加利亚北部的农村,之前网络覆盖率才38%,投钱后涨到了72%,当地学校终于能开在线编程课了,教师参加数字培训的人也从四分之一涨到了快七成。
可这事也不是都顺顺利利,芬兰北部那些特别偏的农村,建一个5G基站的钱是城市的三倍,当地学生才两百多人,有些成员国就犹豫了,觉得花这钱不划算。
农村数字教育这事,光靠市场肯定不行,还得欧盟扛着压力继续补钱。
就在大家都盯着电脑、网络的时候,欧洲家长协会的克劳兴贝格提了个不一样的想法,数字技能得从“离线”学起。
她举了个例子,幼儿园孩子玩分类积木,其实是在练“模式识别”;小学生玩不用电的编程游戏,是在理解流程逻辑。
这些能力学会了,再碰屏幕的时候,就不是只会点一点,而是懂背后的道理了。
她还特别提醒,不能让孩子随便扎进数字世界,“没防护栏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而且这事不能只靠学校,家长、政策制定者都得一起上。
“光指望老师,跟让一个人盖房子一样,根本不现实”,她这话我特别认同,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比在学校还长,家长不参与,数字教育就是半截子工程。
“欧洲青年成就”的菲利普说,他们一年就触达了超一千万青年,能明显感觉到这些孩子不仅学会了技能,自信心也强了。
可问题也跟着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机会差太多,农村孩子、家境不好的孩子,还是容易被落下。
“现在数字技能已经不是选答题,是必答题了,总不能让这些孩子直接不及格吧?”
还有个挺头疼的事,数字和STEM领域的女生太少了,全欧洲也就28%的数字专业学生是女生。
马尔陶罗说,好多14到16岁的女孩,一到这个年纪就对数字领域没兴趣了,全是性别刻板印象闹的。
德国有个“女孩数字计划”,让女工程师去学校讲课,带女孩做机器人、开发APP,效果还不错,参与的女孩里有35%说想报数字相关专业,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不少。
今年3月,欧盟又推出了“技能联盟”战略,想让每个人都有扎实的数字基础,还特别提了“数字健康”,不是让大家断网,而是教大家合理用网,别被技术牵着走。
海德也呼吁,现在年轻人本身就想学数字技能,这是个好机会,可不能浪费了。
说到底,欧洲搞数字教育,就像在补一块大拼图。
缺的不只是设备和网络,还有对“数字技能本质”的理解,它不是会用手机、会用电脑就行,而是背后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得把农村的缺口补上,把性别偏见打破,让家庭、学校、社会一起使劲。
只有这样,欧洲的数字竞争力才算真正立住了,不然再谈什么前沿科技,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