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卫生危机将影响“数代人”:饥荒疾病齐爆发,援助总差一大截

发布时间:2025-10-28 19:09  浏览量:2

2023年10月7号那天,哈马斯跟以色列闹起来,哈马斯袭击造成以色列约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为人质,之后以色列就对加沙动手了,这一打,加沙的卫生状况直接成了大糟心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都说,这灾难得影响“数代人”。

以色列这军事行动造成的伤亡数字,说出来都让人揪心。

加沙哈马斯管理的卫生部门统计,到现在至少68229人没了,这么多人伤亡,加沙那点医疗资源根本扛不住。

不光是人,供水和卫生设施也被砸得稀烂,现在加沙人不光没干净水喝,还得防着传染病,霍乱这类病要是爆发,那更是雪上加霜。

本来10月10号停火了,大家还以为能缓口气。

以色列放了些医疗物资和救济品进来,美国也帮忙斡旋,说这停火是“20点和平计划”第一步,还保证物资能顺顺当当分到老百姓手里。

可谭德塞一看就急了,说这援助跟预期差太远,根本不够用。

加沙现在是啥情况?饥荒、死人多、医院扛不住、还可能闹病,再加上援助进不来,这几样凑一块儿,简直是要人命,谭德塞说“灾难性地难以言表”,这话真没夸张。

更让人担心的是,加沙人现在心理状态也差得很,再加上没饭吃,谭德塞说这影响得传好几代人。

你想啊,小孩从小饿着肚子、看着身边人出事,心里得留下多大阴影?老人身体本来就弱,没吃没喝还没医疗,这日子咋过?

要说这援助的事儿,真是越说越气。

世界粮食计划署从10月10号到现在,就送进去6700多吨粮食,可加沙每天得要2000吨才够,这点粮分到每个人头上,估计都填不饱肚子。

谭德塞说得明白,加沙每天得要600车救济物资,可实际也就200到300车能进来,他还呼吁以色列别把援助和冲突绑一块儿,别让救济品成了打仗的筹码。

而且这援助还总断。

有天以色列说俩士兵在加沙被哈马斯袭击死了,直接就把物资运输停了,哈马斯说自己不知道这事儿。

你说这事儿,士兵出事归出事,老百姓没招谁没惹谁,凭啥断他们的救命粮?后来还是国际社会施压,第二天才恢复运输。

联合国的汤姆・弗莱彻也说,现在是在尽力扭饥饿的局,可差的实在太多,这断一停,老百姓又得多饿几天。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援助还被加了条件。

之前哈马斯放了20个以色列人质,换了以色列监狱里近2000个巴勒斯坦囚犯,可人质遗体还没交完,哈马斯说28具里只找到15具,剩下的找不着。

结果以色列就拿这说事儿,要交遗体才给援助。

谭德塞都看不下去了,说援助不能这么“武器化”,本来就是救命的,现在倒成了谈条件的工具,而且生还人质都放了,大部分遗体也交了,再设限制,这不坑老百姓吗?

加沙现在就俩过境点能走,凯雷姆沙洛姆和基苏菲姆口岸,援助组织一直喊着让以色列把所有通道都打开,可就是没动静。

谭德塞还说,之前有些援助组织被拒了注册,现在想派人去帮忙都不行,没人在当地跑,再多物资也送不到老百姓手里啊。

加沙的医疗系统,现在差不多是半瘫痪状态。

想搭野战医院吧,需要帐篷的帆布和支柱,结果这些东西被以色列扣在边境了,说可能有军事用途。

搭医院用的支柱能有啥军事用?这理由找得也太牵强了,没有支柱,帐篷搭不起来,医院就建不成,受伤的人只能等着,这不等于见死不救吗?

还有医疗撤离的事儿,更让人揪心。

加沙好几千人等着每周的撤离航班去治病,结果因为以色列的宗教节日,航班停了两周。

之前就有700人,等着等着就没了,这些人本来有机会活下来的,就因为航班停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谭德塞一直喊着要增加航班次数,可到现在也没个准信。

关于饥荒的事儿,两边还吵起来了。

今年7月,联合国支持的机构说加沙已经闹饥荒了,可以色列不承认,说“不存在饥饿现象”。

到底有没有饥荒,看看老百姓吃啥就知道了,要是真不饿,世界粮食计划署也不用费劲送粮了,这事儿明眼人都能看明白。

就算现在想重建,钱也是个大问题。

联合国说加沙重建得花700亿美元,光修医疗系统就得占10%,也就是70亿美元。

可现在别说重建了,连眼前的救济物资都送不进去,这700亿更是没谱的事儿。

谭德塞说“和平才是最佳良药”,这话太对了,不停止冲突,再怎么送援助、谈重建,都是白搭。

本来停火后,加沙老百姓都上街欢庆了,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结果没几天又有伤亡,这停火协议跟没签似的,太脆弱了。

那些刚欢呼完的人,转眼就遭遇不测,想想都让人难受。

加沙这事儿,最苦的还是老百姓。

他们没招谁没惹谁,却要承受饥荒、疾病、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担心这糟心事影响自己的孩子、孙子。

援助不该是筹码,停火不该是摆设,国际社会既然能促成停火,就该盯着各方守规矩,把该送的物资送进去,把该治的病治好,别让加沙的老百姓再遭罪了。

毕竟,和平才是真的能救加沙的,不然数代人都得背着这灾难过日子,这也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