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每家都有的“隐形炸弹”!这几种人吃了就是“服毒”

发布时间:2025-10-29 10:10  浏览量:1

凌晨三点,急诊室推来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脸色苍白,大汗淋漓,捂着上腹部直喊痛。胃镜一插进去,血像泉水一样从胃底喷涌而出。儿子站在一旁发愣:“她就吃了两颗布洛芬,怎么会这样?”

我看着监护仪上的血压逐步下降,只能反问一句:“她是不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慢性胃病?”对方点头。布洛芬,在她身上,就是一颗引爆的定时炸弹。

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家里药箱几乎都少不了。头痛、发烧、关节酸痛,拿出来就能吃。

但它并不是糖果,它的药理机制决定了,它在缓解炎症的同时,也在悄悄伤害胃、肾和心血管系统。这是一种“有代价的止痛”。

它的作用方式是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是炎症传递的“信使”,但它同样是胃黏膜的保护屏障、肾小球灌注的调节因子、血压维持的关键物质。一旦被压制,该保护的地方就裸露在外,容易被胃酸腐蚀、肾血流减少,甚至诱发心梗。

一项发表于《中华消化杂志》的多中心研究指出,长期或重复使用布洛芬者,胃溃疡风险上升4.5倍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已患有慢性胃炎,直到某天上腹部剧痛、黑便、呕血,才发现问题的源头是那一颗“救急”的止痛药。

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布洛芬,尤其这六类人,吃下去就像服毒。第一类是已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布洛芬会削弱胃黏膜修复能力,加速出血和穿孔。第二类是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患者。布洛芬会使肾血流减少,诱发急性肾损伤,甚至加重尿毒症风险。

第三类是高血压或心脏病人。布洛芬可能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还会干扰心衰患者的利尿剂效果,加重心衰。第四类是孕妇,尤其孕晚期

布洛芬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提前关闭,胎儿肾功能受损,甚至羊水减少。第五类是哮喘患者,约有10%的哮喘人群对布洛芬过敏,服药后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第六类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对药物代谢能力大大下降,更容易发生胃出血和肾损伤。

202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回顾性大样本研究显示,使用布洛芬的老年人群中,有9.7%在一年内因消化道并发症入院。这些人本可以避免住院,只因无意识地吞下了一颗“随手的药片”。

我们曾抢救过一位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因牙痛自己吃了三天布洛芬,结果肾功能急剧下降,肌酐飙升至800多,被紧急送来透析。

家属不理解:“牙痛啊总得吃点药吧?”我只能反复解释:对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布洛芬是毒药,不是药

布洛芬的毒性,不是每次吃都会爆发,但它的“炸药库”在身体里是有积累的。有些人一吃就出事,有些人吃了几年才出问题,就像拆盲盒。但请那不是运气,是你身体的底线还没被踩中。

很多人以为布洛芬能预防癌症,这种说法来源于一些早期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结直肠癌发病率似乎更低。

2021年《柳叶刀肿瘤学》的一篇系统综述指出,布洛芬在癌症预防上的证据远不如阿司匹林明确,反而副作用更强烈,风险远超获益。癌症不是吃止痛药能防住的。

那布洛芬还有没有安全使用的可能?当然有,但前提是你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是逢痛就吞、逢热就吃。成年人一次剂量不应超过400毫克,一天最多三次,不超过三天。服药前必须进食,服药后注意胃部反应,切忌空腹服用。

一些特殊人群,如果确实需要用布洛芬,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比如痛经严重的女性,布洛芬的确是有效的选择,但要在月经来前1-2天开始服用,不要到疼得打滚才临时吃;剂量一定要控制,不能靠加量压痛。

也有患者问我:那我发烧不吃布洛芬吃什么?对于非高危人群,对乙酰氨基酚是相对安全的替代品

它对胃和肾的影响较小,但也不能超量服用。如果是病毒性感冒,身体发烧其实是自限性的免疫反应,适当忍耐反而帮助恢复。

布洛芬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乱吃。它是药,不是保健品,更不是万能解药。我们在临床中见过太多“本来没事”的人,因为一颗布洛芬陷入多器官衰竭、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肾损伤,甚至命悬一线。

一个细节值得所有人警惕:很多复合感冒药中,已经含有布洛芬成分。你以为吃的是感冒药,结果药效叠加,相当于你在不知情中超量服用了布洛芬。这类复方药一定要认真看说明书成分,尤其是老年人服药时,更要一药一查。

202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通报指出,布洛芬相关不良反应报告中,消化道出血、急性肾损伤和过敏反应占比超过65%。其中60岁以上患者风险最高,且一旦发生,救治难度远大于年轻人。

有些患者在我办公室里问:“那我吃布洛芬都十几年了,也没出事啊?”我只能说,那是你身体还撑得住,但不代表它永远扛得住。药物副作用从来不是看一次,而是看你身体的承受能力和药物的累积效应

有个老爷子,70岁,常年自己吃布洛芬控制膝盖疼痛。某天突然呕血、黑便,送来时已经意识模糊。胃镜下看见胃底一个巨大的穿孔,鲜血直涌。手术后他低声说:“我都不知道布洛芬能有这么大威力。”是的,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它炸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不是要让你恐惧药物,而是要你学会敬畏药物。布洛芬,是好药,但不是万能药;是常用药,但不是安全药;是有效药,但更是高风险药

每一个药片的后面,都站着一个医生的判断、一个患者的体质、一个家庭的安全。请别让一颗布洛芬,成为你身体的引信。

[1]陈永富,李士通.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6):377-381.
[2]王建军,张春霞.布洛芬相关肾损伤研究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3):215-219.
[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23年布洛芬相关不良反应年度通报[R].国家药监局,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