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利物浦前主帅辞职,可接替斯洛特,英超三队有意向

发布时间:2025-10-29 03:43  浏览量:2

凯尔特人接受利物浦前主帅罗杰斯辞呈仅15分钟后,俱乐部大股东德斯蒙德突然发布重磅声明,指责罗杰斯“制造不良氛围”和“为保护形象说谎”,这场公开撕破脸皮的戏码瞬间点燃足坛。

罗杰斯辞职信中提到的“俱乐部不支持转会”等理由被直接驳斥为“绝对虚假”,而苏超9战落后榜首8分、欧联杯排名第21位的战绩,让这次离职充满火药味。

英媒迅速披露伯恩茅斯、水晶宫和富勒姆三支英超球队正观望罗杰斯动向,而利物浦现任主帅斯洛特带队跌至英超第7名的窘境,让“罗杰斯回归安菲尔德”的猜想再度浮现。

罗杰斯与凯尔特人的决裂远非普通离职。 俱乐部官方公告中强调“感谢两次执教的贡献”,但大股东德斯蒙德的声明直指罗杰斯选择单方面辞职而非协商解约是“破坏性行为”。

矛盾核心集中在今夏转会操作:罗杰斯公开抱怨球队仅投入1330万英镑引援,不足卖人收入的一半,并用“无法用本田车赢得法拉利的比赛”比喻资源匮乏。

而德斯蒙德强硬回应称罗杰斯“完全知情并参与所有转会决策”,甚至批评其“将个人形象置于俱乐部利益之上”。

这场冲突的背景是凯尔特人本赛季多条战线溃败。 苏超联赛中,球队已被黑马哈茨甩开8分差距,欧联杯小组赛接连失分后出线希望渺茫。

尤其欧冠资格赛爆冷输给哈萨克斯坦球队阿拉木图凯拉特时,已有球迷要求罗杰斯效仿穆里尼奥“出局即下课”。

同城死敌格拉斯哥流浪者也在近期换帅,苏超双雄同时陷入混乱,而哈茨的异军突起可能打破联赛长达数十年的垄断格局。

罗杰斯的执教履历始终伴随争议与高光并存。 利物浦时期,他率队166场取得83胜,胜率恰好50%,2013-14赛季仅以2分之差屈居英超亚军,苏亚雷斯-斯特林-斯图里奇的进攻组合一度席卷联赛。

但杰拉德对阵切尔西时致命滑倒丢冠的场景,成为其红军生涯难以磨灭的标签。 任期内雷纳、苏亚雷斯、杰拉德等核心接连离队,也使其被视作“克洛普时代前的过渡者”。

转战凯尔特人后,罗杰斯两度执教共夺得11座奖杯,包括4次苏超冠军。 中间插曲的莱斯特城时期,他带队夺得2021年足总杯冠军,这是新世纪少数由非传统豪門捧起的足总杯。

2023年因狐狸城深陷降级区下课的经历,也暴露出其战术体系在英超保级战中的适应性困境。 此次凯尔特人离职,恰似其职业生涯的缩影,总有成绩支撑,却总在关键时刻与管理层产生裂痕。

英超球队对罗杰斯的兴趣并非空穴来风。 伯恩茅斯主帅伊劳拉的合同将于2025年夏天到期,球队近年偏好传控打法与罗杰斯的足球哲学契合;

水晶宫主帅格拉斯纳虽带队表现稳定,但俱乐部高层对其欧战野心存疑;富勒姆则因主帅马尔科·席尔瓦被多家豪门盯上而需备选方案。 三队共同点是追求战术升级且预算有限,罗杰斯“性价比高”的标签恰好匹配需求。

利物浦的帅位悬念成为最大看点。 斯洛特率队夺得2024-25赛季英超冠军后,本赛季却遭遇滑铁卢:联赛四连败后跌至第7位,甚至被死敌曼联反超。

防守端连续6场率先丢球,欧冠对阵皇马、联赛迎战曼城的魔鬼赛程迫在眉睫。 尽管俱乐部公开强调“给予斯洛特时间”,但社交媒体上“斯洛特下课”话题阅读量已超百万,部分红军名宿开始讨论“是否需找回熟悉英超的教练”。

罗杰斯与利物浦的潜在重逢充满戏剧性元素。 他曾在安菲尔德更衣室与现任队长范迪克合作,且其强调控球与高压的战术与斯洛特有传承关系。

但反对声音指出,罗杰斯莱斯特城时期更衣室失控的前科,以及凯尔特人离职时与高层的公开对峙,可能让利物浦管理层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芬威集团历来倾向年轻化建队,而51岁的罗杰斯是否符合“长期计划”存疑。

凯尔特人换帅风波还牵扯出更大棋局。 前主帅波斯特科格鲁被曝可能回巢,这位热刺旧帅若重返苏超,将形成“罗杰斯-波斯特科格鲁-罗杰斯”的循环换帅模式。

而哈茨在少帅奈史密斯带领下稳居榜首,其场均2.3球的进攻数据碾压苏超传统双雄,这种“平民球队逆袭”的剧本进一步放大罗杰斯离职的负面效应。

伯恩茅斯老板弗利被曝欣赏罗杰斯在斯旺西时期的传控改造能力,水晶宫则看中其培养斯特林、苏亚雷斯等攻击手的经验。

富勒姆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若席尔瓦被挖角,罗杰斯足总杯冠军履历能否说服注重青训的老板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队目前均位列英超中游,但距离欧战区至少差6分,正是典型的“突破天花板”需求型俱乐部。

斯洛特在利物浦的困境被拿来与罗杰斯时期对比。 荷兰教练本赛季坚持改用4-2-3-1阵型取代克洛普的4-3-3,导致球队场均拦截数下降至联赛第12位。

新援赫拉芬贝赫公开抱怨位置不适,而萨拉赫年龄增长导致的突破能力下滑已成战术难点。 这些细节与罗杰斯当年面临杰拉德老化、苏亚雷斯离队时的情景惊人相似。

罗杰斯辞职事件的连锁反应已超越个人职业生涯范畴。 凯尔特人球迷论坛上,超过60%的投票认为“罗杰斯早该在欧冠资格赛出局时下课”,但也有声音质疑俱乐部“既要成绩又不肯投入”的双标。

英超评论员则聚焦于一个现象:为何一位苏亚雷斯口中“战术天才”的教练,总在成功周期后与东家不欢而散?这种讨论正从足球领域延伸至职场管理层与执行者关系的普适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