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娜:跨越山河育桃李,一片丹心映讲台

发布时间:2025-10-29 17:31  浏览量:1

赵晓娜,内蒙古人,中共党员,寿县张李小学高级教师。作为从教十三年的骨干教师,她以跨越山河的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默默耕耘。三尺讲台前,她以班主任的慈母之心,温暖着一批又一批学子。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淮南市师德标兵”“淮南好人”等多项荣誉,既是对她育人初心的真挚褒奖,更是其用青春谱写的乡村教育诗篇最生动的见证。

言传身教 匠心育人

“老师,您真的会一直教我们吗?”2012年秋天,初到徐楼小学的赵晓娜,被学生这句朴素的发问深深触动。从那一刻起,她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关于信任与坚守的承诺。她克服南北生活差异,适应简陋的教学环境,在由教室改造的宿舍中,将思乡之情转化为育人动力。怀孕期间,她仍承担六年级语文和一年级数学两门主课,每周21节课时,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教学。因学校师资紧缺,她在宝宝出生两个月后,毅然选择重返岗位,每日骑行数十里,顶风冒雪穿梭于家校之间。“教室里等我的不只是学生,更是乡村孩子的未来。”赵晓娜始终将责任心置于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担当。

心系学子 使命如磐

在九塘小学任教的八年里,赵晓娜成了众多留守儿童的“老师妈妈”。她坚持家访,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困境。学生小帅因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赵晓娜利用课余时间,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为他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经过三年悉心指导,小帅从原来的十几分进步到及格水平。2023年调入张李小学后,她在资助名册上发现孤儿小尚的情况,立即主动联系班主任,悄悄为孩子购置学习用品、缴纳生活费,还时常通过“奖励”的方式给予鼓励。在她的关爱下,原本内向的小尚逐渐变得开朗。“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相信自己会发光。”赵晓娜以爱心点亮了无数留守儿童的星空。

桃李芬芳 硕果累累

作为从教十三年的骨干教师,赵晓娜深知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薪火相传。她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耐心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面对初入职场教师的畏难情绪,她总是细心开导、倾囊相授。李老师在她的鼓励和指导下,从不敢参赛到荣获市级教学竞赛二等奖;张老师在她的帮助下,获得市级三等奖。赵晓娜常说:“教育不是独奏,而是交响。”她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淮南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然而在她心中,最珍贵的依然是孩子们用拼音写下的“赵老师像妈妈”,是讲台上带着体温的蒸红薯,是塞满抽屉的稚嫩贺卡。

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

对于未来,赵晓娜老师充满了信心与期盼。她认为,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乡村教育将迎来更广阔的天地。她将继续扎根乡村教学一线,秉持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爱,致力于教学探索与学生全面成长。同时,她将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持续提升育人本领,呼吁更多有志青年关注并投身乡村教育,共同守护乡村孩子的梦想,为促进教育公平、培育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县委组织部

▌编辑:龙震琳

▌审核: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