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年坐飞机的次数,没有上百次,起码也大几十次。所以,总有人问我,“你不怕么?”我总是笑着说,怕什么,命,都是命。但其实我也害怕,这些年,我抵御恐惧的办法,除了睡觉,就是在睡不着的时候,刷空难篇,以毒攻毒


可1年多前,在欧洲的上空,那次剧烈的抖动,让我至今难忘,也是为数不多让我想想都后怕的经历。人们屏息凝视,客舱里看似安静,实则连那么轻微的呼吸声都透露着极易被察觉的紧张,我脑海里立刻就冒出这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啊...”我想,天哪,我还有好多事没有做,没有体验呢,哎呀,为什么昨天会为那件小事生气呀,我才34岁呀,才刚刚进入人生的黄金二十年,不会就此香消玉殒吧?还好还好,飞机稳了,落地后,飞机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的手拍得直疼,也在这阵阵掌声里,我醒悟了,更加真实地知道,人总会离开这个世界,人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所有你能拥有的,都是赚到的,所以,我要快快乐乐地体验35岁到55岁这人生最好的20年,不枉世间走这一遭。

下面的一些心态和建议,结合着一些真实的小故事,分享给你,很主观,也没什么资格建议你照做,但也许可以提供些思路👇🎈关于房子我妹那晚苦笑着给我发了张截图,说,“姐,终于查了,赔了100万”,她说的是她家一线城市的房子。若是在以前,我可能也像挨了一闷棍似的和她抱头痛哭,因为我家又何尝不是,
抱怨环境不公,命途不济,连我们姐妹这两根小小的韭菜都不肯放过。可那晚我没有,我说,“30年的房贷,每个月的压力,是真实的。但这个房子,这片小小土地,这片头顶的小小星空,
却会扎扎实实,变成多少年后,一家人梦里最最温暖的故乡。

不管经济起起伏伏,房价是涨是落,最适合我们普通人的健康理财,
就是去供一套房子。
这样做,才能把你的钱锁住,免得你胡思乱想,以为自己投资很厉害,把钱很快地败光。尤其最近又逢股市大牛,我身边借贷抵押房产加杠杆的人不在少数,
也许大赚,也许大赔,这不在我的专业范围内我也不敢过多置喙。
但毕竟现在披着“超高回报率”外衣的投资陷阱非常非常多,上一次大当就得破产,普通人的财务经不起这样的清零重来。
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怎么可能忍受自己和家人连一套遮风挡雨的房子都没有?

能力大,供房30年所还的房贷,也耽误不了你其他的致富路。
能力小,一辈子或许只能供得起一套房,那也可以保证你有家可回,住房问题解决了,其他花费并不贵。
下班回到家,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亲朋相聚,言笑晏晏。
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体验,难道不是我们普通人最最最美妙的体验么?🎈 关于消费我妈说我今年开始骄奢淫逸,原因是我们夏天一家子去我妹家,我会时不时带大家去做SPA,去采耳,去打卡各种好吃的餐厅,住相对高级的酒店,去各种旅游景点也是享受VIP服务,...完全没有了之前节俭持家的样子,她只能接受“我发了”这一个理由,否则就是浪费。我很遗憾地告诉她,不仅没发,还亏了。

但好不容易大部队这么齐整地出来旅游,飞爸头一回来杭州,想让他感受感受啥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所以,这次的出行预算定的高了些。况且钱可以再赚,但体验感消失,就真的消失了,人活着不就是要体验,好好活着这件事么,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要把行为功能化,甚至喝咖啡,拼拼图,买纸质书,入冬买几件摸着质感就超好的羊绒衫,圣诞买颗没啥用的圣诞树......这些看起来有点浪费的体验,构成了我每一天的小盼头,是心理健康和反抗情绪低落的必要支出,美妙的人生,总得迷恋点什么。

🎈关于健康不想再做消耗自己的事,比如尽量少熬夜,以前我的很多文章都是半夜写完的,我一直安慰自己漆黑的夜里才有灵感,其实我知道,那是我在拖延,deadline才是灵感爆棚的源泉,可糟糕作息的代价是,身体的不舒服,也不知道具体哪儿不舒服,只能额外补充点营养,再美美睡个饱觉后,那种不适感才能散去。我也进而意识到,想要获得更好的体验,那就不要让自己油尽灯枯,否则连赚钱的意义都无限归于0。

我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降低工作量;尽量改变作息,迎着太阳工作;精简社交圈,结束有毒的关系,拒绝负能量缠身,因为这些都给我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对心情和身体都不太好,我想健康地、硬朗地活久一点,不瞒你说,我的理想状态就是小时候语文课本上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劳动妇女,好像撸起袖子就能蹦上拖拉机带领全村人民搞生产,顶起半边天的那种


🎈关于学习我发现学习也是很不错的体验,就是具有滞后性。我英语不错,但之前也仅仅停留在生活层面,就在前两年,我开始学习很多专业领域的内容,没成想,不仅在好几次见品牌方时都派上了用场,聊得很深入,还因此赚到过点小钱。

最近又在学习财务知识,准备搞搞副业,不过这个我就先卖个关子,事以密成嘛。但我越来越发现,人无论多大都要学习,尤其30岁后,技能的含金量甚至大于学历,而且30岁后提升学历可能有些难,但学一门技能却有很大概率实现。同时,一定要多读书,注意,是书籍,是理性化的系统信息,而不是经过情绪渲染的碎片信息。阅读书籍带来的认知沉浸式体验,相当于给大脑装上防锈涂层,这是被注入了人为情绪或目的的短视频绝对不可能做到的,相反,它会吞噬你,瓦解你,击溃你的注意力和耐心。一定有姐妹说,我也想看书,但不知道从哪儿看起,往往都是书城里转一圈,又转频道去看小视频了,来,需要书单的,点个👍和💗,我整理好马上安排。最后,用马未都曾说的一句话结尾:“人最好的日子是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我是过来的才敢说,这二十年是你的黄金时期,你要做事、干什么都是这二十年。”35岁,是人生新的开始,我下飞机那会儿,也是这么想的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