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清理35个摊位,支持反对声两极,民生与秩序如何平衡?
发布时间:2025-10-31 15:39 浏览量:1
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最近有点热闹,拉斯梅尔塞德斯自由贸易区的流动商贩被当局清退了。
10月24号那天,市政府给这些非正规工作者发了撤离警告,到10月28号,35个摊位已经被全部清理完毕。
这事不是临时起意,2024年的时候当局就有过类似构想,只是当时没真正落地。
清退之后的街道确实不一样了,车辆行人往来都顺畅,之前人行道被占得走不动路的情况彻底消失。
但热闹的背后是争议,有人觉得这事儿干得漂亮,也有人替商贩们发愁。
城市要秩序,小贩要生计,这道题好像在哪儿都不好解。
支持清退的人理由很直接,道路和行人本来就该有优先权。
市民乌利塞斯・特罗亚诺说得挺实在,之前人行道全被摊位占了,有时候根本没法正常通行,行人被迫走到车道上,被车撞的风险都变大了。
这情况不是个例。
有市民提到东方市场的商贩,用轮胎、钢管甚至铁链把整条街封了,就为了自己经营方便。
要是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还会不高兴。
街道是公共空间,不是哪个人的专属经营区,这一点确实没毛病。
还有人建议,公共交通站点的小贩也该整治,那些摊位同样影响乘客候车。
但反对的声音也挺强烈,核心就一个:不能断了商贩的生路。
市民约翰娜・席尔瓦的疑问戳中了很多人,“只要给他们找个合适的地方,清退没问题啊。
他们也得养家糊口,该有个体面、干净的经营场所。
大家都是同胞,咱们不帮他们,还能指望谁?”
本来想觉得清退就是为了城市整洁,后来发现民众的顾虑也挺实在。
尼加拉瓜的经济状况摆在那儿,这些流动商贩大多没别的谋生技能,摆摊就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
有网友说,这些小贩其实也在激活经济,总比让大家失业强。
还有人已经给出了安置建议,以色列市场、圣胡达市场这些现成的地方,完全能接纳他们。
有意思的是,马那瓜市政厅至今没就这事发过官方声明。
是还没想好安置方案,还是有别的考量,没人说得清。
被清退的商贩们没了摊位,只能在城市另一角等着,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去。
马那瓜遇到的麻烦,其实很多城市都经历过。
单纯清退或者放任不管,显然都不是好办法。
城市的活力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既要井然有序的环境,也不能少了底层劳动者为生计奋斗的烟火气。
看看其他拉美国家的做法,或许能给马那瓜一些启发。
墨西哥城没搞“一刀切”的清退,而是专门划了流动商贩专属街区,还提供小额创业扶持。
商贩们有了固定经营点,不用再占道,城市秩序也没受影响。
哥伦比亚波哥大更有意思,推行“商贩自治管理”,让商贩自己制定经营规则,政府只负责监督引导,最后秩序和生计都兼顾到了。
如此看来,马那瓜的清退行动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安置才是关键。
其实解决办法并不复杂,划定专门的经营区域,制定统一的摊位标准,给商贩们配点基础的卫生设施,这些投入不算大,但能解决大问题。
要是再能给商贩们做点技能培训,帮他们提升经营能力,效果可能会更好。
很显然,城市管理不能只盯着“堵”,更要想着“疏”。
之前东方市场出现商贩封锁街道的情况,本质上还是因为没有合理的疏导渠道。
要是早给他们规划好经营空间,制定好规则,大概率不会出现那样的冲突。
马那瓜的街道暂时恢复了平静,但这份平静能不能持续,还要看后续的安置政策。
那些为生计奔波的小贩,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只是想有个地方安安稳稳赚钱。
而城市追求的,也不过是一个有序、安全的公共环境。
这两者之间,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城市是大家的,既需要为行人车辆提供顺畅的通行环境,也该给底层劳动者留出生存空间。
马那瓜当局要是能尽快出台官方方案,把民众提出的安置建议落到实处,这场争议大概率能圆满解决。
毕竟,有温度的城市治理,才是真正有活力的治理。
希望马那瓜能尽快给小贩们一个答案,也希望其他遇到类似难题的城市,能从这件事里得到启发。
民生与秩序从来不是单选题,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实现双赢。
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