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游还得交“建议小费”?游客吐槽楚天游轮:发袋子收钱太离谱
发布时间:2025-10-31 15:43 浏览量:1
出门坐个游轮,还要交“小费”?!
最近有游客吐槽说自己在坐楚天游轮的时候,被告知“建议每人交150块小费”,最后一天还真收到一个写着“小费袋”的红袋子!
这下可把人整无语了——嘴上说是自愿,结果袋子都发到手里了这不是明摆着让人交钱吗?网友们看完都炸了:这是小费,还是强制消费?
据上游新闻10月30日报道,网友介绍称,乘坐“楚天游轮”第一天上船的时候,船上的工作人员就给大家开了一个小会。
当时那大屏幕上就有小费的相关提示,但网友说“我们当时还笑来着,没有想别的。”
可谁承想到了行程的最后一天,工作人员直接把小费袋发到了游轮的每个房间,袋子上还写着“小费袋”这三个字。
另一张图片上的温馨提示还写着:“根据您个人的意愿,我们建议每位贵宾以人民币150元/人作为游船集体小费,请写上您的房号/团队或姓名,全船员工(含驾驶、轮机及酒店部员工)将共同分享您的心意。”
该网友表示,小费可以给,但必须是自愿的金额随个人意愿,“这种就很过分,虽然他说的是建议,但也明确了价格很矛盾,服务什么的都还行,这行为真的把我气到了。”
上游新闻的记者30日的时候致电了湖北省楚天游轮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小费的问题,该公司回应称,内河游轮是延续了国外的小费习惯和传统,“但小费是自愿原则,没有强制性要求征收。”
工作人员还解释说,这种收小费的做法其实是早年服务外籍游客时延续下来的。
以前他们的客户多是外国人和港澳台游客,那些人本身就有给小费的习惯,公司就顺势保留下来了,但是对所有的游客,不是强制征收小费的。
这个公司还特别提到了,发这个小费袋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让一些不方便当面掏钱的游客,比如上了年纪的人,也能有个表达感谢的方式。
因为他们觉得直接给现金可能会让人觉得尴尬,用这种袋子的方式,看起来更方便,也更“有仪式感”。
但还是有不少网友会觉得,这种“仪式感”很容易让人误会,以为这是行程安排里的一部分,特别是金额都标出来了还要填信息,心理压力确实不小。
而且按提示卡上的说法,给的这笔小费还不是某个服务员自己拿的,而是全船员工一起分的,包括驾驶员、轮机人员、酒店服务人员等。
也就是说不管你在船上最满意的是哪位服务员,钱最后都是统筹分配的。
有游客就说了:那我给小费是为了感谢某个人怎么最后谁都分一份?这样分配到底公不公平,也没人说清楚。
网友还指出了不太能让人接受的一点,给小费的事在购票的时候没说清楚,直到登船当天,在欢迎会上才能看到提示,之后到了旅程快结束的时候又收到了袋子。
这家公司还提到别的内河游轮也有类似的建议小费安排,只不过每条船金额不太一样,不只是他们一家公司的操作。
还有不少网友都留言,其实不是给不给小费的问题关键是方式要说清楚,如果你写的是建议,那就别搞得像流程一样安排。
比如说,袋子、金额、提示卡、回收箱,这一套做下来,让人很难觉得这只是可选项。
工作人员也回应说,那150块属于“温馨提示”,不给也不会影响服务,主要是给想表达心意的客人一个方便。
说到底旅游讲究的是开心和体验,要是真心觉得服务好,愿意多给点表示感谢,那当然没问题。
但如果搞得像是变相收费就容易让人反感了,旅游嘛,图的就是个舒心,如果真想保留这种仪式感,不妨再换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