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讲解为何不具备参考价值?
发布时间:2025-11-01 08:20 浏览量:2
黄历讲解为何不具备参考价值?
大家现在看到的那些所谓黄历讲解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黄历讲解的原理等同于传统文化中的择日。先说明一下,这里只是做一个传统文化在逻辑上的知识讲解,不代表任何立场,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迷信。
说回正题,择日的主要功能就是提前预设在特定区域为需要举办的事项,选择一个和谐且有利的时空点,它可以是生旺也可以是规避。选择是生旺或规避取决于作用对象,这个作用对象一般就是人,人本身也代表能量,三者串联起来就是传统文化里面的天地人三才。
择日依据黄历,黄历来源于天地变化,天地变化就是所谓的"五行能量"属性,代表五行能量的符号是天干地支,它的重要表征是节气。天干地支与节气属于随同关系,两者息息相关,可以粗略理解为气候常用的正五行:神煞择日、命理择日、八卦择日乃至奇门遁甲跟七政四余等等方法。
它的底层原理都是以天干地支为基础,所谓的天文观测只是把源头定的更为初始,通俗来说只是方式、形式与目的不同而已,所以择日要把节气当做准绳。
节气的标准以中原黄河流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华北地区、河南省及周边为标准进行制定,它并不代表所有地区在气候上都是一致的,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时间点内同样一个天干地支所代表的能量在不同区域实际作用不同,它可能延迟也可能提前。
节气差异按地区可以细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地区,这七个地区拿两个地区来做对比。
·东北地区在中温及寒温带,气候偏冷,四季明显,但春夏秋三季较短。
·华北在暖温及亚热带,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节气特征最明显的地区,类似这种气候差异可以跨越一到两个节气之远。
按黄历上面的日期,同样在春分这天,华北地区已经稳定回暖,植物普遍返青,主要作物玉米、棉花这些都开始准备播种了。而东北地区雪都还没有完全消融,植物普遍没有返青,整体处于备耕状态。两个地区在节气上的差异非常明显,正因为在节气上的时间差,异。导致很多人在择日的时候明明看到黄历上面显示是好日子,结果那天的气候非常糟糕。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里的天并没有换算到实际的地,导致人受到的影响与自身期望不一致。这种差异注定了用黄历去讲解同一天,并且告诉所有人在那天需要注意什么,做什么等等,这些是非常可笑的行为。
所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做决定,建议不要以那些所谓解说为准,因为那些解说的立基点本来就不准,与其把选择权交给那些不准的东西,还不如随心一些,自己去把握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