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瑰回忆:暂编第五师师长 三
发布时间:2025-11-12 15:51 浏览量:1
以前,暂五师的官兵薪饷,都只能领到国民党规定数的一半。因国民党不按编制拨款,而用八万块钱包给戴季韬。戴季韬等人又从中克扣,这自然养肥了军官,苦了一众士兵。我来之后,估计表册上的交接人数还有浮冒,如点名发饷,人人均可按国民党饷章发饷。我便决定按照此办理,并告诉了军需处长。军需处长说:“钱不够啊!”
我说:‘不要紧,我估计够,另外我不要钱,你放心。’
关饷这一天,全师官兵都集合在一块草坪上。我当众宣布:“从今天起,我们暂五师全体官兵一律按国民政府的饷章关饷,我也跟大家一样,一视同仁,现在由我点名发饷。”。话音刚落,操场上立刻沸腾起来了。他们高兴、跳跃,当士兵们领到薪金时,一个个都流出了眼泪。这是他们自参军以来,第一次享受到国民党正规部队士兵们一样的待遇,这怎么不叫他们高兴呢!关饷完毕后,我发现造册领饷的三千多人仍不实,各团均谎报多人。我便对大家说:“以前,戴师长在时,他克扣你们,而你们为了生活,谎报人数吃缺,这是迫不得已,这次造册领饷,各团又沿袭旧规,因不知新法,故不加追究。今天下去,各团要重新核实,人数少了没关系。今后,如再有谎报人数吃缺者,定严惩不贷。”这件事很顺应军心,士兵们训练,打仗等一反常态,部队就这样被我掌握住了。
天下事真是无巧不成书。此事刚过,恰遇到国民党发动向襄河西岸日寇进攻的襄西攻势,我师奉命出击,部队刚渡过长江,正准备向敌人进攻,日军却自动放弃了一个据点。这真是天赐良机,我师未费一枪一弹,就轻而易举的占领了敌人一个据点,同时,“缴获”了敌人大量的军服、军用外套、味噌汤、正宗酒之类的东西,胜利凯旋,即向上级邀功请赏。
国民党部队的军官们都很“巧妙”,平时谎报人数吃缺,一打起仗来就报伤亡逃亡。我也借此打了胜仗的机会,谎报:“我师返回渡江时,遇到敌机轰炸,沉船XX艘,伤亡XX人,损失枪支XX支,通讯器材XX件。”结果胜仗也打了,士兵缺额武器器材数也抵了。
襄西攻势打了胜仗,陈诚便借此机会栽培我,决定我师改为甲种编制,并照国民党饷章发饷,补充械弹后,还拨给了一个奥地利造的斯得雅迫击炮营,消息传开,军心大振。
李玉堂
1942年初,日寇将进攻香港,英国求援。蒋介石由湖南第九战区(薛岳)调李玉堂第三军和欧震的第四军由长沙出发经过韶关到深圳,支援香港。武汉日军司令阿南得知后,即向长沙发动牵制性进攻,轻易地突破了川军王陵基、杨森等部防线,渡过汨罗江,一直到达长沙外围。薛岳令川军留敌后威胁其侧后,调李玉堂的第三军,令其坚守长沙市。适逢李军长已被蒋革职,李对薛说:“我的职都被撤了,怎么指挥打仗?”
薛岳说:‘“你打嘛,我担保不撤你的职。”
李玉堂回到部队,将薛岳的话原原本本向全体官兵们作了传达。官兵们也都愿成人之美,齐心协力打退敌人进攻,以保李玉堂的军长职。故那一仗第三军打得很拼命。
战斗之中,李玉堂又施“巧计”。在长沙市区巷战,每守一条街,就将前面的几条街烧掉。我们当时戏称为“障碍”,日寇在火障碍前无能为力,虽进攻数日,却毫无进展,敌人本无一定要攻占长沙的企图,又遇到李玉堂军的坚决抵抗,并见欧震等南调部队已调回湖南,牵制目的已达到,兼之后方又受到威胁,弹药枯竭,就向后撤退,这就是所谓的长沙第三次大捷。
#1939长沙会战##头条历史#
人物简介
李玉堂(1899年3月16日-1951年2月5日),字瑶阶,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抗战名将,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毕业于黄埔军校,与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合称“三李一王”。
李玉堂在日军三次进犯长沙时率部给予沉重打击,取得著名的三次长沙大捷。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被追认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