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亿元的中国航母上当兵,有多爽?供应6餐,八大菜系可以随便吃

发布时间:2025-11-13 03:35  浏览量:1

航母,堪称人类造船工业的“巨无霸”,也是烧钱程度拉满的国之重器——光我国辽宁舰、山东舰这类6万吨级中型航母,外界估算造价就高达350亿人民币!

既然是顶级装备,配套的方方面面都得是顶配,船员们的生活条件自然也不例外。

在海上“移动城市”里当兵,到底能爽到啥程度?说出来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在航母上当兵,最直观的“福利”就是顶格伙食!航母船员享受的是三类灶,在全军四大伙食标准里排第二,仅次于潜艇兵和空军的四类灶,比普通陆军、海军舰艇兵的标准都高。

每天的食材都是精挑细选,肉蛋奶、海鲜、新鲜蔬果轮番供应,不仅管够还管香——早有豆浆油条、包子煎蛋,午晚能吃到硬菜大餐,加餐还有水果、点心和各种饮品。

毕竟船员们要在海上高强度作业,操控精密设备、值守岗位,高营养、多样化的伙食既是保障战斗力,也是实打实的生活优待,这待遇可不是一般当兵能享到的!

全军伙食顶流的四类灶,主要配给空军和潜艇兵——但潜艇兵这“顶配待遇”,其实藏着不少无奈。

潜艇空间逼仄、封闭缺氧,做饭没法用明火,只能靠电炊具简单加工,条件远不如航母宽松。刚出航那一周还好,能吃上新鲜蔬菜;可航程一长,新鲜食材耗完,就只能靠各种罐头过日子,顿顿罐头吃久了别提多腻。

这几年技术进步了,脱水蔬菜替代了部分罐头,但脱水菜泡发后口感、营养都远不如新鲜食材,跟航母上顿顿有鲜货的伙食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在我国常见军种里,也就空军的四类灶能略胜航母官兵的三类灶一筹——毕竟空军执行任务强度大、风险高,伙食标准自然拉满。

而航母官兵的伙食,虽说差了半个档次,却凭着“丰富度”赢麻了!船上食堂堪比大型美食城,八大菜系轮番上阵,川鲁粤淮扬样样齐全,不管你是爱吃辣的川渝娃,还是偏爱清淡的南方人,都能找到合口味的菜。

关键是航母得24小时连轴转,雷达值守、战机维护、舰艇操控,每个岗位都不能断人。为了让夜间值班的官兵随时吃上热乎饭,船上直接安排了“六餐制”:清晨的早餐唤醒活力,正午的午餐补充能量,下午加餐垫垫肚子,傍晚的晚餐犒劳辛劳,深夜的宵夜慰藉值守,凌晨的加餐支撑到天明。

顿顿有荤有素、有汤有菜,新鲜蔬果、海鲜肉类从不间断,哪怕是后半夜上岗,也能端上热菜热饭,这待遇既保障了战斗力,也让航母生活多了份实在的幸福感。

航母上的早餐虽主打“便捷营养”,但花样一点不含糊!牛奶、豆浆管够,荤素包子、松软面包、酥脆油条轮番上,还贴心备了蛋挞、小点心这类解馋小吃,配上粥品和凉拌小菜,简单吃一口就能活力满满开启一天值守。

一到午餐,画风直接切换成“豪华盛宴”!红烧肉软糯入味、糖醋里脊酸甜开胃,都是家常又下饭的硬菜;更绝的是,航母沿海岸线航行时,补给多来自沿海城市,大虾、海参、扇贝等鲜活海鲜常换常新,端上餐桌还带着鲜劲儿。

而且后厨师傅个个是“全能选手”,川味麻辣、粤式清淡、鲁菜酱香、淮扬鲜甜,八大菜系的经典菜式按着食谱轮换,今天吃水煮鱼,明天换佛跳墙,后天来盘葱烧海参,在航母上服役一阵子,相当于免费打卡全国美食,既能吃饱吃好,还能过足“吃货瘾”,这待遇着实让人羡慕!

航母上的菜单有八大菜系

航母上的下午餐,更像一顿精致“海上下午茶”,不走正餐的厚重路线,主打轻松解馋。各式甜品、松软糕点摆得满满当当,搭配温热的牛奶、酸奶,再配上新鲜水果,不管是换岗间隙垫肚子,还是忙里偷闲歇口气,都能快速回血。

晚餐的规格和午餐不相上下,依旧是八大菜系轮番上阵,硬菜、小炒、汤品样样齐全,荤素搭配得恰到好处,吃饱喝足正好能应对夜间值守的强度。

至于宵夜,核心是“热乎、顶饱”。一碗劲道的面条、一锅鲜美的馄饨、一盘喷香的炒饭,或是热腾腾的水饺,都是深夜标配,简单快捷还能补够热量,让后半夜值班的官兵暖胃又暖心,值守起来更有劲儿。

凌晨餐和宵夜路子相近,主打简单快捷还顶饱,面条、蛋炒饭、杂粮粥这类能快速补能的食物是标配,让凌晨值守的官兵一口热乎的就能扛住岗位强度。

更贴心的是,凌晨餐还跟着季节变花样——冬天天寒地冻,就安排暖心炖菜、甚至小火锅,咕嘟冒泡的热汤热菜下肚,浑身都暖透;夏天闷热,就换成清爽的凉面、馄饨,吃着不腻还解暑。

这一天六顿轮下来,顿顿有热食、餐餐不重样,丰盛度拉满。航母的三类灶虽说等级上略低于空军四类灶,但论花样、新鲜度和供应频次,压根不相上下,比陆军伙食更是高出一截,妥妥的“海上美食天花板”!

更贴心的是,咱们航母还考虑到了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差异,专门设了民族餐厅!

不管是清真饮食需求,还是其他民族的特色饮食禁忌,在这里都能得到充分尊重。餐厅会按民族习俗精心搭配食材、单独烹饪,既保证了饮食合规,又能让各族官兵吃到合心意的家乡味。

不用为饮食差异发愁,大家在海上也能吃得舒心、吃得安心,这不仅是伙食上的优待,更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们更有归属感。

采访辽宁舰上的少数民族官兵

航母上最常见的民族专属餐饮,就是专为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官兵设立的清真餐厅,从食材采购、加工到烹饪,全程严格遵循民族饮食习俗,绝不含禁忌成分。

早在2017年,央视网报道辽宁舰时就透露过一组暖心数据:舰上近2000名官兵,涵盖了19个民族。这么多不同饮食习惯的战友聚在一艘船上,饮食保障可是个大难题。

为了让每个民族的官兵都吃得放心、吃得合口,辽宁舰的炊事班费了不少心思——不仅单独准备清真食材库,还培养了擅长民族特色菜的炊事员,烤包子、手抓饭、清真小炒等特色美食轮番供应,既守住了民族习俗底线,又让少数民族战友在海上也能尝到家乡味。

好在有特殊饮食需求的官兵不算多——辽宁舰近2000名官兵里,虽涵盖19个民族,但需要特殊饮食的仅涉及9个民族,总共才30多人。

人数不多,饮食保障起来也相对好统筹,基本按照回族的清真饮食标准来准备,就能满足所有特殊需求的战友。

也正因为如此,辽宁舰上的10个食堂里,专门设了1个民族食堂。别看它规模不大,但食材单独采购、厨具单独使用,每餐都有清真特色硬菜,妥妥能让有需求的官兵吃得舒心又安心。

饮食这事儿,从来都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各国航母的饮食制度也因此大不相同。

咱们中国航母是6餐制,适配24小时不间断值守,但美国航母就不一样了,推行的是4餐制——早餐、午餐、晚餐再加上一顿宵夜,节奏和咱们差别挺大。

不过美军航母的伙食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更偏西式快餐风格,汉堡、牛排、炸鸡这类菜品常见,还会提供不少甜点和饮料。毕竟美军官兵的饮食偏好和咱们不同,4餐制也能满足他们的执勤节奏和营养需求,算是各有各的适配逻辑。

美国航母采用4餐制

美军航母还有个特别的轮换修整制度:出航一段时间后,必须回港进行维护保养,维护期间以及之后的过渡期,官兵们还要在港口开展模拟训练,直到下次执行任务。

驻扎港口时,不用24小时全员值守,饮食制度也跟着调整,直接换成和陆地一样的3餐制,节奏更贴近日常。

至于菜品,美军航母主打西式风味,炸制品、烤制品、蒸煮类应有尽有——外焦里嫩的牛排、酥脆的炸鸡腿、新鲜海鲜轮番上,再配上时令果蔬、各式甜品糕点,选择丰富且热量充足。虽说风格和咱们的八大菜系差异很大,但伙食标准明显高于陆军,也是实打实的“海上优待”。

航母伙食还藏着“地域彩蛋”——部署地点不同,菜品会跟着贴地适配!比如驻扎在日本横须贺港的美军航母,菜单里常会加寿司、刺身这类日式料理,贴合当地饮食特色,也满足官兵的口味新鲜感。

不过养活几千人的“海上大食堂”代价不菲,光伙食就是笔大开销。美军航母出航一周,伙食消耗就高达150~2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超千万!新鲜食材采购、冷链运输、多人炊事团队运作,每一项都要花钱,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航母伙食的高规格。

美国航母一周的伙食费高达上百万美元

除了美国,法国的航母伙食也极具看点——作为全球仅有的两个拥有现役核动力航母的国家之一,法国对航母饮食的讲究丝毫不输中美,妥妥延续了法餐的精致与丰盛。

法国人本身就对饮食有着极致追求,航母上的菜单更是暗藏“法式浪漫”:主打正宗法餐风味,从香煎鹅肝、焗蜗牛等经典菜式,到浓郁的法式浓汤、口感细腻的奶油烩菜,每一道都透着讲究,再搭配红酒、奶酪等法餐标配,仪式感拉满。更贴心的是,舰上有一套14天循环的菜单,每天菜品不重样,确保几千名官兵长期服役也吃不腻。

和中国航母上面条的“国民地位”一样,面包是法国航母的“饮食灵魂”——各式法棍、全麦面包、牛角包新鲜现做,酥脆松软、香气扑鼻,不管是正餐搭配主菜,还是加餐当零食,都离不开面包的身影,完美契合了法国人的饮食习惯。这份兼具精致与实用性的伙食,既彰显了法餐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官兵们提供了充足营养。

法国航母对面包的“执念”有多深?为了满足官兵们的饮食刚需,舰上面包房火力全开,一天最多能烤出9000个面包!

这些面包可不是工业速成品,而是炊事兵现烤现供——刚出炉的法棍外脆里软,牛角包酥香四溢,搭配正餐、当加餐都适配。毕竟对法国人来说,面包就像中国人离不开米饭面条,是每餐的灵魂标配,9000个的供应量,正好能撑起几千名官兵的日常饮食需求,也把法餐的仪式感和实用性拉满。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感想?欢迎把您的高见打在评论区,让我们一起讨论吧!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