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利局面中逆转? “红土之王”纳达尔最新对话

发布时间:2025-11-13 23:12  浏览量:1

“有时候你能发挥出100%的状态,有时候可能只有50%,甚至更低。

但哪怕你那天只能打出50%,你也必须交出那50%,不能因为状态不好就随便应付一下,打个30%就放弃。

当你把这种心态变成日常习惯,在比赛遇到困难的时候,大脑就自然能进入那个“对抗模式”。你会接受困难、包容挫折,而不是直接放弃。”

在研究、走访基金经理时,说到佩服、喜欢的球员,常常有拉斐尔·纳达尔的名字。

2024年11月退役的纳达尔,跟很多荣耀的数字相伴:22座大满贯、14座法网、史上第二位男子金满贯得主、“红土之王”的头衔……

上周在迈阿密举行美国商业论坛上,他讲述了一个更接地气的纳达尔,一个从小与伤病为伴、始终在极限边缘与命运博弈的人。

2001年,15岁的纳达尔正式亮相职业赛场,2005年夺得首座法网冠军,向上的势头刚刚打开,就遭遇了被医生诊断为“可能无法继续打职业网球”的退行性脚疾。

从此,“我整个职业生涯都带着那个脚部的问题在打球。这就是一个镣铐。”要在那些“没有人看到的时刻”里扛住、调整、重新上路。

也正因为经历过那些困境时刻,纳达尔在2024年退役前已完成身份转型。

十年来,他构建起稳健的商业版图:包括家乡马洛卡的拉斐尔·纳达尔网球学院(现已扩展至科威特)、与美利亚集团联合创办的Zel酒店、与C罗合伙经营的Tatel餐厅、与法国香水品牌Henry Jacques的联名产品,以及投资于球类运动预订平台 Playtomic。

他也创立了自己的家族控股公司 Aspemir与经纪公司,涉足品牌管理、运动经纪、赛事运营等多条赛道。退役后的他,正在将那些年在比赛中打磨出来的耐心、决断、协作、抗压……带入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里。

在这场商业论坛上,云集了杰夫·贝索斯、杰米·戴蒙,肯·格兰芬这样企业家和金融家,来自体育界的明星则有梅西和纳达尔,而纳达尔正是兼具两重身份。

在这次对话中,纳达尔还谈到了另一个核心话题:教育。他特别强调,自己的父母从未试图充当教练,行动的榜样比说教更有力量。

而提到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纳达尔说,“我是准备好的。我经历了一段美丽又难忘的旅程,但我也知道,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会有它的终点。我希望的是,当终点到来时,我能清楚地知道:我已经给出了全部,真的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想起感恩节巴菲特的股东信,有种莫名的彼此共情。

聪明投资者(ID: Capital-nature)精译整理这场对话分享给大家。

关于从小的经历

主持人 今天我们想和你聊聊成功、失败,还有人生。我想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切入,关于“冠军的基因”。

如果我们回头看小时候的拉斐尔,很多人都说你父亲其实对你职业生涯影响很深,虽然不像你叔叔托尼(Toni Nadal)那样被大家熟知,但他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后“设计师”。

所以我想先问你:在你刚开始打球的时候,你父亲带给你最重要的是什么?

纳达尔 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经历。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从我很小的时候起,家人对我影响就特别深。我很幸运能在一个很稳定、有爱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有坚实的支持,有榜样、有引导,一路陪伴我走到今天。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那种归属感,无论我走到哪里,做出多少成绩,我知道总有一个地方让我感到安心;我随时可以回去,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不是网球明星纳达尔,而是那个一直以来的拉斐尔。

我父母,还有整个家庭,对我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支撑,这点毫无疑问。

主持人 如果把“拉斐尔”比作一道美食,你觉得你父亲、你母亲,还有你叔叔托尼,分别往其间加了什么?

纳达尔 首先我想说,我的父母一直是做父母的,而不是想当教练。从小到大,我真正的教练其实是我叔叔托尼。

当然后来也有其他教练加入,但最初一直是他在带我。

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恰到好处的角色。父母从不干涉训练,他们更多是在我想追梦的时候鼓励我,在我该尽责任的时候,比如上学、写作业,对我提出要求。

只有当我完成了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我才可以去训练、去享受打球,或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始终尊重托尼作为教练的角色,给他足够的空间来带我成长。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只是像其他小孩一样,打球纯粹是兴趣,是玩。

可没想到发展得很快,我很小的时候就几乎是按照职业球员的节奏在训练了。

主持人 确实,很多孩子小时候都会在“责任”和“梦想”之间拉扯,一边是学校、家庭作业,一边是热爱、是想成为顶尖运动员的渴望。而你,最后成为了世界级的顶尖球员。

那种全情投入的状态,还有你身上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大家最佩服的地方之一。

你觉得这种坚韧的意志力,是你天生就有的吗?还是说,是你和托尼一路建立出来的?这种心态是怎么形成的?

纳达尔 我觉得应该是很多因素结合的结果。首先,当然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个人从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在家里看到的是每天都在努力工作、踏实生活的人,这些榜样的力量会慢慢沉淀到你身上。

我一直相信,行动的榜样比说教更有力量。

我的生活中一直有这样的榜样,所以我也在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上慢慢长大。当然,除了环境,我自己也一直是个愿意听建议、持续学习的人。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还算谦逊的人,愿意听别人怎么说,愿意向懂得更多、经验更丰富的人学习。这些人往往比我年长,经历也更多。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懂得最多。哪怕在职业生涯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我也始终愿意听取身边人的看法——无论是教练、团队,还是不那么亲近的人。

我一直觉得,这种持续听、持续学的态度,是我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主持人 比如你和教练之间的关系,是那种比较“上下级”的模式吗?也就是说,你会完全听托尼的安排,尊重他的角色?还是说你们之间也会有很多讨论和交流?

纳达尔 托尼是一个对我要求非常严格的人。而且你要知道,他是我叔叔,我是他的侄子,这层关系让他对我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动力,希望我越来越好。

在我们之间,那种“严格”与“过度严格”的界限,其实有时候是很微妙的。

但我始终明白,他对我提出的所有挑战和要求,出发点都是为了我好。我一直都是这样理解他的,也一直非常尊重他。

对我来说,在他是我教练之前,他首先是我叔叔,是家人。从小时候到现在,我们的关系一直都很亲近,到今天也没变。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关系是成功的,但更重要的是,它一直都是一段很自然、很健康的亲情关系。

当然了,我们也经历过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有不少高压、紧张的瞬间。

你想想,每天都待在一起,又是在竞技体育这种高强度的环境下,肯定会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但我们始终用尊重的方式来面对这些时刻,用一种文明、平和、有分寸的方式一起走过来。

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中逆转

主持人 我们来聊聊“逆境”。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点是,你是网坛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但哪怕是在大满贯决赛里、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甚至第三盘都被压着打的时候,你还是能把比赛打回来。

在那种“什么都不顺”的日子里,你脑子里会不会冒出一个念头说,“现在开始,一切还来得及”?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特别是当身体跟不上脑子的判断时,你是怎么面对这种状态的?怎么做到总能在最不利的局面中逆转比赛的?

纳达尔 我觉得,其实并没有什么公式。真正让你在关键时刻能顶住的,不是灵光乍现,而是你每天训练时累积下来的心态和习惯。

那些日复一日的投入和努力,才是在关键时刻能不能挺住的根本原因。

所以你别以为,当我0比2落后、情况看起来一片漆黑的时候,我会想“我一定能逆转”。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不会告诉自己“我肯定能赢”。

我很清楚,当下的局势就是非常困难,正常情况下,这种比赛就是会输。但也正是这种时刻,会把你带回到训练的起点。你每天训练时,都应该是抱着“全力以赴”的心态去做。

有时候你能发挥出100%的状态,有时候可能只有50%,甚至更低。

但哪怕你那天只能打出50%,你也必须交出那50%,不能因为状态不好就随便应付一下,打个30%就放弃。

当你把这种心态变成日常习惯,在比赛遇到困难的时候,大脑就自然能进入那个“对抗模式”。你会接受困难、包容挫折,而不是直接放弃。

你会对自己说:这场比赛几乎没希望了,但就算要输,我也要尽我所能把它打完,打到最后。

说到底,这就是体育最基本的精神: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拼到最后一分、做到最好。因为那样你才能收获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种来自内心的满足感,而不只是一个冠军奖杯。

体育和生活有很多相同之处

主持人 这其实像是你和自己之间的一种承诺,对吧?这种心态,其实也可以用在人生里。

但我现在想问另一个方向:那当你在场上领先、一切顺利的时候,你的心态会不一样吗?你还是专注在下一分,还是说,会有一些别的感觉?

纳达尔 如果你正处于领先,其实你脑子里最重要的念头,就是赶紧拿下比赛,并且确保一切不出问题,别让局势突然变掉。

我们这项运动很特别,比赛随时可能反转。网球的计分方式决定了,哪怕你已经很接近终点了,也不能稳操胜券的心理。因为每一分都可能带来变化,比赛在最后一刻之前都不会结束。

所以我从不觉得什么赢定了,即使(暂时)领先,也会始终对每一分、每一位对手、每一场比赛保持尊重。

这就是我的比赛方式:无论领先还是落后,专注始终是第一位的。保持那种专注的状态,才能让比赛按你希望的方式继续下去。

主持人 那你觉得,你会在生活中如何带入这种心态?而且现在你已经退役,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也许是以创业者、企业家的身份出现的。你觉得,体育生涯中锤炼出的这些品格,会怎么帮助你面对新的挑战?

纳达尔 体育确实给人生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体育和商业、甚至日常生活,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我挺幸运的,能靠着一项自己热爱的运动走到今天,生活对我来说真的很慷慨。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几乎都源自网球。

但即便我没走上这条职业路,我也相信,从小参与体育、投身其中,会为人生中的任何阶段带来很好的准备。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体育都会教会你一些关键的东西。

体育让我学会了坚持、自律,以及团队协作和尊重:尊重对手,尊重局势,尊重过程。

而且有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在赛场上,你面对的不是身份、不是背景,而是另一个人。那一刻,不管你是谁,你们是完全平等的。

这种经历,会带给你一种非常真实的视角,让你更清楚地理解体育,也理解生活的本质。

体育还让我有机会走遍世界,见识各种文化、各种想法。我觉得,这些经历也让我变得更开阔、更包容,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变得更全面,而且更有耐心了。

退役之后,很多挑战相比之下都变得容易了。在竞技体育中经历过真正的压力和逆境之后,再去面对生活中那些麻烦事儿,你自然就能更从容地处理它们。

职业生涯中最难的时刻

主持人 聊聊你职业生涯中最难的时刻吧。如果让你回忆,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是你觉得最煎熬、最难挺过去的?

纳达尔 如果要选,我会说是2005年,那无疑是我最困难的一年。

那时候我刚刚开始真正的崭露头角。虽然2004年已经有了一些不错的表现,但2005年是我真正爆发的一年。我那年拿下了11个巡回赛冠军,赢得了第一个法网冠军,年终排名世界第二。

结果就在马德里年终大师赛的决赛里,我的脚出现了严重问题。

当时我没太在意,坚持打完了比赛还赢了。但第二天醒来,我一瘸一拐,走路都不行了。

从那之后,情况变得非常艰难。接下来的三四个月,我们完全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看了很多医生,试了很多方法,都找不到真正的问题。最后才发现,那是种罕见的脚部退行性疾病。

当时医生就直接跟我说,可能无法继续职业生涯了。

这对我而言,简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因为我的人生、我的未来,看上去正一片大好——作为一名网球选手,职业的康庄之路已经展开。

结果突然之间,整个规划、整个梦想,一夜之间就塌了。

幸运的是,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办法。虽然这种病无法治愈,但通过一套特别定制的鞋垫,我得以继续打球。可以说,是这些鞋垫救了我。

不过在那段日子里,我真的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等待。无比的痛苦且迷茫。

主持人 回头看,会不会觉得,那段经历也教会了你一些东西?有没有什么体会?

纳达尔 没错。可能听上去有点反直觉,尤其是在我后来还能打这么久、赢这么多之后说这话。

但事实是:我整个职业生涯都带着那个脚部的问题在打球。这就是一个“镣铐”。

但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这个“镣铐”没有困住我,反而让我更懂得去珍惜每一次站在球场上的机会。那些美好的时刻,因为有这个病的存在,我反而更能意识到它们的珍贵。

可以说,正是这个问题让我从不把一切当成理所当然。

我不会把胜利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连“我能不能继续打球”这件事,我也保持极其珍惜。

正是有了这段经历,我才更懂得去珍惜之后这20年里发生的每一件事。

如何定义成功

主持人 那我们再聊聊成功这一面。你是那个“赢得一切”的人之一:大满贯数量排在历史第二,1000大师赛的冠军数也只比德约科维奇少一点。你在竞技、财富、家庭上都可以说非常成功。

但你自己怎么看“成功”这个词?对你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纳达尔 “成功”这个词,定义可以有很多种。

对我来说,最终的成功是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一个人可以在职业上、经济上、社交圈里都取得成就。但我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功,是你能和自己和平共处,身边有能让你感到幸福的人,有你真正在乎、也在乎你的人。

这是我眼中最本质的成功。

在职业层面上,我觉得最大的成就是,我有那种“我已经尽全力了”的踏实感。我追过梦想,有些实现了,有些没有,但我可以很坦然地说:我拼尽了所有。

对我来说,这种内心的宁静,比那些奖杯和排名,更像是我职业生涯的终点线。

至于个人层面,拥有一段我认为是稳定、充实的生活,我觉得这是成功的。

这些年旅行了很多地方,我始终把家安在马略卡,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从没忘记自己来自哪里,根在何处。无论我取得多少成功,无论在世界上引发多少关注,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更特别”。

我就是一个打球打得不错的人,而已。

有人能告诉你真话很必要

主持人 那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毕竟你是全国的明星,出现在各大报纸头条、电视新闻上,人人都在为你鼓掌。在西班牙,你是最耀眼的人之一。你是怎么保持这种朴实的状态的?

纳达尔 其实方法很简单,尽管有时候确实不容易,关键是,你的身边始终要有那些敢对你说实话的人。

你需要有人能在你做错事的时候提醒你,哪怕你不爱听。他们能站出来说,“拉斐尔,别飘了。”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保持脚踏实地,必须足够谦逊、够自省,也可以说是够聪明,愿意让你信任的人来提醒你、指出问题,而不是只听好话。

因为当你成为一个所谓成功人士后,身边的人往往只会夸你、捧你。但说到底,我只是一个在网球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人而已。就算是在场上,我也会犯错,更别说场下了。

所以,有人能告诉你真话,能帮你看清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我很幸运,我的家人一直都很真实地对待我,他们看待我,就是一个儿子、一个兄弟,而不是公众人物,更不是什么明星。

我从小到大身边的团队几乎没怎么变过,我一辈子也没换过团队。所以他们从来不用担心说了我不爱听的话就丢饭碗。

正因为这样,他们一直都能自由地说出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

主持人 有时候,能讲出真话的,就是那些陪你走过最初的人,家人、朋友,还有一路看着你成长的团队。他们是真正因为你这个人本身而在你身边。

但后来靠近你的人就没那么容易判断了,确实很难分清他们是不是出于别的目的。

纳达尔 对,我一直都和儿时的朋友保持联系,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

而且我也得说,我来自一个体育世家。

我叔叔米格尔·安赫尔(不是托尼叔叔)曾效力于巴塞罗那,还代表西班牙国家队踢过三届世界杯:1994年美国、1998年法国,还有2002年韩日世界杯。

所以我们家早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种经历也帮助我们学会了以更冷静、更理智的方式来面对外界。

主持人 也就是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聚光灯下的生活”有准备了。

那我想问一个小问题,出于一点私人的好奇:你在比赛中,真正让你感到快乐的是什么?是战斗本身,是拼搏的过程,还是赢球的那一刻?你觉得最大的快感来自哪一部分?

纳达尔 对我来说,我一直更享受比赛本身,而不是胜利。对,我真正喜欢的,是“战斗”。

我喜欢挑战。挑战自己,也挑战对手。这是我热爱的部分。

而且,我很幸运,或者也可以说有点不幸,我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很多伟大的对手,从一开始就是。

他们从来没让我轻松过,也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不断进步,必须始终保持清晰的方向感,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继续保持竞争力。

我想,正是这种“永远要变得更好”的状态,反而成了我最享受的一部分。

关于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

主持人 我不想把话题过多引到你的对手上,但确实想满足一点个人好奇——毕竟我们也都很想念他们。

罗杰(费德勒)和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对你来说,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纳达尔 他们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非常热爱这项运动。他们整个职业生涯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点,

他们是不断进步的对手。一直在进化,不断追求目标,而且总是用最认真的方式去实现它们。

而且都是重量级对手,在这十几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把我逼到极限。这一点,毫无疑问。

主持人 他们就是那些让你最头疼、你也让他们最头疼的人吧。

纳达尔 没错,我们确实打了很多硬仗。

那段时间是最密集、强度最高的竞争状态。我们三个人都在巅峰,比赛空间非常有限,几乎每场大赛都绕不开彼此。

主持人 而且你们的风格也完全不同。

纳达尔 是的。罗杰更像是一位……怎么说呢,是那种自带灵气的球员。他很多时候的打法就像是一种魔法,来自纯粹的天赋和灵感。

而诺瓦克则更像是后天塑造的。他当然也非常有天赋,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职业精神、训练纪律,还有他那种无与伦比的赢球意志——这几乎是独一份的。

他们性格不同,走的路也不同,但最终都走到了同一个高度,用各自的方式达到了极致。

关于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主持人 拉斐尔,你之前说过你最享受的是战斗本身,是竞争。那当你职业生涯慢慢走向尾声的时候,你有没有担心过,退役之后会找不到那种让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

纳达尔 说实话,我没有那种恐惧。但我对“变化”这件事一直心存敬意。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变化,我们要学会接受、适应这些转变。你花了一辈子在做一件事,突然那件事就结束了,这是很大的落差。但你必须尊重这个过程,尊重这个结束。

而且因为伤病的关系,我其实早就有过一些“没网球”的阶段。那段时间我虽然还在坚持训练,但也已经尝过了不在赛场上的日子。

所以我很清楚,自己的生活一直不只是网球。

我一直是一个很投入、很努力的人,但我很自豪的一点是:网球没有把我“变得单一”。它没有剥夺我该有的生活。

我也经历过普通青少年会有的那些阶段。我没有错过青春期,也没有被职业生涯完全隔离。我有去享受生活,有去和朋友玩,有去体验那些该属于我这个年龄的东西。

我和我的朋友们比起来,也许经历不同,但我并不缺什么。

这些年,我打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保留了属于我自己的那一部分人生。

所以当职业生涯真的结束的时候,我是准备好的。我经历了一段美丽又难忘的旅程,但我也知道,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会有它的终点。

我希望的是,当终点到来时,我能清楚地知道:我已经给出了全部,真的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现在我走进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对它充满期待,也一样充满动力。

主持人 那现在的你,已经开启了“企业家拉斐尔”的身份。你在商界也像在球场上一样,有那么强的求胜心吗?你也想拥有最好的网校、最成功的酒店集团?还是说,现在的你更平和了一些?

纳达尔 我还是很喜欢学习,这点一直没变。就像当球员时一样,我会向那些比我懂得更多的人请教。我一直是个愿意听、也喜欢听的人。

现在我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也可以投入到我这些年一点点规划出来的项目中。

在职业生涯还没结束的时候,我的团队就已经开始帮我打基础。现在这些项目交到了我手上,我很享受亲自参与其中。它们已经成为我未来的一部分,也是我愿意投入时间和热情去探索的方向。

这些事情让我保持成长,也让我不断学习、不断好奇。我想看看,在球场之外,它们能带我走多远。

身为父亲的纳达尔

主持人 那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来聊聊“身为父亲的拉斐尔”。

如果你能把你这一生的经历,包括竞技、失败、伤病,还有所有的高光时刻——交给你的孩子们,你希望他们也走上这条路吗?你希望他们像你一样,经历这一切吗?

纳达尔 我只希望他们快乐,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当然,我希望他们能接触体育。我觉得运动对孩子有很多好处。至于要不要成为职业选手,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体育首先是健康的,其次,它能教会你很多东西。我之前说过,它能帮你建立起价值观:努力、尊重、坚持、合作。这些东西不光适用于球场,更适用于生活。

如果他们真的热爱运动,那我就在这里,无论他们需要什么,我都会支持。

我很幸运,我没法说体育给我带来了什么不好的东西,真的没有。体育让我经历了我做梦都没想过的人生,带我见识了我原本永远触碰不到的世界,也带着我身边很多人一起走了进来。

也正因为如此,我建立了自己的基金会。我想把这份幸运分享出去,帮助那些在不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我们不仅是提供直接的帮助,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去激励更多人。哪怕只是一点点启发,也许就能点亮别人一段路。

主持人 如今身为一名功成身退的传奇,对小时候那个在马纳科尔刚开始比赛、怀抱着法网梦想的小拉斐尔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纳达尔 我会对他说,别改太多,走下去就对了。因为一切都挺不错的。

主持人 哈哈,好答案。

纳达尔 说真的。这一路上,我有做对的地方,也犯过不少错。但我们一直是带着“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心态在做每一件事。

无论是赢还是输,我们都得从中学习。

有些东西,只有你真正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当然,能少犯错当然更好,但我觉得,犯错本身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所以如果真要我对小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我不会说太多,我更希望,自己能通过行动,成为一个好榜样。

主持人 谢谢你,拉斐尔。你真的就是我们的榜样。真的。

你激励了我们太久太久,带来了太多喜悦——远比你自己想象的多,甚至感动了无数你从未谋面的人。

我想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