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文对话段永平:谈到了拼多多、英伟达、特斯拉以及苹果

发布时间:2025-11-14 09:12  浏览量:1

“长期持有”是一个意向。

近日,在雪球出品的专业对话栏目《方略》中,雪球创始人方三文与段永平,围绕投资理念、企业文化与长期主义等话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深度交流。

在长达2个小时的访谈中,段永平从投资策略、企业文化、企业价值等多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独家观点。以下内容从全文做了摘录,以飨读者:

01
投资茅台,不需要太看宏观环境

投资本来就是看十年、二十年,当然如果宏观环境一直都不太好,那你投别的也很惨,其实并没有区别,还是取决于你这个钱放在哪里。

像茅台现在这种情况,放在那里,你股息可能都能拿到你目前投资的3%、4%了,那肯定比放银行好,当然比亏在别的地方会更好。但茅台会不会再掉?完全有可能,那你要有钱就继续买呗~当然,我也不想买成他们的大股东,他们也不想卖给我。但是,我多买一点总是可以的。

02
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是一个意向

投资是要卖的。很多人对所谓的“价值投资”有很大的误解就是,“长期持有”就是不可以卖了。

“长期持有”是一个意向,就是我买的刹那,我是打算长期持有,对吧?但是你永远是算你的机会成本的。如果你发现一个更好的公司,你觉得更踏实,比方说你五年前看懂了英伟达,假设你看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你手里只有茅台,如果能够换的话,你没有道理不换。但你要看不懂,那你就不要扯这个事。

03
投资的前提是,你要懂企业

我觉得炒股很难挣钱。投资的前提是你要懂企业,你要搞懂它,或者你看到了合理的东西,就是你自己觉得这个东西有道理。

我跟一个朋友讲,那时候他要投什么,然后他是一个特别喜欢喝茅台的人,我说你为什么不买茅台,后来他果然就买了茅台,买完以后也没挣到钱。然后我就跟他讲,你那些没买茅台的朋友,他们都买啥了?他说,你这么一说我就舒服了,他们亏得比我多多了。我说那不就对了嘛,茅台最后会回来的。再不回来,你拿股息都会拿回来,只不过就时间长一点。但是你要投到你不懂的生意里头,你会很惨。

这几年不只是茅台在掉,而是大部分都掉了。所以,我不是说真的要去鼓吹茅台,我只是觉得就事论事的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茅台可能是一个有意思的想法。

当然你说,别的看起来也还不错的,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太仔细看过。比如,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买五粮液,市盈率还更低,其实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我确实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从来没有碰过五粮液,我不知道那个酒什么味道。我这个人本身不喝白酒,除了茅台我能喝一点以外,别的酒我喝不了,我一喝就觉得好冲,所以我没有发言权,但你要是喜欢喝五粮液的人,你就会坚信会有很多人喜欢喝。

就像我喜欢玩游戏,所以我就做了游戏。游戏市场再难的时候,我都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玩的,那个东西很重要。如果你对于自己卖的东西,你不知道有没有人要买,你就没有办法坚持,太难了。如果你坚定的认为没有人会再喝酒了,那确实不应该买。本来就不喝酒的这些人,他也很难坚定。

04
“抄作业”投资法:不懂企业最好不要碰

“抄作业”是滞后的。

首先,你抄巴菲特的作业,还OK,巴菲特的东西都是透明的嘛。但是,你抄我的怎么抄?我又不公布我的持仓,我买得多买得少,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比重跟不上。可能我买个东西,我就是逼自己多看一看,你也跟着一看,段永平买了,我就all in了,你的all in不就错了嘛。

所以我觉得“抄作业”做投资很难,你不懂企业确实是很难。我觉得不懂企业最好不要碰,我非常保守。所以A股我就只买了茅台。

05
投资拼多多,有意思但有风险

方三文(雪球创始人):你之前说对拼多多是有风险投资的,最新你也是有增仓的。现在还是个风险投资吗?

段永平:还是,但是好一点,我懂得多一点,我其实曾经卖掉过很大的部位,我又差不多都买回来了,我觉得这公司还是有点意思,但是是有风险的。

方三文:你说你又买回来,你觉得更懂了一点,你觉得是懂了什么部分?

段永平:拼多多赚的钱摆在那儿了,你看财报你都不能看见了,如果它能够维持这个生意,它是很便宜,问题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能够维持,有什么样的东西会影响到它,但是我对他们整个文化和团队是信任的。但是大环境我不知道。

方三文:比如5~10年之后的拼多多,你现在是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清晰的预期?

段永平:我觉得大概率他们应该活得还不错,但是不是100%。比如苹果,我很肯定地知道,苹果还会活得很好。对于拼多多,我没有那么清晰,我觉得这个行当的变化其实也很大。但是,它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它会比现在还要厉害很多。

风投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是风投,我就应该买很大的比重在里头,但是我并没有。

方三文:只能用不是那么多的仓位去投资这个公司。

段永平:但是我觉得是值得拥有一部分。

方三文:你对团队的认可,其实是增加了一定的程度的,你投资拼多多的确定性?

段永平:是的。

06
谈马斯克: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喜欢

段永平:我觉得埃隆·马斯克这个人确实很厉害,他有很多想法也是很先进的。但是,如果投资他,我觉得会比较难。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人的品性,你投资实际上是在跟他做朋友,我不想跟他做朋友,哪怕给我钱我也不干。所以,我没有那么喜欢这件事情。

但是,我认识到他确实是厉害,而且他的东西有很多东西很有道理,有些东西很没道理,你不知道他哪一条先出来。

方三文:你聊的主要是关于这个人。那么,他这个生意,你觉得怎么样?

段永平:电动车这个生意不会太好,会很累,它差异化很小,但是特斯拉的电动车它是做出差异化的,大部分电动车的生意,我觉得是会很艰苦。特斯拉总体来讲,它确实是做得好,你看它款式也少,这东西也很单一,量又很大,它相对来讲成本就会低,它是很可能有钱赚。我在博客上写过特斯拉,我最早是很喜欢特斯拉,我的车牌都是“我们爱特斯拉”,后来就看马斯克那些事儿,我就觉得有点不太喜欢这个人。

加上我买他们车以后,看他们的服务各方面好多我没那么满意的东西,这又把股票也卖了,当然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我可能应该留着,但是我觉得很难,确实很难,我真的没有那么喜欢这个人。

但是我尊重他,我觉得他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做得很了不起,尤其是你看他这个SpaceX,那个太牛了,非常厉害,而且星链也很厉害。电动车我不知道,我觉得就那么回事,我不是很喜欢特斯拉车,但是我喜欢它的星链,我是它的客户。然后SpaceX 确实也是厉害的,能够把那么大一个东西就让它降下来,我觉得太牛了。

马斯克是个牛人,毫无疑问,他肯定比我牛太多了,但不意味着我一定要喜欢他。

07
投资英伟达:至少要掺合下AI

方三文:什么原因或者思考让你去考虑投资英伟达这样的看起来是一个高度变化的行业中的一个企业?

段永平:我以前也以为它高度变化,但是后来发现他们确实很厉害,他们生态确实非常强。英伟达和OpenAI的合作,以及AMD和OpenAI的合作,你看看这两个交易,你可以看出来英伟达有多强。

英伟达是投资1000个亿,但是是给它芯片,拿它的股份。AMD是我给你芯片,我给你股份,求求你用用我。你现在知道这个差别了吗?

现在所有的人都想用别的芯片,是因为他们恐惧英伟达的垄断,太贵了,他们要花好多的钱,因为他们之间是在军备竞赛。

所有的这些大厂,AI你要赶上去,你都得要去买它的芯片,所以他们是非常的希望再拱出一家来,这样他们可以有个价格。因为半导体一旦同质化,价格就一下就下来了,但是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它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英伟达确实是厉害。

然后我也看了一下黄仁勋很多视频,我觉得这个人我也很欣赏,他其实10多年前讲的东西和今天讲的东西是一样的,他其实早就看到,他一直在朝那个方向做,所以你现在就不得不去想他现在讲的东西,依然是他对未来的认同,他还在这样做。

所以我觉得投一点儿,看看吧。AI这个东西我觉得至少要掺和一下,不要miss掉,完全错过了,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08
谈苹果:不能给用户增加价值,就不碰

方三文:你为什么认为苹果的企业文化很好?

段永平:我觉得他们用户导向做得很好,他们不是那种很生意导向的公司,他们非常在乎把东西做好,非常在乎用户体验,非常在乎怎么改善,想得非常长远。

所以,他们给用户提供不了价值的东西,或者提供不了足够价值的产品,即使再热门,他们也不做。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们发生过争论,对不对?你说苹果到底会不会出大屏?我说他们一定会。你还记得吗?

方三文:我还记得。

段永平:但是我们等了三年才出来。但是我怎么就知道它会出大屏?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方三文:我觉得因为大屏是用户的需求。

段永平:对呀,我们做这行的,我们大屏都出来了。所以我就知道用户是一定会要大屏的,但是我没想到他们扛了三年。

方三文:这个事情我也是很困惑的。

段永平:我从来没有困惑过,我就知道他们犯错误了。蒂姆·库克在这个地方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他有点像中村。乔布斯说过,这个(手机尺寸)是最好的。所以他们就不屑去做。其实他们早就在研究,研究室里头所有的大屏他都有的。但是他们没有推,当然他们可能也有些是因为觉得性能还不够好,或者什么原因我不知道,反正最后他不推了。

我再举个例子。最早的时候他们说要做iTV,就是电视机。有人跟我讲,我记得打球的时候,信誓旦旦告诉我,他们一定会做,样品都看见了,我说他们一定不会。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他们能做什么?

我用同样的话,跟我们公司的人也讲,因为我们也做电视,他们后来就把它砍掉了。后来刘作虎上来,又做了一次,又砍了一次。我说咋回事刘作虎,我说我当年就跟你讲过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做电视,他非要再尝一下,陈明永还让他试了。陈明永就像当年我让他试一样,他也就让刘作虎试试。其实我们的风格还是很像的,他并没有说不允许你做,你要做就做。试完他觉得确实不对,因为它没有办法提供太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一个,十几年前,到处都在说苹果要出苹果车、电动车,对吧?我说他们绝不会有这个电动车。很多人说不可能,他们都在做了,我说他们做不出来,不是技术的问题,是他们到底能干什么?那么大个车,苹果能够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它卖什么价?它是不是最后要卷入这样那样的,它就没有足够的差异化,这是我对苹果比一般人了解的地方。很多人跟我讲这不可能,苹果车就快出来了,我说如果出,我很高兴,我很想看到他们到底能做什么,但是我认为他们做不出来。

直到最近我到纽约碰到苹果店的老板(苹果店的老板不是苹果的老板),他告诉我他们那个店停了三年,改了一次,是准备卖苹果车的改法,后来又改回来,我说原来你们早就知道。

他们不卖苹果车的,他们至少提前一年到两年就知道这个事了。但是苹果其实没有宣布,由于某些原因,我不知道。我一听我觉得,他们还真是做过苹果车。其实这个都超出我想象的,我以为他们只是在研究,他们其实真的打算做,但是他们真的最后没有做。所以它出来的时候我很高兴,你看果然像我说的那样。

其实这就是苹果的文化,它的文化就是,它发现它的产品没有办法给用户增加足够的价值时,他们就不碰了,他们不会为了生意去做。如果为了生意,他们完全可以做一个车。如果苹果做车,也不会有谁比它做得更好,至少也会跟最好的电动车差不多好,我想他是肯定可以做得到。

但是他到底最后会怎么样?我不知道。这是我的理解了,我觉得这家公司的文化还是蛮好,当然好文化的公司也不少。

方三文:但是它也可能会犯错误。

段永平:当然,每个人都会犯错。最主要的就是它最终会走回正道,因为它是有一个北斗星在指引着它,它到底该干什么,不是为了生意。如果为了生意,你仅仅是讨论生意是很容易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