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要调至7000?别信!现在月入8000可能都不用交税,
发布时间:2025-11-14 09:31 浏览量:1
最近“个税起征点要调到7000元”的消息传得挺热,但先给结论:截至2025年11月,个税起征点(官方叫“基本减除费用”)还是5000元/月,没任何调整。所谓“月入7000以上才计税”,只是专家提案,不是落地政策。
但别失望——现行个税不是“月入超5000就交税”,算上各种扣除,很多人月入8000甚至更高,其实一分钱个税都不用交。
个税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5000(起征点)-专项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专项附加扣除
只有应纳税所得额>0,才需要交税。
举个真实例子:
小李月入8000元,社保公积金个人缴1200元,有1个上学的孩子(子女教育扣除2000元),还赡养60岁以上父母(独生子女扣除3000元)。
他的扣除总额=5000+1200+2000+3000=11200元,超过月收入8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0,不用交个税。
“起征点调至7000”是部分专家、代表的建议,出发点是缓解生活成本压力,但政策调整要过这几关:
1. 财政能不能扛:个税是公共服务(教育、医保)的资金来源,贸然上调会减少财政收入;
2. 公平性够不够:现在70%的人本来就不用交个税,上调起征点受益的是中高收入群体,反而可能拉大差距;
3.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国家更倾向“精准减税”——比如2023年提高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的扣除标准,比单纯上调起征点更能帮到有实际支出的家庭。
与其等起征点上调,不如把这6项专项附加扣除吃透(2025年标准没改):
1. 子女教育/婴幼儿照护:每个孩子每月扣2000元(3岁以下也能扣);
2.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扣3000元,非独生子女最多扣1500元;
3. 住房贷款利息:首套房每月扣1000元(二套符合首贷利率也能扣);
4. 住房租金:按城市分1500/1100/800元三档;
5. 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每月扣400元,考证当年扣3600元;
6. 大病医疗:医保自付超1.5万的部分,最多扣8万元。
短期内(1-2年)调整概率不大,但长期要看:
- 生活成本涨没涨:如果物价、房租持续走高,调整必要性会增加;
- 专项附加扣除够不够:如果现有扣除覆盖不了新的民生支出(比如育儿、养老),可能会通过上调起征点补位;
- 财政压力大不大:经济向好、财政稳定,才有余力减税。
其实现在的个税制度,已经能让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免税”——重点不是起征点多少,是把该享的扣除都用上。别信非官方消息,每年3-6月记得做个税汇算,多缴的税能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