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永驻:红五军团研学:刘子云: 白山黑水 晋西北的“战术奇兵”

发布时间:2025-11-14 09:53  浏览量:1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刘子云:旗引天安第一锋

05 白山黑水·晋西北的“战术奇兵”

1945年9月,抗日烽火甫歇,内战阴云已至。奉命北上的359旅南下第二支队由豫北孟县出发,以日行百里的急行军穿越河北平原,挺进东北,于10月下旬抵达辽宁辽阳。部队旋即恢复359旅番号,经扩编整训至万余人,编入东北民主联军序列,揭开了刘子云在东北战场的征战序幕。

1946年1月,部队奉命北进,与松江第四分区合编为吉黑军区独立第1旅,刘子云任旅参谋长,首要任务便是清剿北满匪患。这时谢文东等匪首勾结日伪残余,在依兰、勃利一带烧杀抢掠,民怨沸腾。独立第1旅展开全域清剿,数月激战歼灭大部匪徒,仅少数残匪窜入深山。11月下旬,718团2营在依兰县山林中将匪首谢文东生擒;12月13日,勃利县城万人空巷,公审大会上群众控诉其罪行,谢文东终被处决,北满匪患根基自此拔除。

◆1945年12月3日,勃利县举行公审匪首谢文东大会

1946年4月,苏联红军定于28日撤离哈尔滨,北满军区急令独立第1旅为主力夺占该市。

4月8日,部队隐蔽集结于哈尔滨以东10公里的黄山嘴子;13日逼近三棵树,连夜控制太平桥、道洛屯及飞机场。为摸清敌情,刘子云化装成皮货商人潜入城区,手绘防御布防图,制定“多点突入、分割控制”方案。28日拂晓,苏军最后一列火车驶离,独立第1旅如猛虎下山,从四面突入市区,迅速占领伪市政府、火车站等要害目标,哈尔滨宣告解放。部队驻守一周后,于5月7日恢复359旅番号,旋即南下投入四平保卫战,抗击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入城,哈尔滨获得解放。图为松江人民自卫军和市卫戍司令部的布告。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展开战略决战。锦州解放后,廖耀湘兵团仍执迷不悟,妄图重占锦州打开南逃通道。

10月21日,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奉命在黑山、大虎山一线25公里防线上布防,这道“关门锁钥”正是沈阳通往锦州的咽喉。刘子云时任第10纵队28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与师长贺庆积、政委晏福生共同承担起阻击重任。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下达死命令:“坚守3天,敌军必遭全歼!”28师随即召开作战会议,发布“誓与黑山共存亡”的誓言,刘子云与师部首长分赴各阵地,组织官兵昼夜构筑工事,在冻土上挖出掩体、交通壕,将阵地铸成铜墙铁壁。

◆黑山阻击战“101”高地遗址

上午9时,国民党军先头部队向尖山子前哨阵地发起猛攻,黑山阻击战正式打响。24日6时,敌军以5个炮兵团、10余架飞机狂轰滥炸,5个师的兵力全线扑向28师防线,主攻方向直指84团2营防守的101高地。炮火将山头削低两米,工事多次被毁,官兵们用刺刀、手榴弹与敌反复拉锯,终在黄昏前击退敌军十余次冲锋。刘子云判断敌军次日必全力争夺101高地,连夜调整部署:增派预备队加固阵地,设立师前方指挥所靠前指挥,并组织部队冒雨修复工事。

果不其然,廖耀湘给“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6军军长李涛下了死令:“25日必须突破黑山!”

25日的战斗惨烈到极点。新6军以整团兵力集团冲锋,101高地上敌我双方展开30余次拉锯,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战至午后,84团2营官兵伤亡殆尽,101高地失守,黑山城东防线出现缺口。

刘子云冒着炮火在交通壕中找到贺庆积师长,斩钉截铁地说:“必须反击!丢了高地,整个防线就完了!”他主动请缨指挥反击,从各团抽调5个连,加上纵队增援的2个连,组成突击集群。此时,敌援军正从韩家窝棚向101高地运动,刘子云立即指令师山炮营拦阻射击,炮弹在敌群中炸开,援军溃散,他随即以炮火封锁敌军后续增援通道。

18时,反击号角吹响。刘子云身先士卒,率突击集群向101高地发起猛攻。官兵们踏着战友的尸体冲锋,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手榴弹投完了就用石头砸。经两小时血战,终于将敌军逐出高地,仅82团便付出伤亡500余人的代价。至23时,黑山城东高地全部收复,28师超额完成“坚守3天”的任务,为全歼廖耀湘兵团赢得关键时间。这场“用血肉铺就胜利之路”的阻击战,成为刘子云军事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作为防御作战经典战例载入史册。

◆黑山阻击战战场

辽沈战役胜利后,1948年11月,根据全军统一编制及部队番号的通令,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改编为第47军,刘子云于12月调任军副参谋长,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在北平、天津间构筑防线,切断国民党军南逃通路。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刘子云调任47军140师师长,奉命南下渡江作战。在宜沙战役中,他率部24小时突破敌纵深40公里防线,击溃国民党军第2军1个师,毙伤俘敌千余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获兵团首长通令嘉奖,以一场漂亮的运动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白山黑水的剿匪攻坚,到冰城哈尔滨的智取巧夺,从黑山阻击战的铁血坚守,到长江南岸的追歼溃敌,刘子云将军在解放战争的烽火中淬炼成长,以“敢打硬仗、能打恶仗”的军人本色,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镌刻下不朽功勋。(未完待续)

1932年11月14日

红一方面军依照“先发制人”的战略方针,接连发出“继续击破敌人一面”和“继续开展北向胜利”的指示,要求所属部队迅速消灭金溪、资溪地区之敌并打击其增援部队。 红5军团在黎川积极备战。

1933年11月14日

红13师以37团为第一梯队、38团为第二梯队,由西坑、上南之线出发,10时左右到东门前,发现敌周浑元纵队在大元一带占领阵地。即向见湾、官音阁、武家坊一带之敌发起了攻击。因敌占据有利地形,红37团于敌三面包围之下,遂改以小部队牵制敌人,集中主力于周家圩北大山脚下配合红38团突击。此时,敌在红军正面和右翼各增兵1个团。红军突击不能奏效,为避免与敌正面相冲,遂退出战斗。38团政委贺仁程、3营营长周汉臣牺牲、伤亡五六十名。

红34师经资溪桥、黎川以东地区向南移动,继续突击堡垒间移动之敌。

★黎川县资溪桥

1934年11月14日

中革军委判断:国民党军向湘南地区开进的主要企图“是从两翼截击我军之后续部队,以后则向我主力两侧并行的追击”,因此确定,红军应“迅速、秘密脱离尾追之敌,前出临武、嘉禾、蓝山地域”。具体部署是:以红3、红8军团为右纵队,归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向嘉禾方向前进;以红1、红9军团为左纵队,归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向临武、蓝山前进;军委第1、第2纵队及红5军团为中央纵队,随后跟进。整个行军队列仍采取甬道式部署。

红13师由小水街经文明司、山田铺到上都,下午又从上都经里田、赤石司行军到平和,计程60里。

★乐昌县五山镇石下平和村

1935年11月14日

红四方面军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张国焘头脑开始发热,不顾敌情重大变化,令红军全部主力进攻名山、邛崃县,企图与刘湘的主力在百丈关一带展开大决战。红军分3路向新店、黑竹、百丈关一线进攻,先后占领朱场、中锋、万古、一颗印、新场等地,红军占领百丈关后,遭到优势敌军的全面反攻。

红5军驻防丹巴,以一部向小成都活动,并向瓦斯沟游击侦查,侦查连向丹东游击,开展赤区工作。

★康定瓦斯沟

1936年11月14日

凌晨,红9军27师占领古浪。

红5军进抵土门堡(今土门镇),发还了收缴的马步青骑5师工兵营全部武器和车子,保持原来的营连建制,允许随营阿訇带领官兵念经做礼拜。(后来这个营改称西北回民司令部,归西路军总部直接指挥。)

西路军政治部派土门堡投诚之骑5师工兵营长马有明,持徐向前、董振堂署名的信件,到武威新城(敌骑5师司令部驻地)同马步青联系,提议进行和平谈判,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徐、董信函指出:在此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只是假道路过,无意攻取凉州,望勿派兵阻拦。信件提请马步青派代表与红军进行停战谈判。

西路军总部在土门大庙(今土门卫生院),召开群众大会,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宣传部长刘瑞龙到会讲话,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揭露蒋、马罪行。会后各行各业开张营业,公买公卖,秩序井然

★古浪县土门镇

★红五军团研学:被毛主席誉为“文武双全”的孙毅中将

★红五军团研学:“宁暴”中坚,善战将军李青云

★红五军团研学:董振堂,不应忘记的一位真心英雄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