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亿“关税红包”缺口难填!特朗普发钱拉票,专家直言荒谬

发布时间:2025-11-14 15:20  浏览量:1

特朗普最近又整了个大新闻,为了挽救低迷的民调支持率,他的团队抛出重磅计划:把关税收入拿出来,给中低收入美国人发2000美元红利支票。

这消息刚出来,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天上掉馅饼”,但仔细扒一扒细节,发现这事儿根本经不起推敲。

特朗普政府的民调数据确实难看,认可他经济施政的美国人没多少,反对关税政策的更是占了大多数。

本来想靠“美国是全球最热门经济体”的说法挽回口碑,但民众不买账,生活成本上涨的压力让大家对经济现状满是不满。

无奈之下,直接发钱的主意被提了出来,中低收入群体对这种直接福利怕是最有体会。

2025年以来,食品、能源价格的涨幅让不少家庭手头紧张。

2000美元不算巨款,却能解燃眉之急。

特朗普团队显然摸准了这个心理,想靠这笔钱争取摇摆州选民的支持。

毕竟在选举背景下,这部分群体的选票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

特朗普执政以来,关税收入确实涨得厉害。

新财年刚开局,联邦政府就征收了360亿美元关税,比上一财年同期翻了两倍还多。

算下来,他任期内累计征收的关税已经达到2210亿美元。

这些数字被摆出来,给这个发钱计划撑了点表面场面。

白宫官员也出来辩护,说关税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现在把资金用于造福民众是应有之义。

但如此看来,这更像是一场针对性的政治公关。

特朗普此前就有靠直接福利争取选民的先例,疫情期间的刺激支票曾为他赚过不少好感。

如今故技重施,本质上还是想靠短期福利换取选票,而非真正解决经济问题。

搞不清特朗普团队是没算过账,还是故意忽略。

按税收基金会专家埃里卡・约克的估算,要给符合条件的人发完2000美元红利,总共得花3000亿美元。

但关税收入根本跟不上,2026年新增的关税收入预计才2170亿美元,这还差着一大截呢。

更何况,最高法院还可能裁定部分关税加征行为违宪。

要是真这么判了,约四分之三的关税收入都会化为泡影。

资金缺口怎么补?很显然,要么增发国债,要么削减其他福利。

不管哪一种选择,对美国经济都是额外负担。

特朗普之前承诺要削减38万亿美元国债,要是把关税收入都拿去发钱,这个承诺怕是要落空,国债规模反而可能进一步扩大。

本来想靠发钱赢得好感,但后来发现,这会让本就棘手的通胀问题雪上加霜。

新冠疫情期间的刺激支票,已经被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证实,为年度通胀贡献了2.6个百分点。

现在美国的经济环境和当时完全不同,失业率相对较低,消费支出整体稳健。

这个时候发钱,无疑是给过热的经济再添一把火。

税收基金会的埃里卡・约克直言,这绝对是最错误的做法。

美国人对生活成本的不满已经很明显了,春季不少人本来就能拿到更高退税,再叠加这2000美元红利,短期可能会刺激消费,但长期来看,物价上涨会让这些福利很快被抵消。

中低收入群体本就是物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这样的政策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迈克尔・皮尔斯也提到,这种做法可能过犹不及,会让经济彻底过热。

曾经参与过2001年退税政策的道格拉斯・霍尔茨-埃金更是直接嗤之以鼻,认为这套方案毫无经济依据,根本行不通。

密歇根大学的贾斯汀・沃尔弗斯教授甚至用荒谬愚蠢来形容,他觉得如果关税让美国人变穷,取消关税才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我个人也觉得,关税本质上就是民众承担的税负。

收了税再返还一部分,中间还可能产生行政成本,这种操作确实让人费解。

就像给人涨了房租,又退回来一点点,美其名曰福利,却忘了房租本身就是负担。

特朗普的这个关税红利计划,说白了就是政治优先于经济的产物。

表面上看是给民众发福利,实际上是为了选举铺路。

资金缺口、通胀风险、法律障碍,这三大问题让这个计划很难落地。

即便真的实施了,也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失衡。

如此看来,这个计划更可能成为选举季的一个口号,吸引选民的注意力。

但美国当前面临的高国债、高物价、民生不满等困境,需要的是真正务实的政策,而非这种投机取巧的政治操作。

毫无疑问,选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缺乏经济逻辑的方案,最终能不能赢得支持,还是个未知数。

与其搞这种“征税再返现”的弯弯绕,不如好好想想怎么降低民众的实际负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