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牌”奶皮子糖葫芦,四天“带货”34个亿

发布时间:2025-11-14 18:41  浏览量:1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钱。——

在看到三元股份因为“奶皮子糖葫芦概念股”爆火后,叨哥就决定把《冰糖葫芦》的歌词给改了。

四天四板,三元股份市值暴增34亿,新涨身价几乎与知名粽子企业五芳斋持平。

叨哥忍不住想问一句: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三元股份暴增背后,真就因为一个奶皮子糖葫芦么?

1996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一部新话剧,名叫《冰糖葫芦》。他们希望能够再制作一个同名的主题曲,28岁的东北籍音乐人冯晓泉被眷顾,成为歌曲《冰糖葫芦》的作曲和唱作人。

自此,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流传大江南北。

在一年后的1997年,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成立。这家由北京市牛奶公司发展起来的乳企,一直都承担着京城的鲜奶供应适应。

又有谁会想到,几乎30年后,冰糖葫芦会与三元股份掺和到一起,并卷起了一场极致的造富神话。

在今年10月份,加了奶皮子的冰糖葫芦,开始在全国各地火爆起来。据说,人多的时候需要排队近一小时才能买到。

叨哥对这种平台造神造热点的事件向来是保持审慎的态度。但真没想到的是,它居然带动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热度的区域乳企爆火。

11月11日、12日、13日、14日——三元股份四天四板,市值暴涨34亿。等于涨出了一个五芳斋来。

期间,三元股份还专门回应,奶皮子糖葫芦为子公司三元梅园推出的季节性产品,销售周期仅几个月,收入规模占比极小。

但是,无奈网友、股民给力啊。大家伙在线下消费的一串串糖葫芦,都化成了股市的金疙瘩,助推着三元股份一路飘红。

在此次暴涨之前,三元股份的股价只有4块9毛7,市值也只有75亿左右。

四个交易日之后,三元股份股价就冲到了7块2毛8,市值也已破百亿。

叨哥忍不住地想哼两句: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三元

三元股份主要产销乳制品,旗下拥有低温鲜奶、低温酸奶、常温牛奶、常温酸奶等。

但是,在伊利、蒙牛两大乳业双雄的挤压下,三元股份这种区域性乳企的日子并不好过。

在营收上,三元股份已经连续三年持续下滑,由巅峰期的88.5亿元(2021年)下滑至2024年的70.1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48.71亿元,同比减少10%。

而在扣非净利润上,巅峰期同样出现在2021年(3.12亿元),后面三年的数字分别为不足3000万元、不足300万元和不足3000万元。但到了今年前三季度,三元股份的扣非净利润一下子飙升到2.234亿元。

但是,您要是说三元股份卖牛奶能有多赚钱,这还真不见得。

比如说今年前三季度,利润提升大多是降本增效给抠出来的利润。

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8.18亿元,同比下滑15.1%,较上年同期减少1.46亿元;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减少27%、18.9%。

并且,三元股份还裁员了。今年前三季度,三元股份应付职工薪酬为4290万元,同比减少1143万元,降幅为21.04%。

并且,最为关键的是,三元股份投资了北京麦当劳。这一投资收益是三元股份妥妥的“利润奶牛”。

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投资收益高达1.77亿元,其中来自麦当劳的投资收益就达1.65亿元,占净利润的90%。

所以说,这个世道有多魔幻。号称“北京人奶瓶子”的企业,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得看一国外快餐企业的脸色。

回到三元股份主业来说,简直可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对于区域性乳企来说,鲜奶供应是其核心竞争力。但是,三元股份所处的北京市场,恰恰是诸多头部乳企必须要拿下的一个山头。

比如蒙牛,早在2002年就在北京布局生产线。伊利也在密云以及河北廊坊有生产基地。

在配送上,闪购、到家等即时零售平台,凭借“30分钟送达”服务抢占家庭消费场景,严重冲击了三元股份之前推崇的送奶到户模式。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三元股份在北京市场的市占率出现了逐年下滑。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北京地区收入为14.87亿元,同比下滑超23%。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数字升至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近4亿元。

要知道,在2023年,该公司在北京大本营市场还能啃下将近50亿的营收。

经销商数量上也有体现。在今年前三季度,三元股份在北京地区新增95个经销商,但同步也有277个经销商退出。

上海国资旗下的光明乳业,也有相似的经历。

今年前三季度,光明乳业在上海地区营收为51.99亿元,同比下滑4%。该公司在外地市场也有下滑,但下滑幅度要小于大本营市场。

所以说,一线城市不好混,一线城市的“地头蛇”企业,同样也不好混。

我国乳制品是一个充分竞争、饱和竞争的行业。不管国企、央企、民企,还是外资、个体户,均在一个池子里同台竞技。能不能卖的好,全靠个人本事。

叨哥认为,在众多乳企中,三元股份的总经理绝对属于一个高危行业。

“三元三元, 总经理难干三年。”这绝不是一个玩笑话。

咱们可以梳理一下:

2015年10月,陈历俊出任三元股份总经理;到了2018年6月,陈历俊因三年任期即将届满辞去三元总经理职务。这满打满算不到三年时间。

陈属于正规的科班出身。最初在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工程系攻读学士与硕士学位,后又在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2018年6月,复星系出身的张学庆担任公司总经理。一直干到了2021年4月。

张曾是复星健康消费产业集团总裁。在他任职期间,推动了三元股份的国际化并购。

2021年4月,唐宏成为张学庆的接任者。

唐曾任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部门总经理助理,中国食品进口食品部总经理,山东中粮花生制品类管理部总经理,中粮饲料公司总经理助理等。

唐宏在这个岗位上难得地干了四年。直到今年4月,由陈海峰接任。

陈海峰也不是素人。

他曾任宝洁(中国)市场策略与营销部大中华区市场副总监,飞鹤乳业集团总裁助理兼大健康公司总经理,京东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战略创新部总经理、数智农业生态部兼重点客户业务部总经理等。

最关键的是,人家是一位“84”后,今年才41岁。

陈上任之后,动作的确不少。比如说优化产品结构。三元优化掉很多低销量、负毛利的产品,为后来打造大单品做铺垫。

现在奶皮子糖葫芦如此火爆,保不齐三元股份后续会在这个品类上做文章。

叨哥有一点还是比较担心,就是公司“重营销轻研发”的坏毛病一直没有得到修正。

粗略计算一下,三元股份每年的销售费用在12亿左右。在今年,三元股份与葛优签约,后者代言“北京鲜牛奶”。在此之前,演员王凯、谭松韵以及奥运冠军武大靖均曾与三元股份进行合作。

但是,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则一路下滑。巅峰期出现在2022年,研发支出1.8亿。2024年已经下滑至1.2亿。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下滑至3756万,同比降幅超30%。

叨哥真心希望三元股份能重拾北京市场,提振业绩,做高股价。真的,这个老品牌,已经经不起太多折腾和试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