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喜||怀山柔水传党音 铁道兵抗战精神续传承
发布时间:2025-11-15 00:48 浏览量:1
2025年下半年,由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怀柔区新时代文明实线中心主办,在各镇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配合下,全区进行了怀山柔水传党音的党课教育活动,组织了20多名宣讲员覆盖到各镇乡/街道进行宣讲。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党课教育。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为了扎实搞好这次的宣讲活动,区委宣传部等部门非常重视,专门举办了宣讲员培训班,请来专业老师给讲课,区委宣传部姜部长多次亲临培训现场,观看宣讲员的排练宣讲效果,他每当发现宣讲员们宣讲时在不断取得进步时,他当场给予鼓励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还分享了他过去背诵宣讲稿时,“采取晚上入睡前和早上醒来后躺在床上进行背诵,这时的记忆效果是最佳状态的体会”使参加培训的同志在增强信心同时,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更是学习到了有效的记忆方法,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具体负责组织培训的区委宣传部张宏宇科长、李吴阳等老师们,积极为培训工作做好服务,使得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二、老师精心教学,大家受益匪浅。
在这次宣讲员培训中,请来的授课老师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赵敏捷老师,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讲课中,将他多年来“身经百战,饱经风霜”中积累的最宝贵经验,传授给了我们。他从如何快速记忆,到上台肢体动作和姿势、抑扬顿挫、如何发音等,他都是亲自示范,手把手的教。对每一位宣讲员在练习中的一点点小进步或存在问题,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很好,你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你还存在什么、什么问题,再改进一下会更好”,使得学员们听了以后,特别高兴还有成就感,也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使大家持续改进,有了切入点。参加培训的宣讲员们,深深感受到赵老师精心教学,大家真是受益匪浅。
赵敏捷老师在培训中纠正动作的视频
三、初学宣讲,克服困难,追求最佳水平。
能有这样的宣讲机会,笔者既感到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这次是我们老年党支部关洪林书记的推荐,迎宾路社区、龙山街道的选送,区委宣传部选拔我参加宣讲,机会难得。我所用的宣讲稿主题是:《铁骨筑通途 开路当先锋》,这篇宣讲稿是由援越抗美老兵关洪林同志起草,经区委宣传部整理的稿子。后来又经援越抗美老兵王宗厚老首长的建议并修改,使得讲稿内容更加真实,因此我觉得责任重大。
像这样的宣讲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虽然我过去在贯彻ISO标准培训中,我多次给企业讲过课,但与宣讲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因此,我必须是从头学。记得第一次参加培训时,区委宣传部姜部长在会上对我说:“其他宣讲员都必须脱稿,老爷子,您岁数大了,不用脱稿,您照着稿子念就行,但必须念稿顺畅,咬字清楚”。
在赵老师的教课中,我认真听讲,赵老师每次给指出问题或纠正动作时,我都是刻骨铭心。回到家里后,我无数次朗读讲稿内容,从朗读中找感觉。虽然姜部长出于关心我,没让我脱稿宣讲,但我本人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决心,心想,年轻人能脱稿,我也能脱稿。按照姜部长分享的体会,根据赵老师讲课的一系列要求,我反复的练习,最终我能脱稿宣讲了,赵老师听了我的脱稿宣讲,特别高兴,他说:“真了不起,年轻的同志,要向这位老同志学习”,赵老师给予很大的鼓励,使我更加有了信心。
张开喜在宣讲
四、认真做好每一场宣讲。
在这次的宣讲活动中,我先后参加了怀柔区杨宋镇(试讲)、怀柔区国防教育中宣讲、迎宾路社区(文艺演出时的插讲)、怀柔镇、庙城镇、泉河街道、龙山街道等七场宣讲。
张开喜在宣讲的视频
张开喜在杨宋镇宣讲(试讲)
张开喜在怀柔区国防教育中宣讲
张开喜在迎宾路社区文艺演出中宣讲
张开喜在怀柔镇宣讲
张开喜在庙城镇宣讲
张开喜在泉河街道宣讲
张开喜在龙山街道宣讲视频
在这七场宣讲中,我都是全场脱稿宣讲,应该说一次比一次效果好,参加听我们宣讲的观众总计达1000多人次,普遍反映演讲效果好。让更多人了解了铁道兵是一支伟大的部队。当然宣讲中也出现过“卡壳”现象,当我出现忘词的情况时,我马上就想起赵敏捷老师教导我们话:“台上出现忘词的情况,是非常尴尬的事,但这又是时常会发生的事,这个时候,谁也救不了你,你必须学会自救,一但忘词,哪怕是短暂的自圆其说,也要尽快的回到宣讲正轨”。赵老师这个方法,很奏效,我先后两次“卡壳”都是自救成功。
上面说了,我宣讲的主题是:《铁骨筑通途 开路当先锋》,主要讲述的是我们铁道兵部队在先后参加的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战争的故事。
第一部分是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铁道兵部队形成的史略:我们铁道兵,诞生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里。它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48年7月5日,以护路军为班底,组建了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
第二部分,讲述了当年铁道兵在辽沈战役中所发挥的作用: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后,因通往锦州的铁路破破烂烂,部队和战略物资根本运不进去。见此,铁道纵队的官兵们心急如焚,没有好工具,就靠一双手,搬铁轨、扛枕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大家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没过多长时间,就把通往锦州的铁路修好了。随着一列列装满战士和物资的火车驶向锦州,我军一下子扭转了战局,并于1948年11月,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
第三部分向大家讲述了解放战争后期,铁道兵所发挥的作用:解放战争后期,我们铁道兵跟着野战军跑遍了祖国各地。铁路就是我们的战场,时间就是我们的靶向。每次抢修铁路,我们都像是在和时间赛跑。为了让解放大军顺利前进,哪怕枪林弹雨,我们也不害怕,愣是用汗水和热血,铺出了一条条通往胜利的钢铁大道。
1949年5月16日,铁道纵队改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从那以后,我们保障作战的任务便扩大到全国,成了真正的“开路先锋”。
第四部分给大家讲述了铁道兵部队在抗美援朝的故事:1950年,我们铁道兵团以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名义,奔赴朝鲜战场,负责保障铁路运输,期间,美军飞机不停轰炸,可咱们的铁道兵战士没有一个临阵退缩,飞机飞走后,马上又投入到铁路的抢修、抢建中。
1951年8月,美军搞了个“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也就是他们说的“绞杀战”。上千架飞机没日没夜地轰炸志愿军后方,企图切断我方的后勤补给线。在一次抢修满津铁路时,因最后一条钢轨型号不对,没办法与另一条接轨。万分紧急之下,战士史阜民直接用身体抵住扳手,当起了“人体螺丝”,这才让火车一辆辆安全通过。他用自己的生命保障了铁路的安全运行。
像这样的英雄事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多得难以统计。面对美军的轰炸,我们采取了“集中兵力、分段保障、随炸随修”的办法。白天飞机轰炸时,我们就躲起来,晚上再出来抢修。材料不够,就去废墟里找。没有运输机械,就用人力搬运。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大家齐心协力,抢修、抢建、修复大桥2294座次,线路14691处次,隧道122座次,车站3648处,还新建了20994公里的通信线路。我们用生命和汗水,在朝鲜战场上建起了一条条炸不垮、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有力保证了前线物资的供应,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铁道兵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攻坚克难的精神。面对敌人的轰炸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铁道兵没有退缩,而是绞尽脑汁,创新施工方法,先后发明了“枕木排架法”“钢轨架设法”,大大提高了抢修效率。
第五部分给大家讲述了援越抗美的故事:1965年,我们当时的铁道兵,以铁二师、铁十三师为主,组建的第一支队、第六支队秘密进入越南,这期间的故事,同样惊心动魄。为躲避轰炸,我们将米轨改为米轨+准轨混合线路,创下世界铁路史奇迹。美军飞行员投弹后得意地说:“这次肯定命中目标!”可第二天,火车依旧呼啸而过;在越南中部的石灰岩地带,我们用绳索攀爬悬崖,用竹筐运送石料,硬是在绝壁上凿出30公里的隧道群;战士李国栋被塌方掩埋三天三夜,救出后醒来第一句话是:“铁路保住了吗?”
有关资料显示:在援越抗美的5年中,我们共抢修、抢建铁路948公里;战略公路434公里。我们铁道兵部队在高炮部队的配合下,组织对空作战781次,击落敌机213架,击伤战机235架,有效掩护了交通沿线的安全。我们的官兵们在越南战场上,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共牺牲战友1446人,负伤战友9998人,为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六部分,我给大家讲述了我对铁道兵集体转业时的感受:1984年1月1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铁道兵集体转业,脱下军装的那一刻,我哭了……当年我们部队在成昆铁路旁栽下的小白杨,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而在青藏铁路线上,新一代建设者们也在“生命禁区”续写着新的传奇。作为一名原铁道兵部队的老战士,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爱国奉献,永葆军人本色,让军人的优良作风伴随自己的一生。
我虽然进行了七场宣讲,在这次整个宣讲活动中,只是冰山一角,想必其他(她)宣讲老师,会比我的宣讲更加精彩……
在这次宣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怀柔区新时代文明实线中心和承接宣讲组织实施的单位,在各镇乡/街道的配合下,组织非常周密,无论是从对宣讲员的接送及生活安排、宣讲现场的布置、主持人的主持、现场拍照拍摄等,都考虑得很细致,组织的很严密,我借此机会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会务组与宣讲员合影留念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张庆飞老师现场拍摄,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