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博士毕业留锦州 八旬爷奶从通辽来“陪班”

发布时间:2025-11-15 08:43  浏览量:1

“不能让我大孙女一个人在那。”王爽博士毕业到锦州一所大学工作, 80多岁的爷爷奶奶从内蒙古通辽老家来到锦州,祖孙两代温情过上了“陪班“即陪伴的美好生活,爷爷奶奶照料王爽的生活,王爽带着老人到处旅游溜达。

王爽老家在内蒙古通辽,小时候父母常年跑货车运输,是爷爷奶奶一手把她带大。“我爷爷当过数学老师,小时候都是他辅导我功课。”王爽说,“2023年读完博士后,我来到锦州的一所大学工作。”

2025年元宵节,爷爷、奶奶等亲人来锦州陪王爽过节。临走时,小侄女说了一句“姑姑拜拜”,坐在车里的爷爷受不了啦。家人告诉王爽,爷爷一路哭着回了内蒙古,觉得“把孩子扔在锦州孤苦伶仃,不能让我大孙女一个人在那”。回家后,爷爷、奶奶决定来锦州陪伴孙女,至少让她下班回家有奔头,进到家里有人气。

得知八旬老人要为了孙女远赴他乡,老人的子女起初都很担心,毕竟老人年事已高,还要适应陌生环境,照顾孙女的生活起居。老人刚来锦州的时候,王爽的父母每隔一两周就过来看看“两老一小”的生活状态,过了几个月后发现老人很适应便放心了。

八旬老人本应是被照顾的年纪,却为了陪孙女来到陌生环境。王爽独自求学生活多年,突然再和爷爷奶奶共同居住生活。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要逐渐适应的过程。

“一开始我有点不适应,我从小学就开始住校,独立惯了,睡眠也轻,一点声音就醒。”王爽说:但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默契:下班后我去练瑜伽,回家一起吃晚饭。饭后我在书房备课,奶奶在客厅刷视频,爷爷在卧室看体育节目。

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王爽也真切地体会到:爷爷确实老了,有时洗完手会忘记关水龙头;奶奶的驼背越来越严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外面读书,与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现在有机会照顾他们,我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尽尽孙辈的义务了。”王爽说。

王爽这样记述有爷爷奶奶陪伴的生活:清晨奶奶起来熬小米粥做饭,爷爷烧水把我上班带的水杯倒满。我上班后,他们去北湖公园锻炼或去石桥子早市买我随口提过想吃的美食。中午我在单位吃饭,他们自己吃午餐,但好吃的总要留到我回来吃;晚上要么我从食堂带饭,要么爷爷奶奶做好饭菜等我。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早上,我从卧室出来,看见奶奶正在盛饺子。原来为了不吵醒我,他们头天晚上剁好馅,一早起来爷爷擀皮、奶奶包饺子。早上能吃到现包的饺子,那种幸福感难以言喻。

细心的王爽在爷爷奶奶随身携带的钥匙上写下了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以防老人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人照顾孙女 孙女陪老人溜达

周末只要不忙,王爽就带爷爷奶奶游玩,古塔公园、女儿河公园、北普陀山、辽沈战役纪念馆、小布达拉宫,都留下了祖孙的足迹。

每次游玩回来,爷爷都会像孩子一样认真写下所见所感。老人非常喜欢看体育比赛尤其是篮球赛,当锦州有CBA热身赛时,王爽特地带爷爷去看比赛。王爽还带奶奶去海底捞过了生日,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看到王爽发的生活记录照片,王爽的父母、叔叔、姑姑都放心了,笑称老人是借孙女的光过上了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早上那碗粥,晚上那盏灯,饭桌的欢声笑语,周末的短途旅行,这是我在锦州最幸福的一年。”王爽这样总结有爷爷奶奶“陪班”的日子。

本报记者 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