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一张罚单毁十年!政府法案毫无底线引热议!民众利益遭遇危机
发布时间:2025-11-15 18:14 浏览量:1
家人们谁能想到啊!在大家印象里满是童话的丹麦,居然能让难民因为一张超速罚单,连永久居留权都彻底泡汤?最近刷到丹麦的移民政策,真的越看越揪心,那些逃战乱来这儿的人,住了十年还像个“临时访客”,身份根本没个准儿,风一吹就可能没了!
先说说丹麦这十年的操作多离谱。2015年之前吧,难民来丹麦好歹能拿到5到7年的居留许可,到期还能自动转永久居留,虽然不算容易,但至少有个盼头。
结果2015年那波难民潮一来,丹麦政府直接改了规矩,把临时居留许可砍到一次只给1到2年,还明说“不保证能拿永久签证”。想转永久居留?得先把丹麦语说得溜,还得有好几年的全职工作经历,少一样都不行!
“丹麦欢迎难民”组织的负责人本迪克森说的话特别戳心:“你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外人,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留在这儿。”更离谱的是,她还说“哪怕一张超速罚单,都能让永久居留权遥遥无期”。就因为一点小事,十年的努力全白费,这换谁能接受啊?
现在丹麦的难民数量是真的少了,但这“成功”背后全是眼泪。2014年的时候,丹麦还接收了14792个寻求庇护的人,里面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来的最多。
结果到2021年,这数直接掉到2099人,2024年稍微涨了点,也才2333人。去年丹麦发了快十万份居留许可,可真正算难民身份的,居然只占1%!剩下的99%里,乌克兰难民单独算、欧洲经济区的移民、家人团聚的、还有拿工作学习签证的,真正逃战乱来的,反而没地方去。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那个“反贫民窟法”,现在改叫“反平行社会法”,听着挺正经,其实根本就是针对非西方人。只要一个公寓楼里,“非西方背景”的居民超过一半,政府就有权把楼拆了或者卖了!今年2月欧盟最高法院的高级顾问都说了,这法律就是按种族血统搞歧视,可丹麦政府根本不当回事,该咋干还咋干。
住在阿斯克勒社区的人最惨,这儿54%的居民都是“非西方背景”,刚好过了50%的红线,直接被贴上“平行社会”的标签。72岁的爱丽丝奶奶在这儿住了挺久,她说有些孩子五岁上学还不会说丹麦语,因为家里大人平时不说,可政府不想着帮他们融入,反而要拆他们的家。还有个24岁的学生说,不是大家不想融,很多人是逃战火来的,心里都有创伤,跟老乡待一起才踏实,结果就被当成“麻烦”。
丹麦这波操作,其实就是想把难民“吓走”。2019年社会民主党总理弗雷德里克森上台的时候,直接说要把寻求庇护的人降到“零”。她前任拉斯穆森更绝,2015年改居留政策是他搞的,2019年又把政策重心从“帮难民融入”改成“赶紧遣返”,硬生生把丹麦变成了“难民不敢来的地方”。
可政客们还总说“是顺应民意”,丹麦难民理事会的辛格直接戳破了:“哪是民意啊,明明是政客先乱说话,把大家的情绪带偏了!”现在极右翼的“民主行动党”支持率还在涨,居然喊着要“大规模驱逐有移民背景的人”,这风向真的越来越吓人。
最矛盾的是,丹麦一边把难民往外推,一边又缺劳动力。前外交大臣利德加德都说了,现在欧洲国家普遍老龄化,新生儿少,经济根本离不开移民干活。可民粹政党又天天反对移民,这边要干活的人,那边又把人往外赶,这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吗?
而且丹麦还搞出个“丹麦模式”,说是什么“不扑灭民粹的火,而是把火抢过来”,想把极右翼挡在权力外面。可实际操作起来全是漏洞,地方政府一边要教难民怎么融入社会,一边又得提醒“你身份是临时的”,这不是耍人玩吗?本迪克森说得特别对:“临时身份就是融合的毒药”,连个稳定的生活都没有,谁还有心思学语言、找工作啊?
现在更糟的是,英国工党政府居然想学着丹麦这么干,说要降低对难民的吸引力。要是真学过去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像丹麦的难民一样,十年都找不到一个安稳的家。
想想那些从叙利亚、阿富汗逃出来的人,他们本来是为了活命才离开家,到了丹麦却要天天担心“明天会不会被赶走”。一张超速罚单、一次工作变动,都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丹麦以前在国际上还以“人权好、平等”出名,现在为了少收难民,连这些都不管了,真的太让人失望了。
欧盟虽然批评了,可丹麦根本没改的意思。那些在丹麦住了十年的难民,还是像拿着一张随时会碎的纸片,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儿。到底要多少人失望,丹麦才会意识到,把难民当“麻烦”往外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自己多年的好名声全毁了啊!
大家要是刷到丹麦难民的故事,真的能理解那种绝望,逃得过战火,却逃不过一张随时会失效的居留许可,这种日子谁能熬得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