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呼吁以色列总统宽恕总理
发布时间:2025-11-15 19:11 浏览量:1
美国总统给以色列总统写了一封信,要求对正在受审的总理内塔尼亚胡予以赦免。以色列总统府12日确认收到了这封信,消息一出,国内外都炸开了锅。
信里并不是一句话叫你把人赦了就完事儿,特朗普用了好几段话在说理。他说自己“非常尊重”以色列司法独立,但同时把对内塔尼亚胡的几项起诉说成是“政治化、没有正当根据”。按他的说法,比比不该被这些案子拖垮,现在是通过赦免结束这场“法律战”、让他回去团结国家的时候了。总统府的发言人倒是很干脆:谁想要赦免,得按既定程序正式提出,程序没走完,别指望有结果。
这封信在以色列内部立刻引出了对立的声音。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开腔就很直接:总统应该赦免内塔尼亚胡。反对党领袖拉皮德的口气又不一样,他提醒大家按法律惯例,拿赦免通常要先承认过错并表示悔意,他觉得这一步不能省。民主党领袖戈兰更直白,指出内塔尼亚胡一直在喊自己清白,却跑去求别人赦免,这逻辑有点说不过去;他甚至提到,如果一个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还得抽空应付司法审查,做不好就该退下来。内塔尼亚胡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感谢特朗普的帖,但也没把赦免二字摆得明白,态度谨慎,没有公开递交什么正式申请的迹象。
把时间轴拉回来,案件本身也有它的硬事实。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在任时被司法审查的总理。检方在2020年初对他提出三项指控:受贿、欺诈、和违反公众信任。那年五月开了第一次庭审,到了现在,审判已经到了交叉质询的阶段。他对这三项指控全部不认罪。照他目前的算盘,承认罪行等于政治生涯完蛋,所以他基本不可能认罪,从这个角度看,赦免成了一个能被人拿来讨论的选项,但也不是随便就能来个“你们别管了”的活儿。
外部环境也没给他省事。媒体常把现在的困局拆成几条:一是法庭可能最终导致定罪,二是国际刑事法院的一些动向让他的出国受限,三是去年十月七日之后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可能还会对他的决策提出质询。这些东西像几只手一起掐。民调上他在明年的选举也并非稳操胜券,时间上对他不友好。还有人传言说,2021年赫尔佐格当总统时有人说过可能承诺赦免来换选票,赫尔佐格本人否认了这些说法,这类传闻多了也让公众更敏感。
法律程序上也有讲规矩。以色列总统确实握有赦免权,而且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被认定符合“公共利益”,总统甚至可以在法律程序未完结时行使赦免权。不过这门槛高,程序也有规定:赦免申请通常要由当事人本人或直系亲属来递交,而到目前为止,内塔尼亚胡自己还没看到他亲自提交过正式文书。有媒体说也在讨论由他妻子萨拉代为提交申请的可能性,但那到现在还是风声,没有正式文件流出来前,都得当心别把传言当事实。
与此同时,边境那头也没平静下来。综合巴勒斯坦多家媒体和以色列方面的通报,13日以军对加沙地带多地进行了空袭和炮击,打击点包括汗尤尼斯东部、拜特拉希亚和加沙城东部。以军还说,12日发现两次哈马斯武装人员“越过黄线”的情况。一次是在拉法,当时以军在摧毁地下通道的行动附近,发现四名武装人员越线,以军开火;另一次是在汗尤尼斯,一名武装分子靠近以军部队,经身份确认后被击毙。以军把这些动作说成是对违反停火或协议行为的回应。换句话说,安全战线在同时绷着,政治和司法的压力之外,还有实地的武装摩擦在发生。
把这些线索摆在一起看,脉络比较清楚:外交层面有外部干预,司法层面有审判在推进,安全层面有战火和边境紧张。政界的表态和媒体报道把这些事情放在放大镜下,舆论很快两边分开走,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有各的理由,各自鼓噪。对总统来说,动不动就行使赦免权是把刀,既有法律程序的把握,也有政治代价:真动手了,反对派会更激烈地反弹,不动手,支持者又会抱怨政府不够保护自家人。
眼下有几个明确可盯的点:特朗普的信已经正式到达总统府,按发言人的话说会被按程序处理;内塔尼亚胡本人到目前为止没有提交正式的赦免申请;法庭的交叉质询继续进行,任何新证据或证人都可能改变庭审进程;同时,边境冲突在局部地区仍在发生。接下来会不会有正式的赦免申请、总统是否会介入、或者庭审有没有新的进展,都会成为接下来几天到几周里人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