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做电池的最近可算是闹腾得不得了,四川满会场都飘着股火药味

发布时间:2025-11-16 17:55  浏览量:1

你看那些搞飞行器的企业家们,一个个蹲在eVTOL展位前直挠头,说到底还是电池的事儿让人犯愁。有个穿西装的工程师老对着全固态电池展台直摇头,旁边同行憋不住笑指着展板上“2027年小批量装车”的标语说:“就这?这不是营销部门吹出来的虚头巴脑么?”那边厢几个传统车企的老油条凑过来,嘴里嘀咕着“听起来跟PPT造车一个样”,气得固态电池展商脸色都黑了。

说到这个时间表,可真是各有各的心思。蜂巢能源那老板挺来劲儿的,拍胸脯说2027年肯定能示范装车,2030年后准量产。可对面国轩高科的老朱更横,说什么复合路线搞一搞,2026年都能上车。这边还没笑完,汽车工程学会的老张直接泼冷水:“2030年前也就是实验室里玩玩,大规模?做梦呢!”最狠的是个姓吴的专家,当面比划着说:“要我说这时间表就跟算命先生掐指一算似的,准不准谁知道?”

要我说啊这些争论都是浮云,底下的技术难关能把人整哭。现在固态电池的成本比普通电池贵十倍,车企们测试高端车型的时候,不是嫌电池太沉就是抱怨充电太慢。清华大学那教授倒是出了个主意,说干脆几种技术掺着用,可问题来了——叠片工艺的速度才赶上液态电池的五分之一,产量提不上去,谈啥赚钱。

到了市场那块水更深。像傲势科技这种做飞行器的,航空安全标准高得很,可找遍全中国也没合适电池供应商,只能自己折腾。宇树科技那款双足机器人本来今年该上市,结果电池太沉硬生生拖了三个月。你猜大疆怎么办?愣是选了便宜但续航只有九分钟的磷酸铁锂,靠换电池凑合。那些机器人公司更绝,电池成本一超总量十分之一,直接枪毙方案。

最头疼的是舆论。长安那个邓总急得跳脚说网上一有点风吹草动,立刻被传得神乎其神,害得老百姓误以为现在就能买上固态电池车。宁德时代倒是有两手准备,悄悄把欧洲一家做新材料的小公司给吞了,就是怕被卡脖子。欧盟那边还不消停,突然冒出个新规要把固态电池强行纳入安全认证,搞得中国企业连夜改图纸。

要说这事儿吧,谁心里都没底。现在全球实验线加一块儿产量还不及某家大厂一个月的量,成本得降到四百美元一千瓦时才有人敢碰。中日两国抢着囤专利,可关键材料研发还是欧美说了算。眼瞅着2027年眨眼就到,这新电池到底能不能兑现承诺,谁也不敢打包票。就像那宁德时代,一边喊着2027年小规模生产,一边暗暗打探欧洲技术,要我说啊,这场仗还得熬上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