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高市早苗软肋,到目前,日本只求了中国一件事,惨惨兮兮!
发布时间:2025-11-18 01:17 浏览量:1
日本人现在最怕啥?不是军舰开到家门口,也不是芯片被断供,他们最怕的是,中国人说不来,就真的不来了。这事儿听着好像挺小,不就是旅个游吗?但对日本来说,这根本不是小事,这是能要了半条命的大事,所以那边的高市早苗嘴上硬得像块石头,底下的人却早就急得火烧眉毛,偷偷摸摸派人跑来中国,就为了一句话:“求求了,让你们的游客来吧!”
这事儿最逗的地方就在这。
日本政府从头到尾,真正拉下脸皮,正式跟中国这边沟通的,不是别的,就这一件。
你没看错,就只有游客这件事。
提这事的人也不是什么小喽啰,是木原稔,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这职位是啥概念?就是内阁里说话管用的那几个人之一,他说的话,基本就代表日本政府的正式态度。他亲自出面,对着媒体说,我们已经就“中国呼吁民众别来日本”这事,跟中方交涉了。
这是他们唯一主动开口求的事。
那么多大事,什么政治嘴炮,什么国际场合的批评,他们都扛着。偏偏在“中国人不来了”这个问题上,坐不住了。
为什么?
脸可以不要,但钱不能不赚。道理就这么简单。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旅游这玩意儿,真有那么重要?
重要到骨子里了。
就拿去年2023年来说,三百多万中国人跑去日本,这数字占了他们所有外国游客里的大头。更要命的是,中国人不光是人多,还特别能花钱。买东西不眨眼,住的时间还长,吃喝玩乐样样来。
你可以日本的旅游业,尤其是那些商店、酒店、餐厅,过去三年因为疫情,本来就饿得半死,好不容易盼到2024年能喘口气,回回血。结果,中国这边一句话,“大家最近最好别去了”,直接把他们打回去了。
而且这次不是说说而已。
国内几家大的航空公司,直接宣布去日本的机票,随便退,随便改,不收你钱。这是什么信号?这不是建议,这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国家和企业在这件事上,步调是一致的。
这对靠旅游吃饭的日本来说,等于是一刀捅在最软的肚子上。疼,非常疼。所以别看高市早苗他们嘴上还在那撑着,心里早就慌得一团糟。他们知道,这才是打到他们痛处了。
所以就有了后面的“悄悄来访”。
17号那天,一个叫金井正彰的人,低调地来了北京。这人是日本外务省的“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这官衔听着挺长,说白了,就是我们这边一个司长级别的干部。
按理说,现在这关系,派这么个级别的人过来,能干嘛?
他啥也决定不了。
他没资格谈赔偿,也没权力道歉,更不可能改变日本政府的立场。他来,就一个目的。
探探中国的口风到底有多硬,看看中国老百姓的情绪到底有多大,摸一摸中国后面还会不会有更狠的招。这就像两边打架,对面不出声了,这边心里没底,就派个小弟过去看看情况。
日本的算盘打得很精。表面上,我们不怕你,我们立场坚定。背地里,赶紧派个不大不小的人物,过来敲敲门,看看能不能说上话。这么做,就算谈崩了,面子上也过得去,可以说“只是个中层干部,不代表官方”。
但反过来想,这不正好说明,那些真正能拍板的大人物,压根就不敢自己来吗?他们怕啊,怕自己一来就把事情坐实了,万一没谈拢,不就等于承认自己软弱了?让金井正彰这种人来“传话”,是最稳妥的办法。既能打探消息,又不用自己承担风险。
很多人可能会问,中国人不去旅游,真有那么大威力?
怕,怕得要死。
咱们不算虚的,直接算笔账。根据日本观光厅自己公布的数据,2024年,一个中国游客在日本平均要花掉超过21万日元,换成人民币差不多一万块出头。
你算算,少一个中国游客,日本就少赚一万块。
那要是少三百万人呢?这笔账,日本政府比谁都会算。他们不是不想硬气,是这钱,他们亏不起。
这次中国呼吁大家别去日本,不是民间自发的,背后有官方的影子,是针对高市早苗那些话的直接反应。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抵制,这是一次带着官方指导的、非常精准的经济反击。
最关键的是,咱中国人这次特别配合。
你去看看那些旅游APP,搜日本的量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机票退改政策一出来,退票的人哗哗的。很多人本来都计划好了,去看红叶,去购物,去泡温泉,现在干脆改道了,去韩国,去泰国,反正不去日本了。
这就叫打蛇打七寸。
日本旅游业本来指望靠中国游客“救命”,现在等于被掐住了脖子,能不急吗?中国这次没跟他们对骂,也没搞什么大动作,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招“经济牌”,直接就把日本的底层逻辑给撬动了。
高市早苗那帮人,可以继续在电视上喊口号,装硬汉,但他们政府里管经济的部门,早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了。
咱们得承认,高市早苗在日本国内,确实能忽悠一部分人。她靠着对中国强硬,能拉到一些右翼保守派的选票。但这套东西,只能在嘴上说说,真要落实到行动上,根本玩不转。
日本政府现在的策略,分裂得很。
一边,高市早-苗负责对外强硬,稳住国内的基本盘,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
另一边,政府又派人偷偷摸摸地来中国,想“灭火”,想保住经济。
这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嘴上不认错,身体却很诚实地跑来求你“放游客过来”,这不就是心虚吗?
中国现在才打出第一张牌:旅游。
这张牌日本已经接不住了。
那下一张牌呢?
会不会是限制某些东西对日本出口?会不会是在中国市场,对一些日本产品进行限制?要知道,中国在很多领域,对日本是有绝对优势的。比如一些化工原料,一些电子产品的配件,更别提稀土这种战略资源了。
中国跟美国打贸易战都扛过来了,跟澳大利亚的矿产摩擦也顶住了。对付日本,中国的工具箱里,工具多得是。
高市早苗最不该做的,就是把一场“口水仗”,升级成一场“经济对抗”。
因为这场仗,日本根本打不起。
但现在,她已经把大家带上这条路了。
你看,现在日本的处境多尴尬:外交上,完全被动,只能派人来探口风;经济上,旅游业已经被重创,后续可能还有更多冲击;舆论上,政府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想干嘛。
高市早苗可能还在赌,赌中国会主动放手,或者赌日本国内能硬撑过去。但她没想明白,中国这次打的不是情绪牌,是理智牌。
我们不骂你,也不逼你道歉。
我们只是告诉自己的老百姓一个事实:现在这个阶段,去日本不安全,也不舒心。你去不去自己决定,但大部分人的选择是“不去”。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一个动作,比一万句抗议都有用。
嘴上喊着“我们不怕”,背地里急着想让中国人去花钱,这就是现在日本政府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可以继续嘴硬,我们也可以继续不去。旅游只是个开始,后面的牌还多着呢,就看他们敢不敢继续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