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啥说王夫人天真烂漫?她无能,身边四大丫鬟没有省油的灯

发布时间:2025-11-17 19:52  浏览量:2

《红楼梦》的作者,用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天真烂漫来形容王夫人。

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

不卖关子,这个天真烂漫,真是把作者对王夫人的讽刺值拉满!

天真烂漫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小女孩的,在红楼姑娘中,与这个形容词最搭的可能就是史湘云了。

在作者的眼中,史湘云天真烂漫、英豪阔大宽宏量,但在读者的眼中,云儿这姑娘特别容易被人当枪使,简直是个缺心眼儿的铁憨憨。

一个女孩子,如果超过15岁再被人用天真烂漫这个词来形容,几乎可以证明这姑娘有点缺心眼了。

那么作者把天真烂漫一词,用来形容年过五十、荣国府的当家主母王夫人时,背后隐藏的深意自然也是在说王夫人缺心眼儿了。

一个普通的人若是缺心眼儿也就罢了,一个大家子的当家主母缺心眼儿,读者便可以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她:这个词就是无能。

作者借由天真烂漫一词想要表达的,其实是王夫人的无能。

这个时候有读者要怼我,作者笔下的王夫人,是一个善良、宽厚、菩萨心肠的当家主母。她宽厚,因此不会像王熙凤那样处事狠辣、果决,什么时候善良也值得批评了?

善良和无能是两回事,作者必须把王夫人的无能写成善良。至于原因很简单,《红楼梦》是一部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中的王夫人是宝玉/作者的母亲,作者必须为尊者讳,因此他只能说王夫人善良,天真烂漫,不能说王夫人无能:哪怕是王夫人真的无能,作者也得借宝玉之口说王夫人被金刚菩萨指使糊涂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下王夫人的无能。

请读者放心,我不做老生常谈,不会盯着王夫人对薛宝钗和林黛玉什么金玉良姻、木石姻缘态度的那点事不放。我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证明王夫人的无能:这个角度就是,王夫人身边的四大丫鬟金钏儿、玉钏儿、彩云、彩霞都不是省油的灯。这几个丫鬟不仅无法帮助王夫人理家,反而一个比一个自私、嚣张。彩云和彩霞,更是可以称得上对王夫人不忠

贾母身边有鸳鸯,王熙凤身边有平儿,连小女孩儿那一辈儿:探春身边有侍书,宝钗身边有莺儿,黛玉身边有紫鹃,抛开能力不谈,这些丫鬟都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主人服务。

而王夫人身边的这几个大丫鬟呢?读者可以细想一下:这几个大丫鬟,不仅对王夫人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只会不停地给王夫人添乱。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王夫人连自己身边的丫鬟都管理不好,整个荣国府会被她管得一团糟,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别人的丫鬟不好,尚且可以把问题推到丫鬟自身身上:比如坠儿偷东西,这不是贾宝玉和袭人的问题,是这个丫鬟本身的品质不好。同时,坠儿在怡红院工作,不是贾宝玉和袭人有资格挑的,她是管家婆子随机分配的。

可王夫人不一样,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有地位、有资格精心挑选身边的丫鬟。王夫人身边的丫鬟若是不好,读者几乎可以直接论证:王夫人不懂御人之术和用人之道,说白了还是无能!

咱们按照王夫人身边四大丫鬟本身地位的排序:按照金钏儿、玉钏儿、彩云、彩霞的顺序,来聊聊她们这几个不是省油的灯。

一.金钏儿是怎么活到这么大的

我看《红楼梦》始终有一个疑问,金钏儿是怎么活到那么大的岁数,又混成了王夫人身边首席大丫鬟的。

在这个丫鬟的身上,读者能看到太多的不堪了。

其实有关金钏儿的情节不多,她同男主有关的情节更不多,咱们就从头捋一捋金钏儿对宝玉说了、做了些什么。

这算得上,是金钏儿对宝玉说的第一句话:

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下站着呢。一见宝玉走来,都抿着嘴笑。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当时的情节是贾政把宝玉叫过去训话,身为贾政、王夫人身边的首席大丫鬟的金钏儿,能说出这种话来,简直匪夷所思。

万一,我是说万一贾政听到了金钏儿的言论,金钏儿这丫鬟会有怎样的后果?

答案很残酷,以贾政的古板和端正,连亲儿子犯错都能打个半死,丫鬟要是敢反过来调戏教唆主子,会立刻被拉出去发卖的!

宝玉的确有吃丫鬟身上胭脂的毛病,可看别的丫鬟,比如鸳鸯、袭人等都是立即高声制止,只有金钏儿主动往前凑……

当时的贾宝玉13岁了不小了,此时的他若是真的吃丫鬟身上的胭脂,天晓得这个画面被传出去有多么的香艳和不堪。

当时的金钏儿伺候王夫人十来年了,往小了说也有十八九岁,是大姑娘了,她这么说话,真有调戏主子的嫌疑。

不知读者想过没有,金钏儿为什么胆子这么大,说话的尺度这么开呢?

这必然与王夫人有关。

整个王家的作风是彪悍和霸道,这与荣国府的细致和表面保守程度格格不入的。

这时候有读者可能会拿贾赦举例子,说荣国府并不保守,没错贾赦是个老色鬼,可他并没有调戏丫鬟的前科,他身上还真没有值得扒的料。他喜欢谁,或买或逼,反正弄到自己的房里做小老婆,这在那个时代是合情理的,不是绯闻,在表面上,他并没有做过有辱斯文的事。

可金钏儿和宝玉这段动作如果真的有下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绯闻了。

王夫人是当家主母,这边管不了儿子,那边管不了丫鬟,她这位当家主母有多无能,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而金钏儿自己呢,她又为什么敢这么说?这样做?

此时请读者再开一个脑洞,贾宝玉吃没吃过金钏儿嘴上的胭脂,金钏儿会不会允许贾宝玉吃她嘴上的胭脂?

答案是肯定的,这种事儿他们不少干!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首席大丫头,她早就默认王夫人会把她指到宝玉身边了,因此从小她就不在乎与宝玉关系亲密。

金钏儿为什么能这么想?又敢这样想呢?

这份底气自然是王夫人给她的。

谁让王家的家风就这么彪悍。

王夫人和王家彪悍的家风,很自然的会影响到金钏儿,让金钏儿变得嚣张和自私。

此处她说的话属于嚣张,而造成她投井而亡的那段话,则是由于她的自私才说出来的。

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在金钏儿的眼里,没有封建时推崇的君臣大义主仆之情,她的眼里,只有自私的蝇头小利。

哪怕金钏儿对主人王夫人只是稍有主仆之情,当她知道王夫人身边另一个大丫鬟彩云同贾环不清不楚的时候,她的反应应该是马上将这件事情汇报给王夫人。

贾宝玉是贾政的嫡子,贾环是贾政的庶子,这对亲兄弟会争夺资源,实实在在的利益导致了,他们和他们的母亲不可能和睦相处。

赵姨娘是如何看待宝玉母子的,这一点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能看得清:

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那时你要什么不得?

在内心中,赵姨娘巴不得宝玉去死,顺便多嘴说一句,只是她用压胜这种法子很可笑,直接导致了这段情节的悲剧意义大大下降……

说回正题,王夫人才是彩云的正经主子,在明知道王夫人和赵姨娘水火不容的前提下,彩云同贾环不清不楚,这种事完全可以称得上背主求荣!

彩云同贾环不清不楚的目的太明确了:她知道成为宝玉身边通房丫头的这个热灶不好烧,便改成了烧贾环这个冷灶,她的最终目的还是想成为少爷的房里人。

彩云被主求荣,金钏儿对王夫人的忠诚度也约等于零。

金钏儿在明知彩云同王夫人的敌对方赵姨娘母子关系密切,可她从未想过要汇报给主人王夫人一声,这同样叫对主人不忠。

但话也得说回来,不能上纲上线,金钏儿是下意识的对主人不忠。无能的王夫人没有教导过丫鬟忠孝仁义的优秀品行,因此金钏儿不懂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金钏儿又为何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宝玉?

答案是她自私,她觉得这件事情能让她和宝玉共同拥有同一个秘密,这样他们的关系就更进一步……

王夫人的面子;王夫人的夫妻关系;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关系;贾宝玉和贾环的兄弟关系;还有贾宝玉的安全等等,金钏儿全都不放在心上。

王夫人留着这样的首席大丫鬟,真是一毫无用处。

王夫人身边首席大丫鬟,就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窥一斑而知全貌,王夫人本人有多无能,对自己和家族管理有多不上心,读者仅从这一个点就可以看得出。

顺便说一句,王夫人对什么上心呢?答案很简单王夫人对争权夺利特别上心,其他的事情嘛就不在乎了。

金钏儿嚣张且自私,她妹妹玉钏儿也不遑多让。

二.公报私仇的玉钏儿

读者对玉钏儿的印象是:玉钏儿这丫头很沉稳、很低调,但这真的只是个错觉。

曾经,玉钏儿的亲姐姐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首席大丫鬟,这导致了玉钏儿被姐姐的光芒遮住了,不是那么显眼。

后来因为玉钏儿的姐姐金钏儿和贾宝玉开了一些大尺度的玩笑,并且对宝玉说了彩云和贾环的事,令王夫人大怒打了金钏耳光之后将金钏儿撵了出去。

金钏儿被撵这件事情,在赵姨娘等有些渲染之下,变得极有内涵:

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強 姦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为证清白,金钏儿投井而亡!

金钏儿之死,会让妹妹玉钏儿深刻地明白生活的残酷。从那天起,玉钏儿不得不低调地过日子。

白家一家人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姐姐金钏儿已经得罪了王夫人,因此玉钏儿不能再出任何问题,如果玉钏儿身上再出了一些问题,等着白家人的,也许就是被发卖的结果。

在荣国府,白家一家人虽然是奴,但也一家团聚体面地生活着。如果他们被卖了,这一家人必如浮萍一般不知所踪……

这是白家一家人害怕承担的后果。

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玉钏儿谨言慎行的过日子:对王夫人,玉钏儿小心地伺候着;对贾宝玉,玉钏儿几乎没给过好脸色。

玉钏儿的知情识趣,换来了贾政夫妇的高回报。玉钏儿在荣国府公开领了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这等于贾政夫妇给了她宝玉房里人的身份。

金钏儿死后,玉钏儿和白家一家人不得不低调地活着,这并不等于玉钏儿就是这种低调的人。

骨子里的玉钏儿,和姐姐金钏儿一样嚣张且自私。玉钏人性中的缺点,在王夫人参加老太妃丧仪的过程中显得异常突出。

身为贵妇的王夫人要参加老太妃的丧仪,可王夫人并没有带着玉钏儿和彩云前去,玉钏儿和彩云被留下来看屋子。

读者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玉钏儿的真实性格。玉钏儿会怎么看待彩云?答案相当残酷。造成金钏儿之死的,有五个重要人物:

这五个人分别是:王夫人、贾宝玉、赵姨娘、贾环、彩云,其中前四个人是玉钏儿惹不起的存在,玉钏儿想要报复,只能把气撒在彩云一个人头上!

此时王夫人不在家,玉钏儿有相当长的时间拿放大镜去找彩云的缺点,偏偏彩云自己又不争气,偷了王夫人房里的茯苓霜和玫瑰露给贾环……

如果玉钏儿真的忠心,或者她真受过王夫人的良好调教,这时候的她,应该选择低调地收集彩云对王夫人不利的证据,等王夫人的回来后,一并汇报给王夫人听。

可很明显,玉钏儿是嚣张的,她不懂低调;玉钏儿更是自私的,为了给自家出气,她公报私仇打击彩云,王夫人房里丢东西这种事丢人的事情,她也敢吵嚷出去。

两个人窝里炮,先吵得合府皆知,我们如何装没事人?少不得要查的。除不知告失盗的就是贼,又没赃证,怎么说他?

当年宝玉房里丢东西,凤姐和平儿的共同态度是,这件事情不能传出去免得丢人。那王夫人房里丢的东西呢!

王夫人可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要是她的房里都丢了东西,整个荣国府又会乱成什么样子!

之后的绣春囊事件以及抄检大观园,这种事责任究竟应该谁来背,此时的答案变得异常鲜明:这就是王夫人无能,用人不当不懂管理造成的。

只是出于为尊者讳,作者不能也不敢直接写王夫人的无能,作者只能把对王夫人的批评,全部写在丫鬟的身上……

金钏儿和玉钏儿这两个丫鬟只是自私嚣张,算不上是被能人主人培养出来的左膀右臂而已,可彩云和彩霞这两个人,人品上就有大问题了。

三.彩云和彩霞都有二心,王夫人居然猜看不透

豪门当家主母的心腹丫鬟,在乎精不在乎多,更重要的是忠心二字。

可彩云和彩霞对王夫人早就有了二心,王夫人居然能听之任之,真是无能到家了!

为何赵姨娘母子能造贾宝玉的谣,说贾宝玉调戏金钏儿,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

为何赵姨娘能把施魇魔法的小人,偷偷放进贾宝玉的床铺里?

这其中少不了王夫人房里内鬼的帮衬!

这个内鬼究竟是谁?作者没写,在没有监控的红楼时代,只会成为永远的秘密。

可这个内鬼,我是可以开脑洞猜想一下的:这个人大概率是王夫人身边的彩云和彩霞,或者是像彩云和彩霞一样,指望着巴结赵姨娘和贾环来上位的人。

彩云和彩霞同贾环好,这一点,最迟到金钏事件发生之后,王夫人也该清楚了……

对于王夫人来说,这两个对自己有二心的丫鬟早就留不得,可王夫人偏偏不在乎,还是把她们两个放在身边三四几年。

这三四年,幸亏贾宝玉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否则的话他早被赵姨娘母子在贾政面前告刁状给整死了!

连亲儿子都护不住,王夫人还能干什么!

有其母必有其子,贾宝玉和王夫人一样是个花架子。

王夫人参加老太妃的丧仪,她把金钏儿和玉钏儿都留在家中,这意味着她只带着彩霞一个人走。

因为金钏儿之死,彩霞和玉钏儿早就成了冤家,她们两个在一起就是没事也会生出事端的。

而当家主母离开家中,最忌讳的就是在这段时间有人无故生事,王夫人连这点小事都考虑不周,说她无能还真不假。

从王熙凤的口中读者可以得知:环儿娶亲荣国府为他花的钱都有限,大概也就能花几千两银子。那为贾环纳妾呢,荣国府不可能有笔预算让贾环妻妾成群,环哥儿在娶亲之前,贾政能给他按旧例指一个小老婆就不错了。

毕竟荣国府嫡出的公子哥,才只配在婚前有两个小老婆伺候着……

谁想给贾环做小老婆,这条路也很挤,大概率也会争得头破血流的。

这时候,彩云和彩霞不得不pk一番了。

贾环这个人是典型的纨绔公子哥,他对丫鬟持的态度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对谁都无情无义。

这时候赵姨娘的态度就变得很重要,毕竟她是贾政的宠妾,在贾政身边有宠擅专房的地位,是真能吹枕头风的……

如果必须2选1,赵姨娘是留下彩云还是彩霞?

读者是站在上帝视角的,完全可以看出赵姨娘对彩霞的态度:

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不承望王夫人又放了出去。每唆贾环去讨……

这是赵姨娘对彩霞的态度,她是真想把彩霞一辈子都留在身边,那么彩云呢?

赵姨娘对彩云可没有对彩霞那么上心,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只看到赵姨娘对彩云说过这样的话:

好孩子,他辜负了你的心,我看的真。让我收起来,过两日他自然回转过来了……

彩云从未得到过赵姨娘的正面认可。

有的时候,原因可以根据结果倒推。

彩云为何要从王夫人那里,偷玫瑰露和茯苓霜送给贾环?

因为彩云害怕呀!她害怕输给彩霞,她得趁着彩霞不在荣国府的时候,赶紧同赵姨娘处好关系。

至于她的主子王夫人,那时候的彩云是不放在眼里的。

彩云这丫鬟,能大言不惭的说出这种话来:

连太太在家我们还拿过,各人去送人,也是常事。我原说嚷过两天就罢了。如今既冤屈了好人,我心也不忍。姐姐竟带了我回奶奶去,我一概应了完事。

这种行为:叫监守自盗,更是对主人不忠的体现。

此时彩云做的事情,和迎春的乳母偷迎春的首饰毫无区别。

如果读者认为贾迎春无能,连自己的屋子都管不好的话,请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王夫人,一个连自己屋子都管不好的王夫人,同样无能。

彩云不是个省油的灯,彩霞同样如此。

彩霞跟着王夫人离开荣国府几个月,她是怎么想的,她是怎么做的,作者没写,读者也无从去揣测。

可有一点是确定的,王夫人回到荣国府后不久,直接就把彩霞给放了出去。

紧接着就有旺儿,替自家丑陋又爱吃酒赌钱的儿子求娶彩霞。这背后必然有王夫人的明示,否则就凭旺儿王熙凤陪房的身份,这一家子人,是无论如何不敢把主意打到王夫人丫鬟身上的!

彩霞大概率是替赵姨娘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才使得王夫人下狠手,要毁掉她的终身。

彩霞这丫头同样也跟了王夫人十来年了,她是个什么人,王夫人居然得遇到事儿,才后知后觉品出味儿来。

荣国府交由这样的人打理,怪不得越管越糟。

王夫人身边的四大丫鬟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一个靠谱的,甚至没有一个是忠诚的,这只能证明一件事,王夫人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教人不得法。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