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医院被曝疑用手铐控制一女子,医院回应:用的是约束带
发布时间:2025-05-16 23:30 浏览量:3
河南禹州这事儿,真挺让人心里不舒服的。网上的视频一出来,大家都懵了:一个女生情绪挺激动的,在急救车旁边喊着自己的名字,还不停喊“我没病”“救命”,旁边医护人员在拉她,而她的双手被金属东西扣着,看起来就跟警察抓人似的。
关键是,那画面真的很像“抓人”,不是“救人”。
院方说,那不是手铐,是“精神科约束带”。说她是狂躁症患者,家属叫医院来接人,她当时情绪不稳定,怕她伤到自己或者别人,所以用了这玩意儿。讲道理,如果她真的病情发作、风险很大,那确实需要控制。但问题是,大家更关心的不是工具叫什么名字,而是——你有没有按照规矩来?你是不是处理得太随意了?
咱就说现实点,大家对医院用“约束带”这件事,其实本身就挺敏感的。毕竟这玩意儿不常见,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就听说过,从没见过。你突然在街上看见一个人被绑着手,被拉上救护车,还是大喊“我没病”的那种,就算没经历过,也会心里一紧。
而且这姑娘喊得那么清楚,自己名字也说了,还一边喊“救命”,这种场景就太像“被精神病”了。
医院解释说她有狂躁症,是家属找他们来接的,过程也都是按照规定来的。但问题是,到现在也没拿出家属委托的签字、也没说现场有没有专业评估、更没有让大家看到那份“她真的需要被强制送医”的判断报告。
不是说不信医院,而是现在谁都想看点证据。你说她是狂躁症,那医生在哪儿评估的?是现场查的?还是家属一通电话就能决定?有没有第三方在场?有没有录像?这些事都不说清楚,谁听了都会心里发毛。
其实最让人担心的,是程序不透明。我们不是怕你救人,而是怕你拿着“医疗名义”干了谁也说不清的事。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一些人被强行送去精神病院的事情,甚至连病历都是编的。你不能怪老百姓现在对这类操作特别警觉,谁不怕被搞进去说“你精神不正常”?
法律上讲,《精神卫生法》早就有明确规定:非自愿送医要满足“有自伤或伤人风险”,而且还得由家属或民政机构执行,流程也必须有据可查。不能光靠一句“她情绪激动”,就直接把人按倒绑上。这不是医生说了算的事儿。
视频里还有一个特别让人难受的细节,就是医护人员根本没有对周围围观的人解释一句发生了什么。你一边拉人,一边有人在那大喊救命,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能不误会吗?你一句话不说,最后变成全网在传“医院用手铐抓人”,谁的锅?
老实说,这种事儿出来一次,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都是一次打击。特别是精神病相关的那些诊疗程序,大多数人本来就不了解,要是再这么操作不清不楚的,只会加深恐惧。而医院这边,也不该只想着“我们专业我们懂”,更要考虑“别人能不能理解”。
现在网络上已经有人呼吁建立第三方机制,比如送精神科之前让律师或社会组织先过目下流程。这种建议我觉得挺有必要的。至少在操作这种事时,有人在场、有记录、有备份,不至于最后双方各执一词。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医院。如果她真的是患者,真有暴力倾向,确实要避免发生危险,医护人员也是在保护她和别人。但重点在于过程——你有没有尊重她的权利?你有没有向大家解释你在干嘛?你有没有留下完整的接诊记录?
信任这东西,就靠这种时候一点点建立起来。不是你发个声明说“我们是专业的”,大家就什么都信了。而是你能不能把那份家属委托书晒出来,把急救现场评估的情况讲清楚,把整个接诊流程摊在阳光下。这样才会有人相信,你是在救人,不是在搞人。
现在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误会,还不好下定论,但医院如果真的没问题,那就更应该大大方方地把过程说清楚。越是解释得慢吞吞、遮遮掩掩,越容易让人觉得你有事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