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撤编5年后,作训股长因一张地图被追究责任,值得人们警醒!

发布时间:2025-05-18 01:55  浏览量:6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老李,怎么又把那张旧地图挂出来了?你这么多年了,还没忘呢?"小王端着搪瓷茶缸,一屁股坐在我对面的蒲团上。

我苦笑着摇头,手指轻抚那张泛黄地图的边角,叹了口气:"这张地图啊,可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教训。"

那是2019年夏天的事了,我们那个团刚刚撤编五周年。说是撤编,其实就是改制了,我们这些老兵有的转业,有的调到了别的单位。我当年是作训股长,退役后被安排到了地方政府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

地方工作跟部队不一样,朝九晚五,坐办公室,不用出早操,也不用站岗放哨。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慢慢地也就变得有点懒散了。说实话,军装脱了,那股子劲儿也跟着松了不少。

那天早上,我正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小赵急匆匆地跑进来:"李股长,明天上面要来检查咱们退役军人活动中心,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啊?检查?谁通知的?"我一下子愣住了,这事儿我完全没放在心上。

"上周周例会就说了啊,您当时还点头来着。"小赵一脸无奈,眼神里透着"您又忘了"的意思。

我这才想起来,确实有这回事。检查内容主要是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资料整理和场地布置,我这个股长是直接负责人。部队里养成的条件反射让我立马精神起来:"行,我马上收拾。"

说实话,从部队转到地方,最不适应的就是这堆材料。在连队,命令一下达,立马执行,哪有这么多表格报表。我老李在部队十几年,带过新兵,当过班长,后来做了作训股长,野外拉练、战术演习,啥苦没吃过,就是对付这些文件最头疼。

翻箱倒柜整理了半天资料,突然发现墙上缺一块展板——退役军人活动场地示意图。没这个肯定过不了检查。

"小赵,活动场地的示意图哪去了?"

"没做呢,一直说要做,结果..."

我拍了拍脑门,心说这下完了。现在找人重新做,肯定来不及。突然灵机一动,我想起搬家时带来的那些旧物里,有张我们原来部队训练场的地形图。那图挺大的,虽然有点旧,但远看挺像那么回事。

"算了,我回家拿张图来凑合一下,明天检查过了再说。"

回到家,我从柜子最底层翻出了那张尘封的地图。这是当年我们团搞战术演练用的地图,上面标了很多位置点和地形线。我看了看,都过去五年了,应该没啥影响吧?再说这不就是挂墙上应付检查嘛,过几天就撤了。

那会儿我们连队库房有个老王,特别较真,每次发装备都要你签好几个字。我取地图那天,他还特意叮嘱:"李股长,这图别乱放啊。"我当时还笑他小题大做,现在想想,还是老兵有经验啊。

第二天一早,我把地图挂在了活动中心的墙上,还特意用红笔在上面圈了几个区域,写上"活动场地"几个大字。远远看去,真像那么回事。

检查进行得很顺利,领导还夸了我们布置得用心。我心里暗自庆幸,这事儿算是糊弄过去了。谁知三天后,一个陌生电话打来了。

"请问是李明同志吗?原某团作训股长?"

"是我,您是哪位?"听到对方提起我的军队身份,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我是市安全部门的张干事,有些事情需要您配合调查一下。"

听到这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在部队那么多年,这种正式的语气我太熟悉了,肯定是出事了。

第二天,我被请到了一个办公室。几位严肃的干部坐在那里,桌上赫然摆着那张我挂在活动中心的地图。看到这场景,我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李同志,这张地图是你挂出来的吗?"

我点点头,感觉嗓子发干:"是的,那天检查匆忙,找不到正规的场地示意图,就用了这张旧地图凑数。"

"你知道这张地图上标注的内容是什么级别的资料吗?"

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张地图虽然已经五年了,但上面标注的地形信息和战术部署点位确实属于内部资料,甚至有些算是机密范畴。我们在部队时,这种图纸都是要编号管理的,用完要交回去锁起来。而我竟然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挂在了公共场所的墙上!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新兵时代被连长训话的感觉,浑身不自在。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详细交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所幸那几天活动中心没对外开放,接触到地图的只有检查的几位领导。但这并不能成为开脱的理由。

最终,我被给予了行政警告处分,记入档案。处理相对轻微,但对我的打击却是巨大的。

回到单位,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他是个老兵油子,我们私下都叫他"老炮"。

"老李啊,你在部队那么多年,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怎么会犯呢?"局长点了根烟,皱着眉头问我。

我无言以对。确实,这种错误太低级了。在部队时,天天灌输保密教育,开会的时候"保密"两个字提得比啥都多。每次演习前后,所有资料都要清点核对,生怕丢了一张纸。可这才转业几年,我就把这些纪律抛到脑后了。

"是我大意了,首长。"我低着头,不自觉地用回了部队里的称呼。

"别叫我首长,都转业了。"局长笑了笑,又叹了口气,"你也别太自责了。这事给咱们也是个警醒。脱了军装,但军人的责任没有退。以后单位里关于敏感资料的管理,就由你来负责吧。"

从那以后,我把那张地图裱了起来,挂在家里书房,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当兵时的那些纪律。每次看到这张图,就想起当年在连队,指导员总说的那句话:"军人的责任,不是穿上军装才有,脱下军装也不会少。"

那会儿我们宿舍有个来自东北的老乡,叫大林子,总爱开玩笑说:"咱当兵的,站岗能睡觉,吃饭能添饭,就是保密这事,谁要是敢马虎,连长非削死你不可!"当时我们都笑他夸张,现在想想,这哪是夸张啊。

"老李,发啥愣呢?"小王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他是我老战友,当年一个连队的,现在就住我家对门,经常过来唠嗑。

"想起当年那事,就觉得自己太大意了。"我摇摇头,给他倒了杯水,"咱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肩上的责任从未卸下啊。"

"可不是嘛。"小王咧嘴笑了,"记得咱们刚入伍那会儿,排长教我们叠'豆腐块'被子,说这是对自己负责。站岗时不能打瞌睡,说这是对战友负责。现在想想,那些话一点没错。"

"是啊,军装可以脱,但军人本色不能变。"我感慨道,"那次教训让我明白,哪怕是一张看似无关紧要的旧地图,也可能关系到大事。撤编五年,我差点忘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现在回想起来,挺后怕的。如果那张地图真流传出去了,后果真不堪设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把它挂在家里,提醒自己也提醒来访的战友们——军人的责任,永远不会因为脱下军装而结束。

"老李,你还记得咱们连那个王班长不?特别爱较真那个。"小王突然问道。

"记得啊,'铁面班长'嘛!每次内务检查,被子棱角不方正就得重叠。"我笑着回忆。

"他现在在省里某部门当科长呢,前段时间聚会我还见着他了。他说啊,现在办公室里的文件管理,比当年军队里还严格,每天下班前都要清点锁好。"

"看来人家真是把军队作风带到了地方工作中啊。"我有些感慨。

小王看了看表:"哎呀,都快六点了,老战友聚会要迟到了。大林子从东北老家带了好酒来,说是要给咱们尝尝。"

"行,我换件衣服就走。"我起身准备出门,又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张地图,轻轻关上了书房的门。

有些教训,值得永远记住;有些责任,即使离开了军营,也会伴随终身。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