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弱之人少逼着自己上进
发布时间:2025-05-15 22:43 浏览量:3
最近刷到好几个普通家庭孩子,拼了命点灯熬夜的学习,好不容易拿下研究生或者考公上岸,结果还没来得及高兴庆祝,因为身体不舒服去检查直接查出绝症甚至直接躺进ICU保命的例子,看的多了就有感而发想跟大家聊几句。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商业刘言。
先从我看到的这几个例子说起,我发现一个共性,我看到的这几个例子都是发生在女孩子身上,所以这里我想分享的第一个观点就是,身弱之人少逼着自己上进,首先不是说女孩子都是身弱之人,但是从天然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特点上来说,女孩子身弱的多,所以如果你是身弱之人,那男孩子也得记住这个道理。
身弱之人一般比较内向,自我意识强,不太喜欢参与别人的事情,天然的回避争执,既不愿意改变别人的也不愿意被别人改变。喜欢独处,不爱热闹,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看书,听音乐,喝茶,散步,思考等,当然以上这些只是身弱表现出来的现象,身弱之人不能太要强的核心在于,自身体力,精力和心理素质不好,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自身精神能量不强的人。
我们每个人在身体之外都拥有一个精神能量池,身强的人本身抗压能力强,池子大,又因为愿意跟人交流,能够更快的补充正向能量消化负面情绪,心里也不藏事情,当面和人争执完,扭头就放下了,回家倒头就睡,这都是身强人的特点。
而身弱者的能量池就像个漏水的木桶。我认识一个在投行工作的女孩,她每天需要喝3杯美式咖啡才能维持工作状态。去年体检时发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医生警告她再这样下去可能猝死。可她却说:"我们家三代贫农,我不拼命,等着我的就是流水线。"这种将自我价值完全依附于外部评价的思维,正在吞噬太多生命。
最近网络热议的"ICU女孩"事件就是典型。这个985硕士毕业生为了考公务员,连续半年每天学习18小时。笔试面试双第一后,却在体检时查出胃癌晚期。她在病房里写下的最后一条朋友圈让人揪心:"原来拼命靠上岸,是要游向更深的海。"
这些悲剧背后,是整个社会对"奋斗"的畸形定义。我们总在宣扬"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却没人告诉我们:身体不是永动机,精神能量需要科学管理。任正非就曾经反思华为的管理,呼吁说:"我们不能用员工的命来换企业的未来。"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自虐式奋斗"正在被包装成新时代的"政治正确"。日本过劳死赔偿案件中,70%的死者生前都处于"自愿加班"状态。这种"自愿"背后,是整个社会评价体系的扭曲。
那么身弱之人该如何自处?我建议记住三个原则:第一,重新定义成功:上岸不是人生唯一答案。若考研考公只为逃避现实,不如先探索自己真正的热爱。;第二,建立能量管理机制:像保养手机一样保养身体。每天留出1小时“放空时间”,强制断电;用“番茄工作法”切割任务,避免持续透支。;第三,学会"战略性放弃",性格内向不善社交的人,何不深耕技术、写作、艺术等低社交职业,不是所有机会都值得用命去搏。
真正的强大,从不是“克服弱点”,而是“善用特质”。学会尊重身体的节奏,理解精神能量的规律,才能走出"拼命内卷然后透支健康"的死循环。记住:人生是场马拉松,能笑着跑到终点的,永远是那些懂得保存实力的聪明人。我是商业刘言,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