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十载,与你同行

发布时间:2025-05-19 10:04  浏览量:2

3650天的行走,如果从脚下出发,可以通向何处?

10年的生长,如果从当下拔节,又能留下一段怎样的注脚?

从推动学前和中小学优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到促进优质教育成果推广和优质资源共享,再到教育公益活动开展、模范学子表彰、生涯规划指导等惠及学生发展活动,再到“名校+弱校”“城市+乡村”等结对帮扶强梁搭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辐射。

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优促会”)用十年时间,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促进四川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5月8日至9日,优促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第十次工作年会在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举行。整场年会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为”为主题,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名校校长、跨界精英及四川教育工作者等两千多人现场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跃迁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方向与路径,一起见证了这场与教育的十年约定。

近年来,AI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教育在AI时代实现质的飞跃,也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

整场年会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为”为主题,开幕式上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坚守育人初心,培养兼具核心素养与人性温度的“未来担当者”。优促会同步发布十周年成果《对话教育热点》及升级版视觉识别系统(VI),并举办十年发展报告暨答谢会,展现在教育扶贫、国际文化交流及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实践成果。

中国教育学会副监事长、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资深教育专家杨念鲁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在带来智能辅导、个性学习等技术红利的同时,更呼唤教育工作者主动应对三大核心命题。”中国教育学会副监事长、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资深教育专家杨念鲁称,教育变革之路需要全行业以开放姿态拥抱技术革新,更要坚守育人初心,四川优促会十年来在均衡教育资源和AI教育探索方面成效显著,其经验值得全社会借鉴。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于丽

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崔昌宏

此外,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于丽肯定了优促会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推广成果等方面的贡献。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崔昌宏在致辞中表示,年会聚焦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的时代背景,优促会过往在推动教育优质发展方面成果丰硕,“希望其未来继续发挥优势,团结各方力量,参与教育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新路径,助力课程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知远分享《生成式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探索与展望》的清华AI教育实践案例;重庆大学等高校代表、呼和浩特贝尔路学校等小学代表、成都七中等本地学校代表则从大中小学不同视角讲述如何迎接AI时代的具体实践。

嘉祥创新学校校长刘刚介绍,当AI可解答所有技术性问题时,教育工作者更应坚守“算法无法替代人性的光辉”,通过个性化教育和精准教学重塑育人本质。

嘉祥创新学校校长刘刚

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联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知远,成都市技师学院副院长,原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赖石梅、成都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易国栋、成都树德中学校长毛伟、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校长唐佳庆等展开的关于大会主题的圆桌论坛则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大家也在现场达成共识:AI时代,牢记人、生命与教育本真,让技术为教育赋能,教育为技术赋魂。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年会还特别设置了学术沙龙,家长讲座、专题教师工作坊等环节,邀请学前、戏剧、家庭教育等多领域专家开展跨界对话。参会者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不应成为教育的终点,而应成为助力教育公平与创新的桥梁,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1到10,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优促会用一个宣传片进行了诠释。

时间回到2015年,为了打破校际围墙,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市第七中学、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四川嘉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优促会正式注册成立。

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成立大会暨课题发布会

过去十年,作为非营利性地方学术组织,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社会各界的支持鼓励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助力与推动下,协会始终秉持“共治共有共享,互通互助互惠”的办会宗旨,创新实践、积极作为,为促进四川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 2016年9月,优促会荣获“2016年度全国社科联先进学会”称号;

● 2020年6月,优促会被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授予“2019-2020年度全省社科组织先进集体”称号;

● 2023年12月,优促会被2023-2024年度未来之城中国区展评活动组委会授予“杰出区域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

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嘉祥集团董事长向克坚

活动开幕式上,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嘉祥集团董事长向克坚就回顾了协会发展历程。十年来,优促会以“初心、责任、传承”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教育+公益”模式,通过组织名校教师赴小金县等地开展三年制驻点支教,帮助当地本科升学人数从个位数跃升至168人,并涌现出全班40人集体升学的佳绩。

此外,受小金县委县政府委托,经优促会理事会研究,2021年优促会加入到嘉祥集团对小金县的长期教育精准帮扶工作,众多嘉祥系学校以及包括电子科大实验中学、绵阳南山中学在内的会员学校纷纷加入,在助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出租车司机拒收支教教师车费、家长夜行送莴笋等一系列的温暖故事。

教育专家纪大海对优促会的十年工作做了概括,“务实是优促会始终如一的工作基调;创新已成为优促会建会十年来的标杆性特征;优促会的发展策略始终是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开放是优促会始终秉持的办会宗旨;身体力行、力戒空谈是优促会的工作原则。”

开幕式现场

从驻点支教再到研学旅行、专项资助,优促会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帮助大批优秀学子。

比如,四川大学学生在非洲践行公益反哺承诺、音乐教师推动中美教育交流、藏族学生返乡建设家乡等典型案例,也都印证着“传承教育星火”的实践成果。同时协会还创新引入社会力量,通过企业家资金支持与智慧赋能,构建起融合社会需求的教育评价体系,探索出人工智能时代坚守育人本质的发展路径。

至今,优促会已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教育共同体。

十年发展报告暨答谢会现场

十年来累计开展民族地区支教、公益研学等项目百余个,形成“政府指导+名校实践+社会支持”的协同模式。未来将以“教育责任担当”为旗帜,持续深化教育帮扶机制,着力培养具有文明传承意识的新时代人才,让优质教育星火照亮更多求学之路。

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再到未来,它又将会有哪些成长?

自从优促会自成立以来,已经打造出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和教育项目品牌,比如,学术年会、高大衔接、川蜀模范学子、中学生导师制研学旅行、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等,致力于搭建促进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欢迎更多的学校能够积极加入其中。

第六届“川蜀模范学子”助力奖终试暨颁奖典礼现场

如今站在成立十周年的新起点,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方平也对优促会的未来提出了希望,他提到,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实施中,优质教育的促进将面临升级版的使命担当:“一是大力营造优质教育生态,引领教育价值追求;二是全力打造教育创新支持平台,服务学校系统性改革;三是着力建立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优质教育实践的经验推广。”

据了解,优促会提出了将围绕“教育强国”战略,深化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化共享,未来通过系统化资源整合,助力四川教育强省建设,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现代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