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全省第二

发布时间:2025-08-05 08:03  浏览量:2

盛夏的荆楚大地,热浪与干劲交织。

比盛夏更热的,是企业车间里红火的生产场景。美的冰箱“灯塔工厂”里,机械臂翻转腾挪间,一台台高端冰箱鱼贯下线;江瀚新材的数字化中控室里,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实时监控着每一道生产环节;电驱车桥产品被装上货车发往省外客户,“中国车桥第一股”湖北车桥活过来了;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的直缝埋弧焊管飘洋过海,成为沙特某输气项目的“钢铁血脉”……

流水线上的高速运转,奏响荆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今年1至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工业技改投资增幅24.5%,排名全省第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6家,总数达1793家,总量居全省第四。跃动的数字,丈量着荆州工业经济的坚实步伐,龙头企业引领链式发展,技改创新激活发展潜能,精准服务为企纾困解难,折射出这座城市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迈进的坚定。

01

产业链“强筋健骨”

7月6日,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沙隆达基地生产的108吨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农药,在荆州港盐卡港区顺利启用,这是荆州首个大宗农药江海联运“一箱制”外贸出口订单,标志着荆州现代化工企业“破浪出海”抢占国际市场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以来,荆州深度对接融入全省“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主导产业,着力打造“23515”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推动智能装备和农产品加工2个两千亿能级支柱产业,现代化工、新型建材、新能源新材料3个千亿能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医药健康、光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低空经济5个五百亿能级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推进15条重点产业链。

恒隆集团

产业链图谱清晰,安道麦等龙头企业强势发力,锻造产业“筋骨”。

美的“空冰洗”带动124家配套企业发展壮大,智能家电产业形成了从一颗螺丝钉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3个百分点;华鲁恒升、云图新能源材料、史丹利宜化新材料三家企业持续发力,贡献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约2.1个百分点;以红叶针织为龙头的350多家婴童装企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采购、织布、染色、裁剪、印花到成衣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婴童装产业,创造了全国婴童装销量“八分之一”的产业奇迹......

聚焦产业链发展,扩大供需对接。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企业参加省新能源汽车“双百跃升”活动、“长江车百链”供需对接会,赴上海纺联春季联展对外展示荆州纺织产业发展成绩,积极承办全省产业链对接活动,以本地为中心串联起周边地区。

“我们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上下游产品、增速、产值规模、所属产业链进行全面摸底,对近两年全市各细分行业成长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牵头起草了《荆州市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行动方案(2025-2035 年)》,”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7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2110家;到2030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迈上60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600家;到2035年,具有荆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02

智改数转添动力

上半年,全市新增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达16个,累计数、新增数均居全省第2;工业技改投资以24.5%的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实施技改项目299个。

数据的背后,是荆州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是一个个车间里的“智变”——从人工操作到机械臂精准作业,从纸质台账到云端数据调度,技改投资的持续攀升正在将“技术投入”转化为“效率红利”与“成本优势”。

智翔机械打造的“5G 智能机器人工厂”,凭借全自动化产线实现零件加工到组装的全程无人干预,再结合云端数据分析优化排产,不仅让月产能2000件飙升1.7万件,还使人力成本直降50%。

智能工厂车间

湖北赛利恩特石油科技借助云平台实现全球订单智能调配,库存周转效率提升40% 的同时,年产能也从2万套突破至15万套。

神明汽配对“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重力浇铸车间”完成改造后,通过显著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优化作业环境,让全产线生产效率跃升30%以上。

技改投资的“乘数效应”,还体现在政策红利的精准落地。

荆州通过“技术专项贷”“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推动有总融资需求的22个项目入围工信部推荐名单,累计入围72个项目,涉及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贷款需求125亿元,授信合同金额达103亿元;兑现2024年荆州市实施“四大工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亿元,精准惠及企业200余家/次;加大对“科技副总”的支持力度,对省选派到我市的“科技副总”给予一定配套奖励资金;强化制造业中试平台的培育,成发科技湖北省废塑料再生利用中试平台和长江大学湖北省先进光子材料与传感器件中试平台入选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7家平台入围省级培育公示名单。

法雷奥公司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正是荆州“23515”现代产业体系中“绿色智能引领工程”的生动实践。

24.5%的技改投资增幅,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产业链韧性的“技术基石”——它让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更具底气,在市场竞争中更有活力,为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3%的增速注入了最硬核的“创新动能”。

03

精准发力优服务

“国外客户急需工程师出境解决技术问题,手续能否尽快办理?”接到企业的紧急来电,市经信局企业发展科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请求加急办理。

短短两天时间,工程师就拿到了出境手续,顺利赶上客户的维修窗口期。这样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事情,在市经信局早已是常态。

看产线、看产品,问需求、问对接,今年以来,全市党员干部深入贯彻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将素质提升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深入基层、走进车间,为企业打通堵点难点痛点,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提升个人本领。

荆州经开区为解决企业员工出行问题,重新调整10条微循环线路,延伸优化2条常规线路,新增1条常规线路,重点覆盖豉湖路、深圳大道、东方大道等企业聚集区和交通薄弱区域,填补部分区域公交服务空白。

“荆州市惠企直达服务平台”完成功能升级,新增智能问答、惠企政策自动抓取等功能,可更好满足企业需求。

精准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今年初的遍访规上工业企业活动,收集的913条问题里,755条已办结;“鄂融通”平台覆盖面不断扩大,注册企业超5.4万户,授信11.77亿元,放款9.87亿元。服务的速度与温度直接转化为生产的进度与效益,今年上半年,32家企业“由负转正”、重点企业产值波动率不断收窄。

时光行至年中,荆州工业经济以创新为楫、实干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龙头引领驱动的产业升级、智改数转催生的技术赋能、精准服务构筑的环境保障,三者协同发力,既彰显出 “23515” 现代产业体系的实践成效,也正为荆州这座千年古城注入崭新的时代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