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爱护自己的脚,要比爱护自己的手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5-08-05 10:53 浏览量:2
动脉粥硬化性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的程度会逐渐的加重。
年龄是导致血管动脉中硬化性改变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则是促进这一疾病快速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我们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是针对这些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来执行的。
有一些老人本身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也异常,而且没有吸烟酗酒不良嗜好,但仍然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例如脑卒中、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肾脏疾病等等,主要因素就是年龄相关。
由于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组织器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作用于全身的动脉血管,脚至心脏的血管距离最长,相应的会有更大的概率发生动脉粥硬化,当发生动脉粥硬化性狭窄之后,由于距离心脏最远,因此最容易发生缺血的就是脚趾头。
下肢动脉血管会随年龄增大逐步发生管壁硬化及管腔内斑块增生,从而导致动脉管腔内狭窄甚至闭塞,使血液无法通过动脉系统顺畅地到达肢体远端,而出现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的一种疾病,医学上将其命名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是一种老年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病人。它与心梗、脑梗属于同一类疾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组织缺血的疾病。
而双手由于距离心脏相对不是很远,且侧枝代偿能力很发达,因此双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的概率比双脚要低的多!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格外的关注自己的双脚,注意保养,防止双脚出现损伤,对于严重下肢血管动脉粥硬化性闭塞的患者,由于双脚的血管很差,一旦双脚皮肤破损后,则很容易形成溃疡且创面不愈合,甚至感染,有截肢的风险。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早期的典型症状。
在患者休息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但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之后,而出现双下肢的无力、疼痛、酸胀等症状,休息之后症状缓解,当再次行走之后症状再次出现,称作间歇性跛行。
- 上一篇:王德峰:守护思想,就是守护良知
- 下一篇:滕州:成功打掉一非法改装“电摩”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