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在宴会中差点将人打瞎眼,李世民怒道:你想学韩信吗?

发布时间:2025-07-07 18:00  浏览量:3

如果要问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哪一位武将,尉迟敬德已经是上榜的候选人之一,而且还是排名相当靠前的那一位。尉迟敬德虽然进入秦王府比较晚,但是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在李世民登基摇摇欲坠的时候狠狠往上推了一把。但是物极必反,如此大功劳的尉迟敬德后来也有些飘飘然了,在宴席上竟然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气得李世民对他骂道:怎么着,你真想学韩信呐!

尉迟敬德并非李世民的“老班底”,而是来自其对手刘武周的阵营。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尉迟敬德最初效力于刘武周麾下大将宋金刚,以悍勇闻名。而宋金刚被李世民在河东战场上以坚壁清野、疲敌之策而打败。就在宋金刚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尉迟敬德据守介休城挡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面对尉迟敬德的防守,李世民没有选择强攻,而是派遣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入城劝降。面对刘武周已经大势已去而李世民又这么有诚意,尉迟敬德经过一番考虑,最终还是决定打开城门投奔李世民。

尽管在一开始的时候,军中很多人都对尉迟敬德不放心,但是李世民力排众议,给予尉迟敬德充分的信任,下令让他统领旧部。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久之后李世民率轻骑探查敌情,陷入王世充大军的重围。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正要对李世民下手时,尉迟敬德跃马而来救驾。

史书载尉迟敬德“善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其勇猛近于传说,甚至有野史演义称他手中铁鞭一挥,能裂石开山,虽为夸张,却也折射出他在当时人心目中“万人敌”的形象。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玄武事变当日,尉迟敬德全副武装,紧随李世民左右杀向皇宫。

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入埋伏圈,双方厮杀骤起。在交战中李元吉曾试图以弓弦勒杀李世民,危急时刻,又是尉迟敬德拍马赶到,厉声喝退李元吉。

混战中,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李元吉则死于尉迟敬德箭下。而此时东宫和齐王府卫队闻讯赶来,猛攻玄武门,情势万分危急。

尉迟敬德当机立断,迅速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高高举起,展示给正在攻门的东宫、齐府兵将看,于是“建成、元吉左右见首,并惊散”。

李世民看到既然尉迟敬德这么生猛那么最重要的那件事就交给他去做吧。尉迟敬德“擐甲持矛”,直接闯入李渊所在之处。李渊惊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尉迟敬德答:“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紧接着,尉迟敬德再次发挥自己的粗人本色,直接要求李渊下旨,令诸军皆受秦王节制。在一身血迹的尉迟敬德面前,惊魂未定的李渊迅速颁布了诏书,将兵权授予李世民,秦王李世民也完成了太宗李世民的关键一步。

李世民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论功行赏,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并列第一,赐绢万匹,并获赐齐王府的全部金银财宝和器物。他被封为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官拜右武侯大将军,实封一千三百户,位极人臣。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表彰开国功臣,命阎立本绘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尉迟敬德位列第七,这是对他功勋和地位的官方最高定论。

然而尉迟敬德是个武夫,李世民这么一捧他就飘了。李世民有一次在庆善宫设宴,尉迟敬德因座位安排不满,勃然大怒,当众质问:“汝有何功,合坐我上?”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下首,好心劝解,竟被尉迟敬德挥拳打中眼睛,几乎瞎掉。这一次,太宗真的动怒了,他当场中止宴会,将尉迟敬德召来,直接对其做训斥道:我之前看到汉高祖诛杀功臣(如韩信、彭越),常觉得他刻薄寡恩。所以总想保全你们这些功臣,让子孙后代都能共享富贵。但你“居官辄犯宪法”,怎么你小子还真想当韩信呐!

尉迟敬德这番敲打心惊胆战,他再怎么没文化也听说过韩信的故事,这让沉浸在功勋荣耀中的尉迟敬德猛然惊醒。

从贞观十七年凌烟阁画像之后,尉迟敬德就“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从此尉迟敬德不再热衷权力,主动远离朝堂纷争,在家中沉迷于炼丹修道,享受奢华但封闭的生活,谢绝宾客,长达十六年之久。

唐高宗显庆三年,尉迟敬德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七十四岁。高宗为之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及朝集使皆赴宅吊唁,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