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名人 (补)四百四十 沈璋
发布时间:2025-07-07 16:59 浏览量:4
沈璋(1090年-1149年),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今河北涿鹿)人,金国大臣。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沈璋原为辽国人,早年原本准备考进士,但遇金兵入侵,局势动荡之下,便没有机会参加进士考试。
金太祖天辅五年(1121年),金将完颜忠(迪古乃)率军攻至上谷(今河北怀来)时,沈璋与好友李师夔谋划,欲开城迎接金军投降。李师夔道:“一城百姓的性命便在此举了。”沈璋道:“你说的对,但城中的军民不同意怎么办呢?”
李师夔便率十多名亲信出城,见到了金兵将领耶律余睹,与之约定献城投降以换取金兵不入城、不劫掠。次日,金军选拔守城官员,众人都推举沈璋,他却坚决推荐了李师夔。金国朝廷遂任命李师夔为武定军节度使,沈璋为节度副使,后升任太常少卿,又改任鸿胪卿。
后来,沈璋因其母去世离职服丧,丧期未满便被重新起用为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授卫尉卿,曾随军南下攻宋。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被攻破后,众人争相抢夺财物,唯独沈璋分毫不取,仅运回了书籍数千卷。
太行山抗金义军攻陷潞州(今山西长治),杀害知州姚璠。金军平定叛乱后,命沈璋暂代知州。他到任后,便招回流亡百姓,赈济饥饿贫民,收殓横尸妥善安葬。不久,民生便恢复安定。
当初,抗金叛军盘踞时,潞州有七百名士兵受牵连,被判连坐处死,元帅府曾下令沈璋全部诛杀,他却拒不执行。元帅府大怒,召他斥责并欲杀之,左右官员惊恐失色,沈璋却面不改色,从容回应道:“招抚流亡、安顿存者,是我的职责。这些人本无叛心,只是被贼寇胁迫不得已从逆,因此招抚后便归返朝廷。如今若杀他们,等于屠杀降者!若对大众有利,我沈璋死而无憾。”
元帅怒气渐消后,召集潞州士兵宣告道:“我本欲杀你们,现因你们长官求情而赦免。”士兵皆感动泣拜离去。金国朝廷嘉奖沈璋有胆识,遂升其为左谏议大夫、知潞州,百姓为他为他修建了生祠。其后,沈璋调任知忻州,又改任太原府同知,加授尚书礼部侍郎。
当时,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张觉聚众盘踞山谷劫掠州县,招降时却拒不服命,说道:“从前投降者皆被杀。如今用好言诱我,不过是想杀我。除非沈侍郎亲口承诺,我才相信。”金国朝廷遂命沈璋前往招抚,张觉当日便即归降。
此后,沈璋曾历任尚书吏部侍郎、西京(今山西大同)副留守、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同知,后升任利涉军节度使,又任东京路(今辽宁辽阳)都转运使,改镇西军节度使。
金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年),沈璋因病而辞官,不久去世,时年六十岁。后因其妻为太子保姆,而被追赠为银青光禄大夫。
沈璋爱民如子,敢于担当,接管刚刚经过战乱的潞州时,招抚逃亡百姓,赈济困饿之民,使百姓的生活迅速安定下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挽救士兵的生命,他不顾个人安危拒不执行上司斩杀罪卒的命令,因此深得众望,得到朝廷和百姓甚至盗贼的认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关注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