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再次不宣而战,20余次轰炸3座港口,转头自家装甲大军遇袭
发布时间:2025-07-08 01:17 浏览量:2
虽然伊以停火协议已经生效,但中东局势远未到平息的时候。以色列再次不宣而战,对他国实施空袭,但转头就发现,自家装甲大军遭遇袭击,损失惨重。而且,以色列打破了持续多年的规则,开始扩大征兵范围,他们的实际损失是否远超公布的情况?
当地时间7月6日,以色列出动大批战机,对也门实施了空袭。这场代号“黑旗”的行动,进行了总共20余次,3座港口遭到打击。以防长伊扎克·卡茨还声称:“任何试图袭击以色列的人,都将受到伤害”。然而,从今年3月起,胡塞武装已经对以色列发射了309枚导弹和巡飞弹,即便美国也下场实施多次轰炸,也没有遏制这个情况,反而被逼得签署了停火协议。因此,胡塞武装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不会停止。而且就在以色列空袭也门之际,哈马斯在加沙展开行动,再次上演了“反坦克体操”。巴勒斯坦战士向坦克冲锋,将炸弹放在以军梅卡瓦坦克上面,成功将坦克炸毁,逃出来的以军士兵也遭遇集火。但即便是这种情况,以色列也只承认一名坦克兵阵亡,其他4人受伤。
然而,以色列的真实伤亡情况,其实已经掩盖不住。因为就在7月6日,以色列“极端正统派”(哈瑞迪)收到了征兵令,足足有5.4万份。而且,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态度非常强硬,他直接批准了300个监狱名额,表示逃避兵役者将被逮捕。以军还设立了一个特别警察连,用于处理征兵和逃兵役的情况,这就很像乌克兰“强征壮丁”。要知道,以色列建国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哈瑞迪作为“宗教经典解释权的权威”,认定该国是否存在。因为犹太人本身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信奉犹太教的族群。因此,获得“宗教依据”,对以色列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在建国之初,给了哈瑞迪很多特权,包括“不用服兵役”。但现在,以色列撕毁了当年的承诺,对哈瑞迪征兵,可见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然而,以色列的做法可能是压倒自己的“最后稻草”,因为哈瑞迪人能够树立足够的向心力,但以色列政府不能。现在的以色列,很多人都是移民后裔,他们虽然自称犹太人,但大部分人都不记得犹太教的教义,甚至一些人连希伯来语都不会说。如果不是哈瑞迪传承了希伯来语和犹太教义,以色列恐怕连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都定不下来,其内部很难融合在一起。而且,哈瑞迪人的存在,还能帮助以色列维持与本地盟友的关系,比如德鲁兹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以军服役。如果哈瑞迪被征兵,那么以色列的“国本”将被动摇,内部的裂痕将进一步扩大,一系列问题将“撕毁”这个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依然不想结束战争状态。在7月6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再次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与哈马斯停火,换取被扣押人员的释放。示威者明确表示,内塔持续发动战争,就是想要保住总理地位,这只会让以色列被推向无底深渊。然而,内塔对这些情况无动于衷,他在哈马斯接受停火方案的情况下,又以“不接受部分条款”的借口拒绝同意停火。而且,内塔还在7月7日启程前往美国,寻求特朗普政府的援助。如果美国决定进一步支援以色列,那么中东局势将进一步升级,战火还会在这片饱受折磨的土地蔓延。届时,域内所有国家都会受到影响,包括以色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