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的教师难做,到底难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07-08 08:07 浏览量:5
希望各年级各科目的老师出来具体答疑一下,越具体越好,以及针对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好的建议或者设想。
教学之外的“隐形任务”越来越多,你能不麻?
1.从笔者相对熟悉的“文明校园”评选来说起。
“文明校园”的目的不仅在于赋予学校一个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性的评价标准,推动学校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实现内涵式发展,对学生成长、教育生态乃至社会文明都具有深远影响。
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呢,参评学校对考评机构,或者说学校里推动参评的负责人和考评者个人是否能有效沟通,是评价的关键。这也是东大特色科层制考核体系的一大特色,你只要搞定负责考评的人,你就能评上。
受“唯指标、唯荣誉”的教育评价惯性影响,“文明校园”称号与分管副校长甚至校长本人的考核、晋升挂钩,进而简化为“政绩工程”。
笔者曾参与某年“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评选过程,负责协助牵头部门工作并给本部门负责的部分打分,具体过程不详谈,只提几个现象
学校的负责人的个人成长轨迹和职业阶段很重要,是从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调入,还是跨校交流任职,或者是本校逐步成长,年龄资历几何?近几年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是否有贵人的关系要维护?
另一方面,能够左右考核结果的个人,通常为当地某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有一定的跨领域社会活动能力。而一些学校的负责人本来就有意愿和社会上各类有力人士交往,毕竟在学校之外,他们也是普通人,遇到问题也需要帮忙。
2.学校负责人的必然选择。
任何系统对成员的激励要么升职/去更有资源的岗位,要么发更多的钱,偏偏在学校负责人这个岗位上这些都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借助自己对学校的掌控力和社会各界相关人士交换资源这种事情,无非是各个学校负责人做的多与少的问题,没有不做的。
中等偏上学校的负责人的社会价值普遍不高,在同一社会阶层的行业序列之中处于最次的那部分(排除个别牛校),这一行的要害就是将行政权力资源作为通货进行出租置换,手上没东西跟人家换,单纯做单位的米虫是最没出路的一种活法。
特别是作为毛细血管末端,不是你学校负责人才有这些本事,教育局、其他部门实体,乃至体制外很多牛鬼蛇神都有你不知道的关系网,他们用起能量都能传导到学校,实际效果一点儿不比就直接领导小。
3.年轻教师的困局
一个基层缺乏正反馈的系统,毫无根基的年轻人被上位者一次又一次的画饼和欺骗,最后疲惫不堪还被一脚踢开才是常态,许多小关系户也难逃此结局。
现在政策变化快,人事变化快,从主要负责人到中层都没什么长期预期,大家都是抱着混一笔是一笔,管它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的心态,更加自保和短期行为。
所谓熬到大佬/跟对人之类的傻话么,很多人所谓的长期规划只是幻想,许多学校负责人自己都朝不保夕,还让你慢慢熬上去或者跟上去?不存在的。
至于到底能不能靠技术吃饭,我有点悲观但我希望能。
- 上一篇:成武人 本周末高温继续 注意防护!
- 下一篇:潜入机械臂赛道 节卡机器人苦候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