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送孝子,换来子孙荣华富贵
发布时间:2025-07-08 16:54 浏览量:5
明朝成化年间,江西有个秀才名叫孙彦章,出身书香世家,祖上传下来一套精妙的堪舆之术,读书之余经常四处游历,寻找风水宝地。
有一年,他到湖南道州一带游玩,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
正当他仔细推演时,走过来两个人,一个衣着华丽,像是个财主,另一个手里拿着罗盘东瞧西看,应该是个风水师。
风水师领着财主左看右看,说道:“这地方不怎么样。”
孙彦章心里暗暗嘲笑他的无知,走上前和两人攀谈。原来这个财主是城里的富家子弟,名叫郑钰,风水师名叫吴三奇。
吴三奇听说孙彦章是江西人,问道:“江西有很多风水大师,不知道老兄对堪舆之术是否了解?”
孙彦章看不起吴三奇,有意炫耀,聊起了堪舆之学,令他大开眼界,连忙说道:“先生的功力远在我之上,请到郑相公家坐坐吧。”
郑钰见他对孙彦章如此推崇,便将他请到家里,安排了房间住下,每天好吃好喝招待。
住了一段时间后,孙彦章想把那块风水宝地的事告诉郑钰,可转念又想,没有大福气的人是承受不起那块地的,看他的样子,不像是个有福气的人,所以迟迟没有说出来。
郑钰的岳父名叫萧乃谦,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打算给已经过世的父母迁葬,四处寻找风水大师,他便推荐了孙彦章。
孙彦章不但会看风水,还会相面,见萧乃谦模样周正举止优雅,是个忠厚长者,是有大福气的,儿孙将来一定能大富大贵,就把那块宝地告诉了他。
萧乃谦大喜过望,立刻以高价买下了那块地,并请孙彦章点穴开圹。
迁坟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孙彦章对萧乃谦说道:“这块风水宝地,只有福德深厚的人才承受得住,老爷虽然是难得的大善人,可是天意难测,万一有违天意,一定会降下灾祸。老爷不如在墓穴里住上一夜,如果上天不答应,肯定会有所警示。”
萧乃谦听了他的建议,晚上带着儿子住在墓穴里,上面盖了一张芦苇席。
三更时分,父子俩忽然听到外面有动静,从芦苇席的缝隙向外看去,只见一群兵勇慢慢走来,领头的是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
萧乃谦大吃一惊,心想这深更半夜的,又是在荒郊野外,从哪来的这一群官兵呢?
就在他疑惑不解时,将军停下马来,呵斥道:“这是何孝子的地,你是什么人,竟然敢随意占据?来人,速速将他擒拿!”
父子俩吓得魂不附体连连叩头,萧乃谦战战兢兢说道:“小人本就担心这块宝地不属于我,既然将军下令,我马上就出来。”
将军说道:“知道你是个忠厚长者,如果你能找到真正的孝子,帮他安葬亲人,本帅不但会饶了你,还会另外赐你一块好地。不过这里必须马上封起来,不要让灵气散漏。”
话刚说完,将军和士兵瞬间消失无踪,父子俩瘫软在地,迟迟不敢起来。
天亮以后,父子俩回到家,把事情告诉了孙彦章,立刻把已经挖好的墓穴封上,四处寻找神将所说的那位何孝子,却一直没有找到。
这天,孙彦章一个人到城外闲逛,天上突然下起暴雨,看到不远处有一家米店,赶忙跑过去躲在屋檐下。
傍晚时分雨势减小,米店里的雇工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准备离开,却有一名年轻人还在舂米,孙彦章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不回家。
年轻人一边舂米一边说道:“我母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我想多挣一些钱,给她买肉补补身子。”
孙彦章询问他的姓名,年轻人说姓何,名文汇。他心里一惊,心想:“难道他就是一直要找的何孝子吗?”
为了看看他是否真的孝顺,等他舂完米,孙彦章说天黑路远回不了家,想在他家借宿一晚。
何文汇欣然答应,孙彦章当即拿出五两银子,说是住宿钱和饭钱。
何文汇看他拿出这么多钱,很是惊讶,说道:“只是住一晚,哪用得了这么多银子?”
孙彦章说道:“我看你是个孝子,剩下的你拿去孝敬母亲。”
何文汇坚决不要,说道:“无功不受禄,我虽然穷,可也读过几年书,懂得礼义廉耻,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怎能因此贪占先生的钱?”
孙彦章执意要给,何文汇只拿了一两银子,买了一些酒肉。
孙彦章来到何文汇家,发现他家确实贫困,院子很小,只有两间低矮的房屋,里面那间给母亲居住,他和妻子住在外面,还分出了一半做厨房,虽然房屋狭小,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何文汇先去禀告母亲,说是有客人借宿,何母立刻让儿媳妇煮茶招待。
何文汇对孙彦章说道:“我家没有多余的屋子,我让媳妇住到母亲屋里,委屈先生和我挤一挤,希望先生不要嫌弃。”
孙彦章说道:“客随主便,只要有地方住,不至于露宿街头就行。”
何文汇的妻子端来茶水,他又让妻子把刚才买的酒肉收拾好端上来,说道:“先生慢用,恕在下招待不周。”
说完他就急忙进了里屋,孙彦章跟了进去,从门帘往里看,只见里面的桌子上摆着两个碗,碗里有肉有汤。
夫妻俩扶着母亲坐下,母亲吃饭的时候,两人就在旁边侍候。等母亲吃完饭,妻子撤下餐具,何文汇亲自服侍母亲洗手洗脸。
等把母亲扶到床边坐下,夫妻俩才开始吃饭,吃的只是窝头和腌菜。孙彦章看在眼里,深深佩服他能如此孝顺。
何文汇走出来,看到他已经吃完饭,又端上茶来,说道:“被褥已经准备好了,先生一路辛苦,早点休息吧,不必等我。”
孙彦章点点头,何文汇说完又进了里屋。
孙彦章又过去看,见他靠在母亲身边,讲了一些街上发生的趣事,母亲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后来母亲困了,妻子帮母亲整理好床铺放好枕头,他扶母亲躺下,轻轻为母亲按摩。
等到母亲睡着了,听到母亲均匀的呼吸声,他才小心翼翼站起来,脚步很轻,生怕发出一点声音惊扰母亲。
孙彦章被何文汇的孝心深深折服,认定他就是神将所说的何孝子,等他出来后,询问他的父亲是何时去世,是否已经安葬。
何文汇一听这话,立刻流下泪来,说道:“家父已经去世四年,都是我不孝,挣的钱只够养活母亲,没有多余的钱安葬父亲,棺椁至今还寄存在庙里,一想起这些就心如刀割。”
孙彦章看他哭得这么伤心,安慰道:“你也不要太自责了,我现在借住在萧乃谦萧员外家,他有一块不错的地,我可以求他把地送给你,用来安葬父亲,安葬的费用我也可以帮你出。”
何文汇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说道:“我和先生素不相识,怎么敢接受如此厚恩,而且那块地既然已经有了主人,即使先生可怜我,恐怕萧员外也不会肯吧?”
孙彦章说道:“这你就不必担心了,萧员外为人慷慨,乐善好施,他要是知道你这么孝顺,一定会答应的。这几天你不要出门,我办好之后就立刻来找你。”
何文汇立即跪倒在地,哭着感谢道:“如果先生真的能帮我安葬父亲,我们夫妻永生永世不忘先生恩德,纵使今生无法报答,来世也一定结草衔环,报答先生大恩。”
孙彦章赶忙把他扶起来,又安慰了他一番。
天还没亮,孙彦章就醒了,发现何文汇不在家里,等到天亮后,才看到他端着一碗汤团从外面回来。
孙彦章问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出门,他说是母亲想吃汤团,所以四更天就进城去买。
孙彦章心想,这里离县城不算近,一来一回要走二十多里路,因此更加钦佩他的孝心。
回到萧家后,他立刻把事情告诉了萧乃谦,萧乃谦听后大喜,说道:“没想到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孝子,既然是上天的旨意,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这就帮他安葬父亲。”
三天后,孙彦章和萧乃谦带着地契来到何文汇家,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院里传来凄厉的哭声。
两人进去一问才知道,孙彦章走后,何文汇的母亲突然得了急病,药石罔效,已于昨晚驾鹤西去。
何文汇看到孙彦章带着萧乃谦来,以头抢地哭得撕心裂肺,两人赶忙把他扶起来好生安慰。
萧乃谦立即帮他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材,将地契送给他,孙彦章为他选好了日子,帮他将父母安葬,一切费用都是孙彦章出。
安葬好父母后,何文汇带着妻子登门感谢孙彦章和萧乃谦,大恩无以报答,希望能到萧家做奴仆来偿还。
萧乃谦说道:“你是个孝子,这都是上天的庇佑,老夫怎么敢贪天之功?”
接着两人就把来龙去脉告诉何文汇,萧乃谦对他说道:“你是个大孝子,老夫想和你结交还来不及,怎么敢委屈你当奴仆?”
听说他家里只有两间茅草屋,萧乃谦想让他搬到家里来住,保证他从此以后不会再为生计发愁。
何文汇哪敢再接受,再三推辞,但萧乃谦执意邀请,他最终还是答应留了下来,萧乃谦让他负责管理田产。
一个多月后,萧乃谦对孙彦章说道:“当初神明答应过我,等我为孝子安葬亲人后,就会另外送我一块好地,现在全都应验了,可神将说的好地又在哪里?”
孙彦章说道:“在下虽然不是靠看风水谋生,不过既然这件事是因我而起,那就交给我来办吧。神将答应了员外,就一定能找到那块好地,希望员外不要急于一时。”
萧乃谦说道:“这事确实急不得,先生慢慢找。”
从这以后,孙彦章每天外出寻找风水宝地,把周围的山林田野都找遍了,以致于身心俱疲,可还是没有找到。
两个月后的一天,孙彦章路过何文汇父母的墓地,站在高处徘徊眺望,突然发现几丈之外隐隐有一条龙脉。
循着地势找过去,果然找到了一条真龙,与安葬何文汇父母的那块地出自同一源头。
他又仔细观察推演,发现虽然这条龙脉比起何文汇的稍逊一筹,但也能让人富贵绵长,立刻让萧乃谦买下了这块地。
选了吉日帮萧乃谦的父母迁葬后,孙彦章觉得离开家时间也不算短了,而且马上就是科考之年,于是向他辞行。
萧乃谦送给他一千两银子,他坚辞不受,说道:“之前我就和员外说过,我是读书人,不靠堪舆术谋生,员外还是拿这些银子救济贫民吧。”
萧乃谦不再勉强,摆下酒宴为他饯行,何文汇夫妻俩一直把他送到十里之外才回。
也许是因为帮助了大孝子,在来年的乡试中,孙彦章一举中第,得了第二名亚元,转过年来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
萧乃谦迁葬父母后,生意兴隆富甲一方,几年后儿子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官至巡抚,既富且贵。
何文汇的子孙更是不得了,孙子考中探花,官至礼部侍郎,曾孙进入翰林院,多次担任科举主考,福泽延绵至今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