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w招不到应届生?港理、同济、浙大入局人形机器人高薪赛道!

发布时间:2025-07-08 18:12  浏览量:4

2月以来,宇树科技、蚂蚁集团等多家企业都对外发布招聘信息,岗位涉及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工程师及各类算法工程师,月薪在1万元到8万元不等。

而本周在浙江大学内的一场招聘会上,39家单位的1000多个岗位中,不少就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

上海某人形企业甚至打出“应届生三年年薪50万起,配股票期权” 的宣传海报,引得学生们挤破头围观咨询。

上述消息来自中国新闻网,提及的是从去年开始愈炒愈烈的人形机器人赛道

翻开招聘网站,随便一个岗位目前都能开出70w-300w不等的年薪标准。

宇树亟需高级人才,内推成功都可奖励万元!

BOSS直聘检索“人形机器人”,随便弹出的岗位都很高薪

C同学给康石石团队的老师报喜

C同学还在康石石这儿学习的时候就喜欢捣鼓些机械类的设计。当时他用来申请港理的那本作品集,做的就是用在电竞体育上的脑电波头戴设备以及机器蛇(还拿到了不少奖)。

C同学当时的作品集项目

凭借足够硬核的项目,顺利入读港理的智能可穿戴技术专业。顺带一提,C同学并不是从什么高起点起跳,他本科既不是985也不是211,能走到现在全凭个人实力够硬。

在港理,C同学充分接触元宇宙、HCI、IOT物联网等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平时有空就喜欢捣鼓硬件方面的完整能用的产品,从电路开始学起,买了焊台、线材、各种传感器,一点点弄懂怎么搭起来

同时还一手抓实习——入职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之前,他一共参与了4次实习,期间积累了关于机械蛇、机械臂、智能健身器械、人形机器人……等各类实际设计产出经验,不断打磨硬件+产品的技术应用。为后面正式求职奠定了基础。

C同学在实习时与英特尔开发团队对接,提供图片

“这几年也能明显感觉到,不少企业其实都挺缺人的,特别是像人形机器人这种新赛道。以前没几所学校有专门的课程,也没那么多企业做这类产品。等这个方向一火,很多公司回头一看,发现根本找不到真正有经验的人。这时候谁手上有一点相关项目经历,机会就来了。”对此,C同学分享道。

的确。当下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呈现“创业公司主导,科技巨头渗透”的格局。

上游零部件制作很多还依赖进口,加速国产化制造成为关键。中游制造也呈初期阶段,虽然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系列、小米CyberOne等产品已进入工厂实测阶段,但量产规模仍处早期——特斯拉计划2026年量产,优必选预计2024年底小规模交付。

小米CyberOne,2022年便已经公开亮相,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

人形机器人赛道之所以发展的这么“急”。是因为它解决的实际上是未来全球制造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将从2020年的65%降至2050年的58%,日本、中国、德国等工业大国劳动力降幅高达22%-27%。

因此国家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聚焦攻破人形机器人核心制造技术;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全球产业规模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等待产品及相关技术完善后,其商业化也将提上日程,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千家万户,为民众生活赋能。

Unitree G1 宇树科技

而设计师在里面又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呢?对此,国内外诸多头部高校的设计学科做出了即时解答——

同济大学

图源:TJSIC同济中意学院

设计学生可报系统设计与智能创新硕士专业,其下又划分两大研究方向,分别是:智能体与创意工具设计、与智能交互与机器人设计

而后者主要聚焦智能交互系统与新型机器人形态的设计,探索人工智能与物理交互界面在现实中的使用与体验。

今年康石石学生也成功入营了同济中意学院,预祝大家保研顺利!

偏向于人机架构与机器人形态的设计。从这方面来说,非常适合机械学基础没那么夯实的设计生报名。与之相反的是浙大

浙江大学

浙大工程师学院下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今年也更改了研究方向。由“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与创新设计项目”,更改为“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项目”。

浙大机器人研究不止工程师学院,计院和软院也做 MagneDot 第一学生作者:浙大计算机学院设计学博士生樊亦涛

康石石24届学员L同学 作品集项目 保研 浙江大学 工业设计工程

当然,敏锐嗅到“行业格局”即将迎来巨变的也不仅同济和浙大,全球范围内的顶尖高校教育都正在更新,同学们可以留学探索新专业的机会也更多:

如上文提到的C同学就读的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可穿戴技术,就是其一,第一届毕业生现在已经开始入局新蓝海了。其余如香港大学的IDT、伦艺CCI的创意机器人、皇艺的Robotics Lab、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设计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硕士、哈佛大学的MED、帝国理工学院的设计工程……等等,还有很多跨学科设计专业,同学们都可以申请。

康石石学生L同学 作品集智能工业建筑项目 获 宾夕法尼亚大学 设计: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 MS 加州大学洛杉矶 offer

直白讲具身机器人发展到目前这个初级阶段吧,它对工业设计师人机交互的岗位需求量会比其他设计专业更多一些。

宇树科技-工业设计岗位 图源:BOSS直聘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角度,和一般的产品相比,它的专业属性更强一些。具体而言:

1、卷外观设计

现在绝大多数公司对工业设计的岗位需求还是在卷外观。小一些的企业会有很多人兼做结构和外观,规模大了后二者是分开的。

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多关注业内不同厂家的人形外观,除了像现在做的好宇树、小鹏、特斯拉、众擎以外,还有波士顿动力、逐际动力、智元等等。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2、懂一些机械结构

更具优势。如果有机器人或者机械相关的项目多接一接。现在大部分企业以研发为主,做消费市场的少。

具体来说,要熟悉机器人形态与结构设计。它要仿真、拟人,从春晚原地站着不动的东北秧歌天团,到未来要能跑能跳。所以我们要掌握仿生设计,如人体关节运动范围、动物运动姿态参考;还要熟悉机械约束,里面的舵机布局、线缆走线、散热设计都要怎么搞。熟练掌握SolidWorks(结构设计)、KeyShot(渲染)、Blender(动态模拟)的软件使用技巧。

AMBIDEX双臂机器人 设计:N Robot

其次是熟悉其材料与制造工艺,重实用性,设计师要考虑的更多是整体材料的强度和轻量化,以及整体形态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

图源:金刚圈

3、准备好一本高质量求职作品集

建议同学们针对人形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可穿戴外骨骼设计都要有所涉猎。

康石石学生C同学 获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交互设计 MSc offer

或者如M同学这样直接制作机器人。当然没有这样硬核的研究兴趣的话,同学们也可以走外观设计路线,做出特斯拉Optimus的极简工业风、波士顿动力Atlas的机械感设计那样的感觉。

康石石学生M同学 获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工程+CS BS offer

人机交互其实目前也主要服务于人形机器人这个载体,围绕多模态交互设计出发。比如语音交互,熟悉唤醒词设计、声纹识别;视觉交互,设计机器人眼动追踪、表情系统;触觉反馈,如气动触觉方案的应用等。

康石石学生Y同学 获 欧盟EIT 人机交互 MSc offer

不过研发这事一时一变,当机器人研发到一定较为成熟阶段,它走入消费市场后,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其实同学们提前多接触一些技术强度上的知识,对未来竞争更加有力。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聊。

其他设计专业在未来可以入局

或许就在不远的2年、5年甚至10十年内,机器人市场对设计的需求会不仅局限于产品开发,而大量作用于视觉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甚至是时尚设计、游戏设计等等,其他专业的同学并非没有机会

有人说:“当人形机器人跨越L3级智能门槛,人类将见证首个万亿级机器人市场的爆发。”万亿不万亿的,听得离我们的生活怪遥远的。但肉眼可见的是一个新兴产业迅速诞生并崛起,是否及时抓住机会,就看诸位设计师的了。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保研、就业、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等相关问题,可以私信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