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航班上演“疯狂追星”一幕:追星文化何时止步于公共秩序?
发布时间:2025-07-10 02:04 浏览量:4
2025年7月8日上午,一段发生在国内某航班上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画面中,厦门航空MF8330次航班(长沙飞往福州)上,一名疑似明星田栩宁的粉丝情绪激动,在飞机尚未完全停稳、舱门未开的情况下,试图强行拉开经济舱与公务舱之间的隔断帘,欲靠近偶像所在的公务舱区域。现场三名空乘人员多次劝阻,并反复强调:“坐好”“保证自己的安全”,其中一位空姐甚至喊道:“别往前挤了,飞机还没停呢!”尽管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追星乱象、公共场所行为失序以及对航空安全的潜在威胁,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
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事发航班为厦航MF8330次航班,机型为空客A320系列。在飞机即将降落福州长乐机场前,部分乘客已开始整理随身物品,准备下机。此时,画面中出现一名女性乘客,情绪较为激动,试图穿过经济舱与公务舱之间的隔离帘,向公务舱方向靠近。她并非唯一一名表现出异常举动的乘客,有其他乘客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围观和聚集趋势。面对这一情况,三名空乘人员迅速上前劝阻:
•“请大家回到座位上!”
•“不要靠近公务舱!”
•“飞机还在滑行,请大家配合!”
一位空姐明确表示:“别往前挤了,飞机还没停呢。”这句提醒不仅表达了对乘客安全的担忧,也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部分乘客在飞行安全意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最终,在空乘人员的持续劝导下,事态得以控制,航班安全落地,未发生进一步冲突或延误。
事件曝光后,“田栩宁粉丝强行拉帘追星”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质疑该粉丝是否是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偶像的航班信息,甚至怀疑是否存在“跟机”、“买票同行”等不当行为。对此,田栩宁工作室随后发布声明,表示:“艺人确实在当天乘坐该航班前往福州进行工作安排,但属于私人行程,并未公布具体航班信息。”
“艺人本人及团队对相关粉丝行为不知情,也不支持任何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同时,工作室呼吁粉丝理性追星,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尽管如此,仍有网友表示不解:
•“为什么粉丝能精准出现在同一架飞机上?”
•“是不是又有人泄露了明星行程?”
•“航空公司有没有责任保护乘客隐私?”
这些问题,成为此次事件后续舆论关注的焦点。
这不是第一次因粉丝追星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近年来,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北京首都机场曾出现大量粉丝围堵登机口,导致航班延误;
•上海虹桥机场有粉丝冲入停机坪,只为近距离拍摄偶像;
•高铁站台上粉丝集体举牌应援,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更可能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而此次事件则首次将“追星行为”延伸至飞行过程中的舱内空间,挑战了航空安全的基本底线。
此次事件中,粉丝试图强行拉开隔断帘、无视空乘指令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上述规定。若情节严重,可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甚至行政拘留处理。从道德层面看,这种行为更是对公共空间秩序的破坏:
•追星本身并无原罪,但当它以牺牲他人权益、扰乱公共秩序为代价时,就已逾越了合理界限;
•航班不是演唱会,飞行过程不是见面会,个人热情不应凌驾于集体安全之上;
•理性追星,不只是对偶像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警钟:追星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平台、经纪公司、媒体和粉丝群体的共同努力。
1. 平台方应加强内容审核,杜绝诱导性言论和非法组织行为传播;
2. 经纪公司应加强对粉丝社群的引导,明确反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 航空公司应完善信息保密机制,防止艺人行程被恶意泄露;
4. 社会媒体应避免过度渲染此类事件,以免助长盲目模仿风气。
唯有建立多方联动的治理机制,才能真正遏制“无底线追星”的蔓延。
一场本应平稳降落的航班,却因为一次冲动的“拉帘”行为掀起波澜。它暴露的,不仅是某个粉丝个体的情绪失控,更是整个追星文化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当然理解年轻人对偶像的喜爱与崇拜,也尊重他们表达情感的权利。但请记住:热爱,不应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
激情,必须建立在理性与规则之上。
愿每一次飞行都能平安抵达终点,
愿每一份喜爱都不再失控,
愿我们的社会,在包容多元的同时,始终守住文明与秩序的底线。追星,可以热烈,但绝不能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