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济世 量力而行

发布时间:2025-07-11 05:56  浏览量:2

有时无聊等雨来。手机又刷到发烫,仿佛这外面的天气一般炽热难耐。夏日的潮湿闷热扑面而来,连日的雨水并未驱散空气中的燥热,反而蒸腾出更多的湿气,让人仿佛置身于桑拿房中,深吸一口气都觉得憋闷难忍。室外的凉爽早已成为一种奢望,只能躲进空调房里吹冷风,或干脆抱一个大西瓜,整个人泡在水里,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不想、不动、不出门,宅在泛着潮气的老房子里,等着下一场雨的到来。

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今天我忽然意识到,刷手机和运动竟有相似之处——都能让大脑放空。只不过运动之后的汗水能带来片刻的愉悦感,而手机刷久了除了头脑空白、情绪麻木外,那些视听信息都如过眼云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短视频越来越精美,故事也越来越动人,吸引力似乎无处不在,可我却有种逃离的冲动,总觉得这些内容缺乏真正的营养。也许是时候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一些书了。那种厚厚的大部头、纸质温润细腻、带着淡淡墨香的书籍,能让人重新找回安静与闲适的感觉,唤起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

挣扎中前行。不知是否每个人都如此,在运动后或心情低落时特别想吃甜食。或许是因为身体匮乏热量,或是大脑需要多巴胺的刺激。那一刻,甜食带来的满足感是最直接的快乐来源。但这也与保持身材、增强代谢的愿望形成矛盾,于是总是在“吃”与“不吃”之间反复纠结。这种不安仿佛已经伴随我很长时间了。上学时,学习与玩耍是一对矛盾;大学时,留校与回家是一对矛盾;工作后,责任与自由是一对矛盾;减肥时,运动与美食又是一对矛盾。走过半生,终于明白,人本身就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始终在各种矛盾中挣扎前行。

中年负罪感渐渐浮现。回顾过去的每一步,似乎都偏离了本性的需求,在一次次选择中,做了“应该”做的事,压抑了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童年的“玩”字被扣掉,青年的激情奋进,中年的沉稳负责……如今已不再年轻,仍在为体形、体面努力克制口腹之欲,在不运动的懒惰与刷手机的无聊中感到负罪。我不知道这样是对还是错,只能跟随内心的感觉出发。一旦有了负罪感,就提醒自己要自律:管住嘴、迈开腿、翻开书,进入那个大家熟悉的正能量状态。

怎么就不能摆烂呢?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思维好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了,不敢真正放松下来。内心有个监督机制,时刻提醒我:好吃的不能吃,好玩的不能玩,想干的事也不能随心所欲。似乎是用自由换来了当下所需要的一切,而真正的自由却愈发遥远,飘向那诗与远方的天边。

曾经幻想过的自由画面,是一头长发、一身牛仔裤,背着吉他走向落日的身影。那是多年前我对自由的理解。如今,这份画面已模糊如烟,只剩下金色余晖下的起伏沙丘。我不知道还能否遇见曾经的自己。过去很笃定,现在却有些忐忑。也许在某个时光交错的瞬间,会重逢昨日的自己,但或许还要刻意避开,因为我们都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自由的味道我已经记不清了。它需要太多东西去交换,承受不起,也无法彻底摆烂。那就去有风的地方,找回一点点感觉吧。偶尔梦回初相识的烟雨蒙蒙,那时眼中还氤氲着温柔,心中还怀揣着自由。如今,暂且在旧时光中让心灵游荡片刻,让灵魂飞一会儿吧。

只要平凡,好好活着。苟且八九,幸得一二。做独行客,与当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