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区一路口提前20分钟结束早高峰
发布时间:2025-07-11 17:45 浏览量:2
清晨的合肥市蜀山区
长江路与西二环路口,
车流如织。
但今日景象不同以往
——当机动车还在红灯下等待,
醒目的绿色箭头已为非机动车亮起!
蓄势待发的电动车、自行车
如潮水般涌出。
仅仅15秒后,机动车绿灯亮起,
车流平稳启动,
与非机动车流清晰分隔,秩序井然。
这一幕背后,
是合肥创新的“错时通行”新模式
——赋予非机动车
15至20秒优先通行权,
一举破解了多年机非混行乱象。
01
路口之困
混行乱象何时休?
作为重要交通枢纽,长江路西二环路交叉口长期是城市“堵点”:
⭕机动车、非机动车抢道冲突不断,险象环生;
⭕早晚高峰拥堵常持续至上午9点;
⭕混乱秩序下,事故隐患如影随形。
面对顽疾,合肥市蜀山区交警联合专家“会诊”,最终开出“时空分离”的药方。
02
精准改造
15秒优先权破局
短短几个月,精细化改造落地:
加装专用非机动车信号灯;
设置15-20秒优先通行相位,在机动车绿灯前启动;
配套拓宽非机动车待行区。
此举核心思路清晰:用时间换空间,以错时保安全。
03
效果立竿见影
三方共赢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通行效率提升17%:早高峰结束时间提前近20分钟,8:30左右有所缓解;
✅事故率大幅下降:机非冲突锐减,安全显著提升;
✅出行体验优化:电动车无需抢道,机动车通行更顺畅。
04
小创新 大理念
交通专家朱志星点明深层价值:“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跃升!”
除此之外,
精细考量差异:关注交通工具特性,赋予弱势群体优先权;
人本关怀落地:在几乎不影响机动车通行效率前提下,释放非机动车空间;
全国性样本:用“绣花功夫”治堵,为破解机非混行提供可复制方案。
合肥的“错时通行”,
用15秒的智慧重组了路权。
它证明:
精细化管理无需大拆大建,
精准切入痛点就能激活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