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将奖金补贴纳入公积金缴存,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07-11 18:42 浏览量:2
“你听说没,公积金又涨了!”
“可不,奖金和补贴也算进去了,可算是真正把钱攒在自己名下了。”
这两天,很多事业单位的朋友都在聊这个话题。多地开始推行把奖金、补贴纳入公积金缴存基数后,有人高兴,也有人犯嘀咕,到底是好事还是麻烦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
收入更透明,缴得多存得也多
以前事业单位的公积金缴存基数只算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啥的都没算进去,看着账面工资不少,可公积金账户里到的每月数额有限。现在把奖金、补贴一起纳入缴存基数后,很多省直事业单位职工的公积金每月都涨了二三成,有人一年就能多进账上万元。
这对买房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利好,公积金账户余额增加了,能贷款的额度也跟着提高,房贷利率也比商贷低一些,相当于变相节省了买房成本。
你现在有没有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如果以后能多贷几十万,压力是不是能小不少?
到手少了,眼前压力增加了
有人说:“公积金涨了,可工资卡到账的钱少了。”这也是很多人正在面对的现实。奖金、补贴计入缴存基数后,单位和个人都要多缴公积金,虽然是存自己名下,但短期内确实到手工资减少,消费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有人本来就靠奖金补贴补贴家用,现在多缴了公积金,生活压力一下子加重了。特别是家里有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感觉钱不够花。
如果是你,会更看重手里能立刻用的钱,还是存进公积金账户里慢慢用?
缩小差距,推动公平
以前因为奖金补贴不纳入基数,不同岗位和单位之间缴存差距很大,同样的工资水平,有的人公积金账户里进账高,有的人却进账低,产生了不公平感。
改革后,把所有收入纳入缴存基数,更能真实反映收入水平,公积金缴存更加公平透明,也能减少跑冒滴漏的空间,让住房保障和收入挂钩,体现了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对年轻职工来说,这也是一种鼓励长期规划的方式,让“今天的钱”变成“未来的房子”。
企业职工怎么看?
很多企业职工看到这项政策后心里有想法:“为啥事业单位能把奖金补贴算进公积金基数,企业却很难做到?”这个问题说得很现实,因为企业要考虑运营成本,承担高比例缴存可能会影响经营。
从长远看,要推动公平,确实需要逐步让企业职工也享受到同样待遇,但要一步步走,需要配合地方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让企业逐步有能力承担更高的缴存比例,让职工都能稳定享受住房保障。
如果有一天企业也能这样做,你觉得会更愿意选择缴存比例高的单位吗?
如何让改革真正发挥作用
公积金改革是个好方向,但要让缴存的“账面福利”真正变成住房保障,需要配套完善使用政策,比如:
灵活提取公积金用于租房或装修,缓解当前生活压力;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让缴存更多的人真正用得到;
在不同地区根据经济情况灵活调整缴存比例,兼顾公平和可持续。
这样不仅能提升住房保障,也能让缴存变成真正能用到的“实惠”,避免让大家只看到账户数字变大,而实际生活却紧巴巴。
你怎么看待这次公积金缴存改革?
有人觉得这是未来保障自己买房能力的机会,也有人担心眼前工资少了不够花。你觉得这项改革对你会是好事还是负担?你支持把奖金补贴纳入缴存基数吗?或者你所在地区已经实行这项政策了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看法,让更多人看见普通人在改革中的真实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