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很有气场的人,大多有这3个特征

发布时间:2025-07-12 19:00  浏览量:2

读《毛选》这些年,我有个很深的体会:

真正强大的气场,往往源于内在的修为和特定的思维方式。

伟人本身,就是这种强大气场的典范。

从他的文字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那些一看就很有气场的人,通常具备以下三个核心特征:

一、有定力

气场强大的人,往往给人一种“稳”的感觉。

“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将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动作上。”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聚焦关键。

这其实就是在说,要有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真正厉害的人,知道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会被小事烦得团团转,也不会被外界的声音带跑偏。

他们总能看穿眼前的混乱,找到那个最重要的核心点。

想想看,当你面对工作难题、人际冲突或者人生抉择时,内心慌乱、眉毛胡子一把抓,和能够迅速冷静下来,抓住核心矛盾、分清主次缓急,哪一种状态更能展现出掌控感和力量感?

必然是后者。

这种沉静和聚焦,不是天生的,而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它要求我们像《毛选》教导的那样,养成“大处着眼”的习惯,不断练习在复杂局面中识别什么是真正的“全局”,什么是那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

当你心中有了这个“锚”,行动有了清晰的指向,那份由内而外的沉稳感自然就出来了。

心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

二、有行动力

气场强大的人,第二个显著特征是行动力。

但这种行动力,不是盲目的瞎干、蛮干,而是建立在清晰认知基础上的“知行合一”。

《毛选》里有一段极其朴素却力量无穷的话: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很多人追求气场,总想着先去学一堆高深理论、沟通技巧、礼仪规范,以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显得从容不迫。

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伟人讲得透彻:没有动手之前,你根本没有办法真正“学好”。

书本上的知识是静态的、抽象的,而真实世界的挑战是动态的、具体的。

你背一百遍游泳理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

你研究一万条烹饪秘籍,不动锅铲,永远做不出佳肴。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践论》里强调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

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才有气场。

三、抓主动权

什么是“主动权”?

伟人讲:“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

它不是靠喊口号、打鸡血就能获得的,而是要在行动中,按照自己选择的时间、地点、方式,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毛选》中讲了八个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八个字,是争取主动权的最高智慧。

当然了,你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当下最关键的局部在哪里?

然后,专注于“打我的”,即在自己选定的、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或方式上发力。

《道德经》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又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其实跟教员讲的“我打我的”殊途同归。

真正的主动权,并非源自与对手在对方预设战场的缠斗消耗(“争”),而是源于深刻的“自知之明”与“自胜之强”。

它要求我们清醒认知自身的优势所在、核心目标为何、关键战场在何处。

然后,坚定地在自己选定的、最能发挥所长的时间、地点与方式上发力,此即“不争之争”的至高境界。

如同水之特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水不执着于与万物硬碰,却总能循其道、就其势,最终无往不利。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