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的今天:7月12日

发布时间:2025-07-13 06:13  浏览量:2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1年7月12日

蒋介石密电张学良,对日军在东北之挑衅,须极力忍让,勿生事端,“此非对日作战之时”。13日,于右任电张学良称:“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东北同志宜加体会。”

日本军官坂西一良一行以游历为名,由青岛抵济南会晤韩复榘,窥察中国各地对日民情。

威海卫管理专员徐祖善电外交部,报告“利通”轮、“共同丸”运到由朝鲜返国难侨2800人。

汉城全韩民众团体联合大会电中央通讯社转中国国民,对华侨在韩横被蹂躏,深表歉疚,并声明此事并非出于韩人本愿,希中朝切实合作,以谋善后。

李明瑞等率红七军远征到达江西瑞金壬田,与中央苏区红军会师,归红三军团指挥。

蒋介石电令何键、鲁涤平,红军向闽边、赣南发展,所有湘、赣毗连之平江、浏阳、万载、茶陵、莲花等处驻军应不分畛域,协同“兜剿”。

特派考察西藏专员谭云山向国民政府条陈治藏政策,略谓对藏外交宜取强硬态度,对藏政府宜取柔和方针。并请速派驻藏代表,奖励藏人,宣传三民主义,开设学校,兴办交通,尽妥解决康藏争端问题。

世界红十字会蚌埠分会电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等,报告皖北沿淮各县水灾情况:阜阳县被淹五万余家,淹毙2000多人,寿县城垣被水包围,颍上、凤台等县濒淮两岸乡村尽被水淹,怀远县附近数十里一片汪洋,淮河下游各县因洪水决堤,灾情奇重。

1932年7月12日

国联调查团与日外相内田康哉会谈,内田态度强硬,声言“满洲国家业已成立,无与中国政府直接交涉满洲问题的必要”。

驻日公使蒋作宾访日外相内田康哉,转达国民政府对于日本承认伪满洲国问题的意见。蒋去东京途经神户时对记者称:如日本承认伪组织,不惟证明日本违背《九国公约》信义,且将使其在世界之声望大受损伤。

徐庭瑶第1纵队攻占皖西霍丘城。

朱德部红军集结信丰、南康、大余一带,并分出一部绕道南雄,袭击广东仁化,直逼韶关,图断绝南雄粤军与广州的联络。

蒋介石在汉口三省“剿匪”总部召见湖北各县县长41人训话,强调县长职责最为重要,应抱城存与存决心,有好县长,可抵过一万兵,应在政治上力谋改进。

宋庆龄在京访汪精卫、罗文幹磋商营救牛兰夫妇。宋要求于人道上而不违背中国法律想一折衷办法。罗表示为保法律威信,当依法办理。同日,司法行政部长罗文幹、次长郑天锡因反对外籍律师为牛兰夫妇出庭辩护,并以牛兰保释“违背法治精神”,呈行政院辞职。

牛兰夫妇经宋庆龄、蔡元培具保移沪就医问题,蔡得悉罗文幹、郑天锡因此案辞职,“恐因此引起政治纠纷”,特向高等法院退保并撤回保证书。宋庆龄亦只得连带退保。晚,宋怫然去沪。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争取释放牛兰夫妇发表宣言,谓“本政府已预备释放各苏区所羁留之帝国主义侦探——外国传教士,为南京政府释放牛兰夫妇之交换条件”,要求立即释放牛兰夫妇。

行政院议决将统税署与印花烟酒税局合并为税务署,任谢祺为税务署署长。16日,该署在上海成立。

1933年7月12日

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吉鸿昌部自7日开始围攻多伦后,9日晨将城外据点占领,10日晚,吉鸿昌等亲率敢死队攻城。11日开始总攻,是日,同盟军分由南、西、北三门攻入城内,复经巷战,肉搏三小时,伪军始由东门逃窜,多伦遂告收复。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冯玉祥电蒋介石、汪精卫、何应钦、黄郛等报告收复多伦,要求蒋等“慨念东北同胞亡国之痛,废停战协定之约,兴收东四省之师”,否则,惟有“自率十万饥疲之士,进而为规复四省之谋,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北平军分会自下令各军向察推进后,为防对同盟军表同情、横亘沙城柴沟堡一带之孙殿英部捣其后路,以开拔费十万及预支薪饷若干为饵促其西开,同时调驻平西黄杰师至青龙桥一带监视。是日,孙驻怀来一带部队第一批西开抵包头,庞炳勋部跟踪接防。

上海市商会、地方协会、总工会、市民联合会、东北义勇军后援会等200多团体召开“上海市各团体欢迎抗日英雄大会”,马占山、苏炳文、李杜均发表演说,报告抗日经过。

国民党中政会通过建设委员会为扩充首都、戚墅堰两电厂,并建设淮南电厂,发行民国二十年续发电气事业公债600万元。18日,国民政府训令立法院遵照。

第七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举行,参加单位12省、市、区,选手千余人,田径、游泳破全国纪录八项,15日结束。

1934年7月12日

梁华盛师进攻方志敏新红10军革命老根据地赣东北之富林、龙回港及下石一带。

中英两国在香港召开广九路修约会议,中国代表张慰慈、英国代表布达自是日起举行谈判,双方就该路之收益、联运技术及互助等问题进行商讨。其中对收益之分配争执达十余日,23日就新约达成协议。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在南京成立,由叶恭绰等10人任委员,傅汝霖任主席,制定《工作纲要》,凡10条。

1935年7月12日

浙江省府主席黄绍竑偕驻日大使蒋作宾飞蓉见蒋介石,就汪拟辞职及缔结中日航空协定等问题有所请示。19日,黄自蓉返京。

“满铁”东亚部社员森俊夫、大竹章等六人抵津,辅助华北经济调查团到平、绥、冀北、滦东调查华北经济;侧重港湾、水利、河道、交通。

立法院修正通过《出版法》,规定一切出版物须先经地方主管官署核准后始能出版,出版物审核权力在内政部。地方政府有监督、取缔新闻纸和杂志发行之权。全文七章49条,其中“登载事项之限制”“行政处分”及“罚则”占28条。

立法院通过《民国二十四年广东省建设公债条例》,总额500万元,分五年偿还。

财政部长孔祥熙在沪中央银行谈,中央决定以200万元救灾,已由国库拨付,以备应用。

鲁西鄄城临濮集黄河决口之洪水向东北一股,已到东平县境;向东南一股,冲陷引马集新筑民堤,直奔郓城;向南一股,已到菏泽附近。是日,鲁省决先拨款两万元办理急赈。但以为数甚微,无济于事,除请求中央拨款外,决定自下忙起,每丁银一两,加征水灾附捐三角,以筹足百万元为最小限度。

1936年7月12日

粤军第9师邓龙光部反陈济棠,在潮阳与陈维周警卫军激战;陈济棠调陈汉光部往援。13日,邓龙光辞职抵香港。

粤第1集团军缩短防线,驻小北江一带李扬敬部奉命向英德集中,小北江防务由桂军周祖晃、王赞斌两师担任。粤第1军第1师莫希德部、第2师叶肇部续向韶关、英德推进,陈济棠命炸毁清溪铁桥,以断广韶交通,广州戒严,宪警总动员。

陈济棠在广州访李宗仁及白崇禧之代表黄旭初,共商时局。陈说明粤方关于二中全会的见解,并为补救广西财政困难,允对广西银行通融五亿元;要求桂方遣军至广东,以加强北部防备。李当即允诺,并电令桂军二万人集结梧州待命。

桂省主席黄旭初电粤省主席林云陔,建议粤、桂经济提携:一、两省纸币准在两省境内互相流通使用;二、必要时粤省银行透支巨款,助桂平定外汇,稳定金融。

立法院院长孙科电促陈济棠将粤军事交余汉谋负责收拾,并即去京共负中央任务。

陈济棠在广州召集海陆军将领会议,决定:一、彻底肃清不正分子;二、缩短战线,严守省境;三、极力扩充军备,恢复第19路军;四、增派精锐部队,巩固北部及东部省境。

1937年7月12日

日军不履行撤兵协议,复在原阵地布置工事,继续向北平增兵。凌晨,日军进犯财神庙,被我军击退。晚,日军又在宛平一带开展范围更大的进攻,我军与日军激战。日机飞长辛店、保定侦察;天津日军占领东沧。

日本华北驻屯军河边正三旅团兵员约9045人,利用冀东伪组织由北宁路及长城各口运兵增援。

主张对华强硬派之香月清司至天津任职,午前下令华北驻屯军要“作好适应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增加丰台、通县的兵力。关东军部队主力集结于密云,航空队集结于天津。香月清司并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动用第一批增加的兵力,“一举歼灭中国第29军”,要求在7月20日以前完成部署。

日本海军军令部确定对华作战计划秘密方案,陆海军协同作战。第一阶段,海军除运送和护卫陆军在天津方面协助陆军外,准备全力对华作战。第二阶段,陆海军配合占领青岛、上海为作战基地,扫荡华中中国空军力量,封锁长江下游、浙江沿岸及其他日军兵力所在地附近。第二舰队担任华北作战,第三舰队担任华中、华南作战。海军军令部当日将此方案传达给各部队首席参谋。

蒋介石复电秦德纯等称:“可以不丧主权之原则与之交涉,方能贯彻主张完成使命。唯我军以应战而不求战之方针,当使全体官兵明了,一致遵守。谈判之时,尤应防其欺诈,刻刻戒备,勿受其欺。北平城使其不能任意出入为要。”

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密电蒋介石、冯玉祥称:“卢沟桥战事复经磋商解决办法,规定双方会同派员监视前方部队于现状下各撤原防,刻下正在进行。惟彼不顾信义,能否履行,尚不敢必信。宛平城及铁路桥仍为我军驻守。”

北平市长秦德纯电军委会称,日军在北平四郊活动,市民极感不安,甚盼中央军北上。

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钱大钧密电秦德纯称:“此刻如日兵尚在对峙而不肯撤退,则彼必待其关东部队到后积极进攻,决无疑义,望从速切实加紧备战,万勿受欺。”

何应钦密电抵达天津的宋哲元称:“卢事日趋严重,津市遍布日军,兄在津万分危险,务祈即刻秘密赴保,坐镇主持。”宋哲元电阻中央军止于河北南境,谓“中央大军北上,必致激怒日人”。

宋哲元在天津召集第29军高级军官会议,向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等指示机宜;声明其和平愿望称:“余向主张和平,爱护人群,决不愿以人类作无益社会之牺牲……希望负责者以东亚大局为重。”

蒋介石电复阎锡山称,“在不求战而必抗战之决心下努力一切”。

外交部长王宠惠接见日大使馆参赞日高信六郎、陆军武官大城户、海军武官中原,商讨北方时局。王外长提议,双方即时停止军事行动,并将军队撤回原地。日方拒不表态。

外交部发表声明,任何地方性解决办法,未经中央政府核准者,自属无效。外交部并呈请行政院,严防日方借口保侨向我滋扰。

外交部发表声明,公布日军在卢沟桥挑衅事件真相,揭露日军以和谈为掩护,蓄意扩大战争阴谋;声明中国“愿本平等互惠之精神,以外交方式谋和平之解决”,要求“日本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遵照前约,即日撤兵”,并“切实制止非法之驻军演习”。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第一厅厅长侯成如遵照国民党当局意见,对西安红军代表叶剑英称:“据南京方面的绝密消息,南京拟将红军部队编入战斗序列,使用于平绥线方面,与傅作义共同作战,但不知红军能否听从调动?”叶剑英遵照中共中央指示,郑重表示:“红军抗日救国的主张,国人皆知;华北事件发生,共产党及红军即通电表示抗日救国。”叶剑英一面请侯成如将此意转致南京当局,一面报告中共中央。

晚9时,军政部举行卢沟桥事件第二次会报会,由部长何应钦主持;出席会议人员何应钦、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程潜、训练总监唐生智、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铨叙厅厅长林蔚,以及曹浩森、熊斌、刘光、周至柔、周骏彦、俞大维、项雄霄、王文宣、王景録、陈东生、佘念慈、端木恺、罗泽闿、谭道平等。会议决定派军政部部附赵巽乘飞机将卢沟桥工事图送往保定,交冯治安转送前方应用。熊斌先乘飞机至郑州,再换火车赴保定,派高参一人径赴天津,促宋哲元即日至保定与熊斌会面。熊斌任务为宣达中央意旨,即蒋介石所示“不挑战,必抗战”。如宋哲元因环境关系需忍耐以求和时,只可在不丧失领土主权原则之下与彼(日本)谈判,以求缓兵,但仍须作全盘之准备;卢沟桥、宛平城不可放弃。如第29军需要子弹与军实,中央可以源源补充。部队的准备:第15师王东原部先令开汉待命;第一次使用于第一线部队,不可全用调整师,应将稍差部队夹用。各边区绥靖主任就目前情势,迅速具报可抽调部队若干。各省保安团队,演习维护后方交通勤务。津浦路北上开行列车应不露痕迹,将车辆逐渐南移。粤、桂、川部队,准备必要时抽调部队北上。其正在整编者,迅速整编。必要时发动绥东战事及察北伪军反正。必要时令第三者(按:指红军)出绥东,进入内蒙,以扰敌(日本)之侧背。

国民党中央决定,庐山谈话会第一期17日召开,第二期25日召开,第三期8月5日召开。谈话会不规定议题,侧重复兴民族和今后施政的具体方针。谈话会期间,蒋介石、汪精卫轮流出席。正式被邀请者,可以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被约作陪的国民党各级官员,分成若干组从事研究。谈话会不采取议决形式。必要时,蒋介石、汪精卫将单独约见一部分正式被邀请者作个别谈话。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与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联合致电宋哲元与第29军全体将士称:“日寇此次进攻,志在整个华北,局部屈服,适增寇焰,不但贵军生命线不保,亦华北存亡之所系,务望继续抗战。……唯领土主权之完整,全国人民,决督促中央,共为后盾。”

卢沟桥事变发生次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组织部长吴开先访晤杜月笙,希杜氏出面重组上海市抗敌后援会,发动民众,支援前线将士。9日,抗敌后援会于汇中饭店会议室举行筹备会,推潘公展、钱新之、杜月笙、虞洽卿、徐寄庼、黄涵之为主席团。本日,举行成立大会,到各界代表数百人,选出委员120人,常务委员35人,由“一二八”抗敌后援会秘书长陶百川任秘书长。

平、津交通今晨恢复。

国民政府训令驻美大使馆参赞转达美国政府,希望美国以关系国身份进行调处中日纠纷。此一建议遭美国国务卿赫尔拒绝。赫尔称:“对我们而言,非常明显,进行调处只有迁怒日本政府;而且给他们机会,告诉日本人民,指责西方列强正在设法干涉他们所谓日本在华的自卫权利。”

江西各界统一救国大同盟致电蒋介石称:“请令守土将士,抗战到底,并请调大军增援。”

北平教育、银行、农、工、商、律师、妇女等成立各界联合会。同日,北平新闻界慰劳抗战守土将士会成立。

天津中等学校学生成立劳军团进行募捐,慰劳守土抗战官兵。保定教育界发起募捐,慰劳第29军守土将士。东北大学师生电慰第29军将士,并将节省所得百元,汇北平慰劳。金陵大学致电第29军将士,望“再接再厉,驱日寇于冀察境外,歼彼丑类,还我河山”。交通、同济、复旦、重庆、大夏、云南、协和、中华等大学,致电第29军抗敌将士,望“坚持到底,保我河山”。广州学生抗敌救亡会致电第29军宋哲元和全体将士,望“本伟大牺牲之精神,拒敌到底”。

杭州青年励志社组织募款,慰劳第29军,并电告全国青年,拥护奋勇抗敌之第29军将士。

辽、吉、黑、热四省旅京同乡会慰劳抗日将士。

绥远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

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及农、工、商、妇女等团体电慰宋哲元暨第29军将士称:“我首都民众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争人格,一息尚存,誓为诸将士后盾。”

南京回教青年会电慰第29军将士,愿誓为后盾。

中美订立稳定货币协定。

驻英大使馆发表公报称,华北局势严重,日本此种行为,乃欲化华北为满洲第二之预定计划;中国不愿事态扩大,但必要时决不惜任何代价,抗拒敌人侵略。

英国外相艾登告日本驻英大使吉田茂称,“英政府对远东和平仍为关怀,希望华北事件勿扩大”,并将此意告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另照会美国。

美国国务卿赫尔分别照会中、日两国驻美国大使,劝告双方停止冲突。

1938年7月12日

日本五相会议制定武汉作战期间的《对华谋略》,其要旨为:“(一)起用中国第一流人物,削弱中国现中央政府和中国民众抗战意识,同时酝酿建立巩固的新兴政权的趋势。(二)促进对杂牌军的拉拢和归顺工作,设法分化、削弱敌人的战斗力。(三)利用、操纵反蒋系统的实力派,使在敌人中间建立反蒋、反共、反战政府。(四)推进回教工作,在西北地方划定由回教徒形成的防共地区。(五)设法造成法币的崩溃,取得中国在国外资金,由此在财政上使中国现中央政府自行消灭。(六)为了便于完成以上工作,应进行必要的策略性的宣传。”

11日,马当附近香口之日军增援部队向香山攻击,一度占领,是晨第九战区一部反攻获胜,收复香山。

日机68架狂炸武汉,投弹百枚,学校、医院及美国传教士住宅被炸,死伤民众650余人。同日,日机炸广州,死伤民众300余人。

空军报称在安庆、贵池、东流一带江面炸沉日舰三艘,并与日机空战,各损失飞机一架。

伪冀东保安队长周维新在滦县率队反正,次日通电宣布脱离日伪,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2路第9总队,表示“在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领导下,誓为援助国军收复失地而奋斗”。

朱德从总部赴延安途中,于沁水县端氏镇出席第115师344旅连以上干部会议,并在会上结合该旅情况及晋东南粉碎日军9路围攻以后的形势,讲解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国民参政会会议讨论郑震宇等28人所提《精诚团结,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陈绍禹等67人所提《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王家桢等21人所提《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一致通过《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决议》。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等全国各大学校长联名通电全世界,呼吁制止日机轰炸中国不设防城市、屠杀和平居民的暴行。

浙江省以新《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已将旧法规定之“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罪一项删去,今后宣传共产主义是否法无明文,不加处罚,于6月12日呈请行政院核示。是日,行政院指令称:宣传共产主义仍按《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严加取缔,不必函中央核示。

1939年7月12日

日军陷山西长治、潞城。

第三战区一部在沂东象山港外与日军接战受挫,退守佛渡山。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在反“扫荡”中,收复山西襄垣县城。

八路军冀南军区部队为配合太行山区反“扫荡”作战,破袭河北栾(城)赵(县)、束(鹿)衡(水)、宁(晋)束(鹿)等公路,共破毁公路70余公里。

中共中央军委致电左权,指出参谋工作的总方向,是提高参谋人员的政治素质与工作能力,由技术参谋提高到战术战略参谋的水平。健全指挥机关,不仅善于进行游击战争中的参谋工作,并为转入现代正规战争中的参谋工作做准备。

1940年7月12日

新四军张鼎丞第2支队在安徽芜湖东南水阳、黄池间歼灭日军130余名。

新四军第6支队和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欠一团)正式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共八个团,约1.7万余人。

石友三部在山东范县攻击八路军杨勇、萧华部,伤害该部官兵500余人,掳去162人。次日,杨、萧部反攻,毙伤石军千余人。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拟定《关于“桐工作”巨头会谈的计划》,会谈地点:长沙。会谈时间:7月下旬(第一日预定为7月28日)。会谈的准备工作,应以日、华二巨头会谈开始,然后进行“白字”(即停战)正式谈判。参加会谈人员:陆军派遣机关,板垣中将、今井大佐、堀场中佐、片山少佐、畠山大尉(副官)、内之宫中尉(翻译)、臼井大佐。海军方面:预定二至三人。会谈内容另定。

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与日本外相有田会谈,英方接受6月24日日本提出封锁滇缅路之要求。同日,外交部照会英国政府,重申滇缅路国际运输线,请勿循日本之要求,并称该路线对中英两国友好关系之维持极为重要。

上海煤气公司工人千余名及虹口区一日营公司工人200余人实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及米贴。

1941年7月12日

新四军一部在苏北盐城上空击落日机一架,机师及乘客各一名毙命。据检获文件证明:该乘客系日大藏省派遣来华之要员,其任务专为调查苏北天然资源,以作日军有计划掠夺苏北之用。

外交部长郭泰祺复照英国大使馆,对英国政府关于俟远东恢复和平后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交还租界,表示感谢。

《中央日报》载:中国驻英购料委员会主席王景春致函英国报界,指出:抗战四年来英、美两大友邦以充足的石油供给日本,使其用以屠杀中国人民,这是对日本推行姑息政策之结果,呼吁英、美两国再勿以石油输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战争性质问题的指示,指出:“在目前条件下,不管是帝国主义国家或是资产阶级,凡属反对法西斯德、意、日援助苏联与中国者,都是好的,有利的,正义的;凡属援助德、意、日反对苏联与中国者,都是坏的,有害的,非正义的。”

1942年7月12日

第9军暂第33师再克浙江青田。后日军又陷青田,暂第33师于29日三度克复青田。

八路军太行区部队伏击由武乡向榆社转移的日军。上午9时,日军10余辆汽车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发起攻击,至中午将敌全部歼灭,汽车全部烧毁。榆社之敌增援,亦被击溃。此役缴获轻机枪五挺、掷弹筒六个、子弹万余发。

7时30分,日机九架由越南侵入滇省建水,我空军立即起飞警戒,日机逃跑。

陕甘宁边区财政厅与边区银行举行联席会议,讨论食盐专卖问题,确定食盐专卖任务是统一食盐对外销售,争取操纵盐价的主动权;集中食盐统销所得外汇,并用其中的一部分帮助稳定金融和周转对外采买。明确专卖原则是边区内地自由贸易,对外统一推销。

1943年7月12日

伪满公布《矿业统制法》和《布业统制法》。

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质问国民党》,历数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的罪行,警告国民党顽固派必须立即撤退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军队。

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全体民众致电胡宗南,要求立即撤退进攻边区之军队,重返河防抗日。呼吁制止内战,以挽救危亡。15日,又致电林森、蒋介石,要求立即停止内战,撤退包围陕甘宁边区部队,枪口一致对外。

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甘乃光在重庆中枢纪念周,报告行政三联制实施概况。

英中协会与格塔尔研究所联合主办孔子生平事迹展览会,在伦敦开幕,驻英大使顾维钧主持开幕典礼。

国民政府任命李迪俊为兼驻多米尼加国特命全权公使。

1944年7月12日

湖南战场日军一部2000人越过湘桂铁路,突至衡阳五桂岭南街。守军第3师一部冒毒反攻,将突入之敌歼灭过半,敌残部被驱返到湘桂铁路地区,战斗彻夜未停。

蒋介石下令对衡阳解围,主要内容为:一、决加强外围兵力,速解衡阳之围;二、着李玉堂督率第62军即由衡阳西南迅速猛攻敌背,务期一鼓歼灭围攻之敌;第79军应协同第62军向衡阳西北郊猛攻,并以第63师由北向南协助永丰方面之攻击,以资策应;三、湘江东岸各军亦应向预定目标猛攻,配合作战。

苏北新四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攻克如皋西石庄镇,毙、伤伪军孟宪平部全部,俘伪区长以下150余名,缴获长、短枪百余支。

孔祥熙再次拜见罗斯福,讨论史迪威指挥中国军队问题。罗说他当时考虑就顾虑到事实上的困难,并说派代表驻重庆问题则甚觉人选困难。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中国记者离延安返渝,25日到达重庆。8月30日,外国记者在王世英、朱明、王再兴等陪同下东渡黄河,到晋绥边区继续参观访问。

1945年7月12日

印缅战区中国新1军军长孙立人在华盛顿对美国战时情报局谈战局,略谓:日本于一年内必将投降;中国兵士士气十分强劲,并能耐苦,诸公当知余之士卒于缅甸一隅曾与日军周旋一年有半,此实为作战历史中之伟大纪录。

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题为《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性》的评论,指出:“以赫尔利为代表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危险性,就在于它助长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增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此文于次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

国民参政会举行第十次会议,首由军政部长陈诚答复参政员质询,略谓:全面反攻在准备中,美军亦将全面参加。继由社会部长谷正纲作社会报告。

中国解放区记者联合会筹委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推选范长江、艾思奇、曹若茗、向仲华、穆欣、胡绩伟、陈克寒等人为筹委会常委,派柳湜、范长江、艾思奇、陈克寒、胡绩伟参加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