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为何要抢快活林,你看那地方是干嘛的?难怪武松瞬间来了兴致
发布时间:2025-07-14 08:04 浏览量:2
有人说《水浒传》的前七十回与后五十回不像是一个作者写的,前后差距明显,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便是前七十回中,有些章节也是明显要优于其他章节的,比如那“武十回”。
在总计只有一百二十回的小说里,施耐庵是把其中十回交给了武松,可见他对这位猛汉有多偏爱,也正因为施公着重描写了武松,才让武松这个角色能够火出圈,不过武松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或许你从未了解真实的他,比如看那武松替施恩讨回快活林的桥段,看似是快意恩仇,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其实也不尽然。
(武松、施恩剧照)
从这件事,其实就可以看穿武松真实的为人。
一、武松落囚
在多数人看来,武十回中最精彩的无疑是武松回乡后为大哥报仇,怒杀嫂嫂的桥段,毕竟即便是从未读过《水浒传》,也多半听说过他们这一家子的大名。
不过接下来武松落囚,在孟州牢房里的经历也同样精彩。
照理说,他这么一个阶下囚,应该是难免被那些小吏或狱卒盘剥,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此时的武松也只能认命。
然而他在那孟州牢房里却好似是来度假的一般,那些狱卒不仅没有欺负他,反而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他,甚至还端来热水给他沐浴,这简直就是帝王般的待遇。
后来当施恩现身,他才知道,原来这地方都归这“金眼彪”管,只是武松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人不会毫无缘由的对自己好。
(施恩剧照)
起初施恩也没直说请求,只说让武松休息好,自己有事相求,武松则展现了自己的天生神力,见武松真有本领,施恩这才扭扭捏捏说出自己的想法。
只是此时武松还颇有几分不耐烦:“话说当时施恩向前说道:‘兄长请坐。待小弟备细告诉衷曲之事。’武松道:‘小管营不要文文诌诌,拣紧要的话直说来。’”
而当施恩说出他是要求他去替自己抢回快活林时,武松才表现出十足的兴趣。
二、施恩的请求
武松听了施恩的要求之后,顿时来了兴致。
施恩让他继续休息几天,他却好似坐不住了一般:“施恩道:‘兄长少坐。待家尊出来相见了,当行即行,未敢造次。等明日先使人那里探听一遭,若是本人在家时,后日便去;若是那厮不在家时,却再理会。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武松焦躁道:‘小管营!你可知着他打了,原来不是男子汉做事。去便去,等甚么今日明日!要去便走,怕他准备!’”
武松为何如此猴急?
其实你看那“快活林”是个什么地方,也就明白了。
施恩倒也坦诚,既然是让武松办事,就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只道是:“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但是山东、河北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兑坊。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弃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坊、兑坊里。但有过路风月女子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
(施恩、孙二娘剧照)
不难看出,这所谓的“快活林”就是个如同青楼一般的地方,就连那些想要在孟州营生的风月女子,也都要在施恩这里报个到才能开始工作。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施恩也不是个什么好货色,他与蒋门神的关系纯粹属于是“黑吃黑”罢了。
若武松是个纯粹的英雄人物,此时就该看透施恩的为人,拒绝他的请求了。
可武松没有,反而来劲了。
三、武松的为人
所以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施耐庵在原著开篇第二回时就强调过,后来上梁山的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对应的就是被洪太尉放走的一百零八个魔君,因此他们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施耐庵也没有歌颂梁山好汉的意思,他只是客观地将这帮狠人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而武松也从来不是纯粹的英雄人物,他是个狠人,也是有自己的小性格的。
比如他就是个嘴上不饶人的人。
(蒋门神小妾剧照)
比如当初他在十字坡遇上孙二娘时,就没少调戏那女子,他先是说自己的包子里有小便处的毛发,故意找茬,接着又问孙二娘“你丈夫哪去了”,孙二娘这老江湖自然一下就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这纯粹就是在调戏自己,接着孙二娘才对武松下杀手,只是她不知道自己早已被武松看穿。
而武松到了快活林之后,也同样是展现出了自己轻浮的一面。
他与那蒋门神的小妾就有这么一番有趣的对话:“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酒保道:‘眼见得是个外乡蛮子,不省得了。休听他放屁。’”
他为何要这么说?
答案很简单,你看看《水浒传》中那些风月女子都叫什么?
李巧奴、李瑞兰、李师师,多数都姓李。
(武松、蒋门神剧照)
还有清代学者程穆衡也在《水浒传注略》中提到过“其时妓家姓李者多”的说法。
等于说此时武松是讽刺那蒋门神的小妾是个风月女子。
说白了,他爽快答应施恩的请求,也是想看看这“快活林”里的人到底有多快活。
这才是《水浒传》最精彩的地方,书中细节满满,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不能用“好”与“坏”来界定,毕竟人本就是复杂的,施耐庵也早已参透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