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都求合作的多伦多大学,设计到底多能打?
发布时间:2025-07-14 17:59 浏览量:2
好消息!哈佛和多伦多大学合作了!
哈佛悄悄放料:部分学院的国际生要是被美签卡住,可以前往多伦多大学上课,照样拿哈佛的毕业证,含金量依旧抗打。
哈佛发布的通知(机翻-仅供参考)
而对于多伦多大学来说,这也正是一次展示实力的绝佳机会!
多伦多大学在全球排行上坐得够稳,QS全球综排第29,雇主声誉和就业成果两项指标逼近满分;U.S. News全球第17,堪称加拿大头号老大哥!
多伦多大学QS排行(机翻-仅供参考)
多伦多大学的设计专业将建筑、UX、商业设计、人机交互等不同领域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随时跨专业做项目。
交互实验室中,设计生可以和程序员并肩写代码、做交互动画;建筑学院配置了机器人原型实验室,同一个车间里,建筑生在切木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调机器人……从多伦多出走的设计生,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多伦多大学DGP实验室(机翻-仅供参考) 图源:idgp.toronto.edu
除了跨学科培养,学校也很重视培养实践能力,腾出几个月专门让学生实习。当地的机会也很多,拥有2.4万多个设计岗位,从金融巨头Shopify到科技团队Meta,再到个人设计工作室,同学们作为一个“六边形战士”,很容易找到实习机会~
多伦多当地设计产业现状(机翻-仅供参考)
说起多伦多大学的设计专业,不得不提到它的信息学硕士(MI),一个集信息+设计+科技+商业的交叉学科,下设8大分支。
设计同学们常选的方向有:UX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人本数据科学、文化与科技。
自行整理,如有问题欢迎指出
在这里学到的东西非常广泛,如果你主修UX设计,同样可以选修信息系统设计的课程;而且有的分支偏向计算机和工程,给设计生转码的机会;值得一说的是,这还是少数给同学们提供8个月实习机会的项目。
课程选择,并鼓励学生实习
申请难度方面,根据该专业的学生透露,该项目录取率只有11%,平均每个分支仅录取25人。因此想拿下offer并不简单,同学们想要捡漏成功,还是要在作品集上下功夫。
关于该项目的录取率(机翻-仅供参考) 图源:reddit.com
汉艺学员W同学 获 多伦多大学 Visual Studies BA offer
在申请UX设计专业时,作品集不仅要展示设计界面,还可以加入人机交互、可穿戴设计等更前沿的内容。
以申请到代尔夫特理工-交互设计的C同学为例,他的一个交互项目中就加入了人形机器人和可穿戴外骨骼设计,利用生成技术与仿真工具,提出了机械超材料在假肢领域的应用方案,同时还设计出符合医学标准的服务流程。
汉艺C同学 获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交互设计 MSc offer
申请信息系统设计(ISD),大家可以参考港理的智能系统设计,这类项目的核心在于跨学科整合,不仅强调当下最先进的技术,更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成功拿下港理ISD offer的W同学,ta发现传统的输液方式非常难受,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ta做了一个让患者在输液时行动更自由的可穿戴设备,在此基础上应用了智能硬件开发、传感器等前沿技术。
W同学项目 可穿戴设备 获 香港理工大学 ISD offer
人本数据科学(HCDS)更偏技术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硬核方向,想要申请的同学要在作品集中体现前沿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相关话题。
比如汉艺P同学的项目就焦距于AIx人类共生,探索了在技术爆炸时代下,AI和人类的潜在关系,并利用编程实现图像生成逻辑、数据驱动的交互原型等。
P同学 获 UCL Design for Performance and Interaction MArch 伦艺CCI Creative Computing MSc 拉夫堡 数字创意媒体 MSc等
文化与科技(C&T)则是通过技术媒介展示创意与思辨。
拿下哈佛、宾大、哥大offer的、同学,他的项目就将本科思辨设计中所学到的内容,与一些技术结合,加入仿生学知识,利用树的蒸腾作用和大气压强造出一个垂直公园,体现了绿色可持续理念。
汉艺、同学 获 哈佛大学 Master in Design 宾夕法尼亚大学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哥伦比亚大学 等
说到底,论师资、资源、设备,美国依旧是设计教育的“顶流C位”。好消息是,这段时间特朗普已经不那么折腾了,想申美国的同学,是时候动起来了!通过作品集、竞赛奖项等材料提升竞争力,准备得好,照样能在申请季拿下顶级名校的offer~
但留学这件事,始终讲究“多手准备”,把美国当做主战场的同时,也别忘了同时关注其他国家地区的优质设计项目。
如果是计划申请哈佛工程设计的同学,不妨同步了解下实力同样不俗的新国立的整合设计、港大的创新设计与技术工程等,这些专业都主张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全球复杂的社会问题,也都属于设计X工程类专业。
相比起哈佛更偏研究导向的设计课程,新国立的整合设计更强调实践学习,邀请世界一流的企业导师进入课堂,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训,一边学技术,一边与真实的商业项目对接,而且新加坡当地的不乏戴森、惠普等顶级企业。
同时,新加坡对创新设计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极高,本地企业密集,工签政策友好,对想在当地落脚的同学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汉艺H同学 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整合设计 MDes 哈佛大学 Design Engineering MDE 西北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 offer
港大的创新设计与技术工程硕士则不止是设计x工程,还覆盖APP开发、多媒体技术等领域,而且可以直接链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把所学内容转化成就业/创业资源。
Z同学 获 香港大学IDT offer
类似这种平替专业还有很多,设计留学是以小博大的过程,同学们可以通过信息差和策略去到更好的学校,如果你需要专业的导师指导,制作出顶尖名校真正看重的作品集、规划出更有效的申请策略,我们是专业的。
如果你有其它关于设计思维培养、艺术留学、设计保研、作品集创作方面的需求,欢迎私信康石石